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73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包括床头板、床尾板和万向轮,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进行固连;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位于连接柱上方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之间位于固定板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靠近固定板一侧通过弹簧与固定板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靠近床头板一侧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T”形设计;所述转动板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转动板之间通过“T”形结构相互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立挤压囊和推杆,利用人体压力对移动块形成挤压,进而降低转动板转动所需力度,从而有效地使护理病床可由患者单独使用,且使用时较为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心内科患者通常多数为中老年人,经过治疗后通常需要住院进行观察,而心内科患者经过治疗后通常身体十分虚弱,在住院期间多数需要卧床静养,而医院中现有护理病床通常多数具备手摇升降装置,但是由于手摇升降装置通常设置在病床侧面,由患者自主操作时较为不便,同时患者多数体质虚弱,在进行操作时本身力气较小,在进行独自操作时,较为不便。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专利号:2018112823120,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的一端面上居中开设有缺口,所述立板的底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缺口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上部还安装有调节装置,其结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可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可解决床上靠背无法调节的问题,从而使得家庭中护理老年患者的不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立板用于支撑卧床病患的背部,对于年龄在75岁-80岁的患者来说,借助立板的辅助作用,可使得患者能够稳定的靠在立板上而保持坐立的姿势,可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每天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包括床头板(1)、床尾板(11)和万向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之间通过连接柱(2)进行固连;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位于连接柱(2)上方固连有固定板(13);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之间位于固定板(13)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靠近固定板(13)一侧通过弹簧与固定板(13)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3)靠近床头板(1)一侧铰接有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T”形设计;所述转动板(31)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32);所述传动板(32)与转动板(31)之间通过“T”形结构相互滑动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检测护理装置,包括床头板(1)、床尾板(11)和万向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之间通过连接柱(2)进行固连;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位于连接柱(2)上方固连有固定板(13);所述床头板(1)和床尾板(11)之间位于固定板(13)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靠近固定板(13)一侧通过弹簧与固定板(13)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3)靠近床头板(1)一侧铰接有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T”形设计;所述转动板(31)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板(32);所述传动板(32)与转动板(31)之间通过“T”形结构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32)和转动板(31)滑动连接处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传动板(32)靠近滑动板(3)一端远离转动板(31)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柱(2)上固连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延伸至转动槽内设计;所述传动板(32)靠近连接柱(2)一侧铰接有移动板(34);所述连接柱(2)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35);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6);所述移动块(36)与丝杠(35)啮合;所述移动块(36)延伸至移动槽外设计;所述移动板(34)远离传动板(32)一端延伸至移动块(36)上表面;所述移动板(34)与移动块(36)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柱(2)靠近滑动板(3)一侧固连有操作箱(4);所述操作箱(4)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移动槽导通;所述操作箱(4)远离连接柱(2)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1);所述滑动杆(41)远离操作箱(4)一端转动连接有操作轮(42);所述第一空腔与移动槽交界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3);所述转动轴(43)上套接有伞齿轮组(44);所述伞齿轮组(44)另一端套接在丝杠(35)上;所述滑动杆(41)中空设计且操作轮(42)位于滑动杆(41)空腔内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套接在转动轴(43)上;所述操作箱(4)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导通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轴(45);所述皮带与支撑轴(45)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轴(45)远离皮带一侧通过弹簧与第一滑槽弹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李秀芹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