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40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座,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和至少一第二通槽;若干个单元插销,与第一通槽一一对应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每一单元插销连接于壳体上,其中,每一单元插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输入接头和一第一输出接口;至少一个一转多插销,与第二通槽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一转多插销连接于壳体上,其中,一转多插销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输入接头和一第二输出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座,通过一转多插销,将多个输入接头集成设置,从而实现输入导线的规整,使得线路排布整洁,进而减少接线座的零件装配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座
本技术属于电器
,涉及一种接线座。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接线座基本上采用螺钉压紧导线的方式,实现导线一对一的连通,如中国专利(CN105226418A)公开了一种电表用插拔式端子排,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部安装至少一个端子组件,所述的端子组件与所述的壳体采用可分离的安装结构,所述的端子组件包括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一端设有接线端子孔,所述的接线柱上面设有向下的压线螺钉,所述的压线螺钉穿入所述的接线端子孔中;所述的压线螺钉与所述的接线柱之间设有金属薄片,所述的金属薄片上设有弹性插槽。当接线座内的导线数量增加时,其接线座的零部件数量将呈几何倍数增加,导致接线座的线路排布杂乱,而且加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线路排布整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的接线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线座,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和至少一第二通槽;若干个单元插销,与第一通槽一一对应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每一单元插销连接于壳体上,其中,每一单元插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输入接头和一第一输出接口;至少一个一转多插销,与第二通槽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一转多插销连接于壳体上,其中,一转多插销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输入接头和一第二输出接口。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多个第二输入接头呈环状设置,形成环状第二输入接口,或者多个第二输入接头呈并排设置,形成一字状第二输入接口。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单元插销与一转多插销并排设置,或者上下设置。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每一第二输入接头呈扁平状设置。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在每一第二输入接头上设置有一个卡接凸包。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在第二输出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限位凸板。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在第二通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一限位部,且该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当第二输入接口呈环状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别与第二输入接口的外、内两侧壁相抵靠,当第二输入接口呈一字状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别与第二输入接口的上、下两侧壁相抵靠。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在第一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限位凸条。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相邻两第一通槽之间通过隔板分离,且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之间通过隔板分离。在上述的一种接线座中,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且前盖与后盖之间为卡扣连接,其中,在后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孔,且导向孔与第一通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座,通过一转多插销,将多个输入接头集成设置,从而实现输入导线的规整,使得线路排布整洁,进而减少接线座的零件装配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2)、将多个第二输入接头呈环状分布,使得整个一转多插销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体积更小。(3)、将一转多插销的输入端的接头呈扁平状设置,使得装配工人将输入导线连接至输入接头时,可直接通过插套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无需通过螺钉压紧的方式来连接输入导线,从而提高接线座的装配效率,进而简化接线座的装配工艺。(4)、通过插套连接输入接头与输入导线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而通过设置卡接凸包,增加插套与输入接头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输入导线与输入接头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输入导线发生松脱现象。(5)、通过第二输出接口内壁上的限位凸板,实现输出导线的聚拢,提高输出导线与紧固件之间的紧固力,防止输出导线的松脱。(6)、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一方面用以限定第二输入接头在第二通槽内的自由端,提高输入导线与输入接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用以规整环状第二输入接口的形状,避免第二输入接口发生倾斜现象,提高一转多插销的外观,进一步保证输入导线与输入接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7)、在第一通槽的内壁上设置限位凸条,一方面作为单元插销与第一通槽嵌套连接时的导向,另一方面对单元插销在第一通槽内自由度的限定,避免单元插销发生晃动,提高输入、输出导线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单元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转多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接线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接线座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一转多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110、第一通槽;111、限位凸条;120、第二通槽;121、第一限位部;122、第二限位部;130、第一通孔;140、第二通孔;150、隔板;160、前盖;161、定位柱;170、后盖;171、定位孔;172、导向孔;200、单元插销;210、第一螺纹孔;220、第一输入接头;230、第一输出接口;300、一转多插销;310、第二螺纹孔;320、第二输入接头;321、卡接凸包;330、第二输出接口;331、限位凸板;332、限位凸点;340、第二输入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座,包括:壳体100,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110和至少一第二通槽120,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30和至少一第二通孔140,其中,第一通槽110与第一通孔130一一对应连通,第二通槽120与第二通孔140连通;若干个单元插销200,一一对应嵌套于第一通槽110内,其中,每一单元插销200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30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孔210,且每一单元插销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输入接头220和一第一输出接口230;至少一个一转多插销300,嵌套于第二通槽120内,其中,一转多插销300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140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孔310,且一转多插销3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和一第二输出接口3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座,通过一转多插销300,将多个输入接头集成设置,从而实现输入导线的规整,使得线路排布整洁,进而减少接线座的零件装配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优选地,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呈环状设置,形成第二输入接口340,进一步优选地,环状第二输入接口340呈封闭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呈环状分布,使得整个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110)和至少一第二通槽(120);/n若干个单元插销(200),与第一通槽(110)一一对应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每一单元插销(200)连接于壳体(100)上,其中,每一单元插销(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输入接头(220)和一第一输出接口(230);/n至少一个一转多插销(300),与第二通槽(120)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一转多插销(300)连接于壳体(100)上,其中,一转多插销(300)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和一第二输出接口(3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110)和至少一第二通槽(120);
若干个单元插销(200),与第一通槽(110)一一对应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每一单元插销(200)连接于壳体(100)上,其中,每一单元插销(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输入接头(220)和一第一输出接口(230);
至少一个一转多插销(300),与第二通槽(120)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将一转多插销(300)连接于壳体(100)上,其中,一转多插销(300)的两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和一第二输出接口(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呈环状设置,形成环状第二输入接口(340),或者多个第二输入接头(320)呈并排设置,形成一字状第二输入接口(3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单元插销(200)与一转多插销(300)并排设置,或者上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输入接头(320)呈扁平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第二输入接头(320)上设置有一个卡接凸包(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宽洋翁叶帆张森铼卢滨亮虞丁张胜葛疆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