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72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至少一个支撑杆、至少两个磁控伸缩杆;该装置中形成至少两个可变形框体,支撑杆对可变形框体起到支撑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磁场调控磁控伸缩杆的伸长缩短,使得可变形框体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对骨膜的牵张促进血管的修复。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时整个植入人体内采用体外调控,可有效的防止感染,同时能实现精确的调节功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可以设置骨针,进一步实现骨髓参与血管的修复、重建,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
,涉及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足等疾病易引起肢体缺血、疼痛及坏死,很多患者不得不截肢,甚至截肢后依然会有创面不愈合的情况,对于肢体远端缺血,多采用改善微循环、溶栓、取栓、血管支架等治疗方式,以重建肢体组织微循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横向骨搬运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办法。此技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但是横向骨搬运技术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复杂,需要精细的操作,分离出一段骨块。通过刺激调节分离出的骨块使血管再生及再通。此外还有骨膜牵张技术,其通过在骨膜下插入钢板,钢板上安装螺钉,螺钉的平面头部顶住骨皮质,旋转螺钉,使得钢板抬高,顺带着骨膜抬升,以此刺激骨膜下的血管再生及再通。上述两种技术,通常涉及的器械产品会存在较大的缺陷,风险较高;首先,产品需要在骨皮质上使用克氏针进行定位和用于骨搬运的拉钩型骨针,一侧进入骨质、另一侧则裸露在空气中,容易引起骨感染;其次,调节用螺钉的驱动部分往往裸露在皮肤外面,螺纹与皮肤重合部位一直与外侧空气接触,同样容易引起感染;且通常螺钉为全螺纹,对抬升的距离没有进行有效的限制,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抬升过多不仅会引起治疗失效,甚至会增加并发症,因此调节精度和质量均依赖医生的工作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时整个植入人体内采用体外调控,可有效的防止感染,同时能实现精确的调节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可以设置骨针,进一步实现骨髓参与血管的修复、重建,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恢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支杆、至少一个支撑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支杆,第一弹性支杆的两端与第二弹性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可变形框体内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控伸缩杆,所述磁控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支杆、第二弹性支杆杆体固定,或者所述磁控伸缩杆的两端与第一弹性支杆的两端、第二弹性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的第一弹性支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撑杆上还设置有不带螺纹的骨针,所述骨针上端与支撑杆固定,刃口端朝向第二弹性支杆方向向下,所述骨针的长度超出两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第二弹性支杆所形成的平面。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至少一个支撑杆、至少两个磁控伸缩杆;每个第一弹性支杆的两端与一个磁控伸缩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进一步的,一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的第一弹性支杆的中点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不带螺纹的骨针,所述骨针上端与支撑杆固定,刃口端朝向磁控伸缩杆方向向下,所述骨针的长度超出两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磁控伸缩杆所形成的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共三个,且相互平行,其中一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的第一弹性支杆的中点固定,另两个支撑杆的两端均与两个第一弹性支杆的两端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控伸缩杆可以采用磁致伸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杆、支撑杆均采用无磁性的材料。当装置中具有第二弹性支杆、骨针,则第二弹性支杆、骨针均采用无磁性的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的各个部件均具有抗菌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时整体都植入人体骨膜下,无相关零部件裸露在体外,所以不存在体外零部件感染而引起体外感染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构造可变形框结构,通过在体外利用磁场变化使得框体变形,来实现骨膜的牵张,有利于血管的修复及重建,更进一步的,还可通过框体的变形带动骨针上下运动实现骨块的搬移。3、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磁场调控伸缩杆伸缩从而带动可变形框结构发生形变,磁场的调控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调节以及精确调控,无需依赖于医生的经验;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也符合横向骨搬运的技术原理,可将骨针打入至髓腔内,使得骨髓能够沿位置孔流出,有利于血管的修复及重建。5、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磁场调控伸缩杆伸缩,带动可变形框体形变即可变形框体高度增加或减小,当位于中部的支撑杆抬升时,其相应部位的骨膜也抬升,致使骨膜牵张面积增大,血管修复和重建面积增大;当位于中部的支撑杆下移时,骨膜牵张缩小,取出本专利技术装置时,骨膜不易破坏有利保护骨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可变形框体的一种形变结果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可变形框体的另一种形变结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另一个实施例可变形框体的一种形变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另一个实施例可变性框体的另一种形变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弹性支杆1、两个第二弹性支杆2、三个支撑杆3;所述第一弹性支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支杆2,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与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由于第一弹性支杆1的长度更长,所以在无外力作用下,两根弹性支杆呈一直一弯的状态;在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三个支撑杆3中,一个两端与第一弹性支杆1的中点固定,另两个两端均与第一弹性支杆1、第二弹性支杆2二者的固定端相固定,三根支撑杆3相互平行;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和增大骨膜剥离面积;在所述的可变形框体内还包括一个磁控伸缩杆5,所述磁控伸缩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支杆1、第二弹性支杆2杆体固定(如图1、2、4、5),或者所述磁控伸缩杆5的两端与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如图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1)、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支杆(2)、至少一个支撑杆(3);所述第一弹性支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支杆(2),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与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在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可变形框体内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控伸缩杆(5),所述磁控伸缩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支杆(1)、第二弹性支杆(2)杆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1)、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支杆(2)、至少一个支撑杆(3);所述第一弹性支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支杆(2),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与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在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可变形框体内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控伸缩杆(5),所述磁控伸缩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支杆(1)、第二弹性支杆(2)杆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的第一弹性支杆(1)的中点固定。


3.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1)、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支杆(2)、至少一个支撑杆(3);所述第一弹性支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支杆(2),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与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可变形框体,在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可变形框体,且两个可变形框体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可变形框体内还包括一个磁控伸缩杆(5),所述磁控伸缩杆(5)的两端与第一弹性支杆(1)的两端、第二弹性支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变形框体中的第一弹性支杆(1)的中点固定。


5.一种糖尿病足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杆(1)、至少一个支撑杆(3)、至少两个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芬张茜垚王凌邢羽杰辜阿林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