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59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空腔内除所述支撑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汽通道,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在所述蒸汽通道内流通,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毛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毛细结构整合到支撑结构上,优化增加了毛细结构和蒸汽通道的面积,大大提高了空腔内的面积的利用率,从而将均温板的厚度缩小为普通均温板厚度的50%,适合制作0.15mm~0.2mm的均温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均温板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均温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多采用均温板进行散热。现有的均温板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将热源1(蒸发端)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面2(冷凝端),包括底板3和盖板4,在底板3和盖板4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用于支撑下部底板3和上部盖板4的支撑结构5,空腔内除支撑结构5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汽通道6,还包括空腔边缘的毛细结构7,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8,冷却液8在蒸汽通道6内流通。均温板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冷却液8在空腔内蒸发和冷凝,通过毛细结构7的毛细力作用达到自循环从而将热量不断从热源1传递到散热面2;冷却液8在热源1受热蒸发为蒸汽,压力增大,蒸汽在蒸汽通道6中通过压力推动运行散热面2,然后在散热面2降温冷凝成液体,再通过毛细结构7的毛细力作用传递回热源1。但是,由于均温板的各结构厚度影响,多数均温板的厚度只能达到0.30mm以上。随着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均温板的厚度也越来越薄,导致现有的均温板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盖板,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空腔内除所述支撑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汽通道,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在所述蒸汽通道内流通,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毛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盖板,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空腔内除所述支撑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汽通道,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在所述蒸汽通道内流通,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毛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为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沿水平方向贯通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空腔内均匀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喜源陶滔梁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盛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