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以及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4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5
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以及一种断路器,其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包括机芯跳扣、压板、弹性储能件、复位压板、机芯锁扣、机芯锁扣簧。其优点在于:1、脱扣时,通过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可以放大脱扣力,从而满足操作机构对脱扣力的要求,确保脱扣动作稳定可靠;2、复位时,通过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不仅实现脱扣器的复位,而且能避免出现滑扣、不上扣现象,确保复位动作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以及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以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断路器在脱扣时,通常都是直接由脱扣器顶杆顶出撞击操作机构中的锁扣,使其动作与跳扣分离解锁实现脱扣动作。由于断路器在分断时的脱扣力不统一也不稳定,一般在0.5--2N之间,而小型磁保释电磁脱扣器在体积的限制下所能产生的撞击力有限,通常在0.4--1N之间,故满足不了大部分小型断路器的脱扣要求。另外,由于磁保释电磁脱扣器在受微弱电流干扰后释放动衔铁作为开关动作之用后,不能自动复位,无法进行第二次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以及一种断路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脱扣器与操作机构之间;包括机芯跳扣,其上端形成第一铰接部,并与壳体旋转配合,其下端形成有第一锁部,所述机芯跳扣上设有与操作机构锁扣相对应的脱扣撞击部;压板,其下端形成第二铰接部,并与壳体旋转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其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脱扣器(20)与操作机构(3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芯跳扣(1),其上端形成第一铰接部(1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下端形成有第一锁部(12),所述机芯跳扣(1)上设有与操作机构(30)锁扣相对应的脱扣撞击部(13);/n压板(2),其下端形成第二铰接部(2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上端与手柄(40)联动配合;/n弹性储能件(3),其连接机芯跳扣(1)与压板(2);/n复位压板(4),其下端形成第三铰接部(4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上端形成有复位顶压部(42),所述复位顶压部(42)设置在脱扣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其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脱扣器(20)与操作机构(3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芯跳扣(1),其上端形成第一铰接部(1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下端形成有第一锁部(12),所述机芯跳扣(1)上设有与操作机构(30)锁扣相对应的脱扣撞击部(13);
压板(2),其下端形成第二铰接部(2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上端与手柄(40)联动配合;
弹性储能件(3),其连接机芯跳扣(1)与压板(2);
复位压板(4),其下端形成第三铰接部(4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上端形成有复位顶压部(42),所述复位顶压部(42)设置在脱扣器(20)与压板(2)之间,并与脱扣器(20)的顶杆相对应;
机芯锁扣(5),其下端形成有第四铰接部(51),并与壳体(10)旋转配合,其上端形成有与第一锁部(12)对应配合的第二锁部(52),所述机芯锁扣(5)与复位压板(4)并列设置并同轴旋转,且所述机芯锁扣(5)与复位压板(4)之间设有旋转限位结构;
机芯锁扣簧(6),其与机芯锁扣(5)相抵,能够驱使机芯锁扣(5)旋转复位与机芯跳扣(1)相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撞击部(13)为一个与操作机构(30)锁扣相对应的弧形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扣器力的放大及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跳扣(1)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国宋汇
申请(专利权)人:国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