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燃料电堆及燃料电池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6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堆及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电池框架、电解液接口、排气口、两个膜电极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的负极板;负极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与电解液接口、排气口均相连通。由于燃料电池单元中负极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用于容纳进行化学反应的电解液,电解液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气体,通过与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相连通的排气口将气体排出,使得电解液在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中的化学反应不受气体影响,进一步避免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燃料电堆及燃料电池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堆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燃料电堆及燃料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燃料电池通过电解液与膜电极和负极板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及水蒸气,氢气及水蒸气在封闭的燃料电池腔体内会进入电解液的流道,从而影响电解液的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快地排出燃料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电池框架、电解液接口、排气口、两个膜电极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的负极板;所述电池框架设于两个所述膜电极的外周侧,所述电解液接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上,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的顶部;所述负极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与电解液接口、排气口均相连通;所述电解液接口用于输入和输出电解液,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用于容纳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框架、电解液接口、排气口、两个膜电极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的负极板;/n所述电池框架设于两个所述膜电极的外周侧,所述电解液接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上,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的顶部;/n所述负极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与电解液接口、排气口均相连通;/n所述电解液接口用于输入和输出电解液,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用于容纳电解液;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中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框架、电解液接口、排气口、两个膜电极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的负极板;
所述电池框架设于两个所述膜电极的外周侧,所述电解液接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上,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电池框架的顶部;
所述负极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与电解液接口、排气口均相连通;
所述电解液接口用于输入和输出电解液,所述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用于容纳电解液;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中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板为铝电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负极板插入电池框架内;
所述负极板包括反应部和负极导电部,所述反应部设于所述电池框架内部,反应部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膜电极形成第一反应空腔和第二反应空腔;
所述负极导电部设于所述电池框架顶部,用于导出负极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部的正面为矩形面,反应部的侧面为锥面;
所述负极导电部的两个表面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槽道,所述槽道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负极导电部与所述电池框架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密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