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56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一空腔,壳体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空腔内设有加热组件,用于对电池切断单元加热;加热组件与空腔内壁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加热组件与空腔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和加热单元,加热板上设有一凹槽,加热单元设置在加热板的凹槽内。在壳体的空腔内设置具有凹槽的加热板,并在凹槽内设置加热单元,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加热板来直接实现热传递加热,加热效率高;并且加热板加热更加均匀,可以保证加热面同步受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目标的不断贯彻落实,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大。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是其重要的核心装置之一,而电池切断单元(BDU)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断开与接通高压电的装置,对电池包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能源汽车上一个较为关键的部件。电池切断单元(BDU)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贴膜,贴膜时需要先对电池切断单元进行加热,这样便于贴膜操作。目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主要采用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通过固定的加热棒或者加热丝的热辐射间接加热,该种加热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加热效率偏低;另一种加热方式是通过热风气流针对产品对流加热,加热效率较高,但是结构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加热效率高的电池切断单元加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空腔,所述壳体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的空腔内设有加热组件,用于对电池切断单元加热;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和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板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加热板的凹槽内。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壳体的空腔内设置具有凹槽的加热板,并在凹槽内设置加热单元,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加热板来直接实现热传递加热,加热效率高;并且加热板加热更加均匀,可以保证加热面同步受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组件与空腔内壁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组件,所述的距离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加热组件与空腔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当空腔内电池切断单元位于预设位置时,通过距离调节组件来调节加热组件与空腔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加热组件靠近电池切断单元,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快速完成加热;待电池切断单元加热完成后,距离调节组件调节加热组件与空腔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加热组件远离电池切断单元,便于电池切断单元移出空腔。作为优选,所述的距离调节组件包括检测单元、PLC控制单元及气缸,所述PLC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和气缸电性连接;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空腔内的电池切断单元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单元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加热组件靠近空腔内的电池切断单元;待电池切断单元加热完成后,PLC控制单元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使加热组件远离电池切断单元,便于电池切断单元移出空腔。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单元为电热棒或电热丝。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处设有用柔性材料制成的门帘。这样设置后,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快速完成对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壳体,2、空腔,3、开口,4、加热组件,5、加热板,6、加热单元,7、凹槽,8、距离调节组件,9、气缸,10、门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术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分各部件的名称,并没有主次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空腔2,所述壳体1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与空腔2相连通的开口3;所述的空腔2内设有加热组件4,用于对电池切断单元加热;所述的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板5和加热单元6;所述的加热板5上设有一凹槽7,所述加热单元6设置在加热板5的凹槽7内;所述加热单元6为电热棒或电热丝。在壳体1的空腔2内设置具有凹槽7的加热板5,并在凹槽7内设置加热单元6,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加热板5来直接实现热传递加热,加热效率高;并且加热板5加热更加均匀,可以保证加热面同步受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该装置用于安装在自动化流水线上,传送带穿过壳体1的空腔2,将电池切断单元从其中一个开口3送入空腔2内加热,待加热完成后再从另一个开口3送出,进入下一工序。再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壁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组件8,所述的距离调节组件8用于调节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当空腔2内电池切断单元位于预设位置时,通过距离调节组件8来调节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加热组件4靠近电池切断单元,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快速完成加热;待电池切断单元加热完成后,距离调节组件8调节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加热组件4远离电池切断单元,便于传送带将电池切断单元移出空腔2。所述的距离调节组件8包括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PLC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及气缸9,所述PLC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和气缸9电性连接;当检测单元检测到传送带将电池切断单元传送至空腔2内的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单元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加热组件4靠近空腔2内的电池切断单元;待电池切断单元加热完成后,PLC控制单元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收缩,使加热组件4远离电池切断单元,便于传送带电池切断单元移出空腔2,进入下一工序。所述的检测单元为红外线探测器或者距离传感器,此为现有技术,所述的PLC控制单元也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做详细描述。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口3处设有用柔性材料(例如涂有防火材料的布)制成的门帘10。这样设置后,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快速完成对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空腔(2),所述壳体(1)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与空腔(2)相连通的开口(3);所述的空腔(2)内设有加热组件(4),用于对电池切断单元加热;所述的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板(5)和加热单元(6);所述的加热板(5)上设有一凹槽(7),所述加热单元(6)设置在加热板(5)的凹槽(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空腔(2),所述壳体(1)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与空腔(2)相连通的开口(3);所述的空腔(2)内设有加热组件(4),用于对电池切断单元加热;所述的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板(5)和加热单元(6);所述的加热板(5)上设有一凹槽(7),所述加热单元(6)设置在加热板(5)的凹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切断单元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壁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组件(8),所述的距离调节组件(8)用于调节加热组件(4)与空腔(2)内电池切断单元之间的距离。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李冬鲍鑫贾红军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