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80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1
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包括操作机构(1)和与之配合的脱扣器(2),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手柄(1a)、牵引杆(1b)、杠杆(1c)和侧板(1d),所述脱扣器(2)包括跳扣(2a)、基座(2b)和脱扣杆(2c),所述手柄(1a)固定装在所述杠杆(1c)上,所述杠杆(1c)安装在所述侧板(1d)上且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c)转动时带动所述手柄(1a)一起转动,所述手柄(1a)转动时整体位于所述牵引杆(1b)的上方,所述跳扣(2a)安装在所述基座(2b)上且能够转动,所述跳扣(2a)上设有复位部(2a1)和打击部(2a2);本结构将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手柄的整体置于牵引杆上方,增加了断路器手柄的转动扭矩,同时改变脱扣器击打部位和复位部位的位置,进一步实现了塑壳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提升。

An improved tripping structure of mou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断路器
,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是一种低压电器,在电路中起保护作用,当电路中有过载电流时,可以断开电路,亦可作不频繁合闸、分闸的操作。塑壳断路器主要由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脱扣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与静触头。当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断路器合闸,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时断路器分闸。比较高端的塑壳断路器,将动、静触头包含在单元盒中,加强绝缘。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杠杆、牵引杆、侧板、连杆、主弹簧等零件,操作机构结构上是一套四连杆-五连杆机构,可以控制触头的合分与脱扣。断路器工作时,安装在杠杆上的手柄转动,通过主弹簧控制连杆的位置,连杆的前后两个位置分别对应合闸与分闸状态;当脱扣器动作时,脱扣器上的跳扣打动操作机构的牵引杆脱扣,使得操作机构的四连杆变成五连杆,操作机构带动触头系统分开;在脱扣后,操作机构可以对已经脱扣的脱扣器进行复位。脱扣器主要由跳扣、脱扣杆和基座等构成,当电路中有过载电流时,断路器的脱扣器进行脱扣动作,脱扣杆和跳扣解扣,跳扣打击操作机构上的牵引杆,使得操作机构进行脱扣动作。目前在低压塑壳断路器中,尤其在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由于操作机构一般有比较大的脱扣力,常采用脱扣器上一带有储能簧的跳扣去打击操作机构脱扣;为了配合脱扣器跳扣,操作机构的手柄往往做得比较低,穿过操作机构牵引杆下方去配合脱扣器跳扣复位,但是如果操作机构位置比较低,那么转动扭矩就比较小无法带动比较大的触头行程和比较快的触头速度,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提升就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为了与脱扣器脱扣相配合,手柄位置设置较低导致转动扭矩较小,降低了断路器产品分断性能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将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手柄的整体置于牵引杆上方,增加了断路器手柄的转动扭矩,同时改变脱扣器击打部位和复位部位的位置,进一步实现了塑壳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提升。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和与之配合的脱扣器,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牵引杆、杠杆和侧板,所述脱扣器包括跳扣、基座和脱扣杆,所述手柄固定装在所述杠杆上,所述杠杆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且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转动时带动所述手柄一起转动,所述手柄转动时整体位于所述牵引杆的上方,所述跳扣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能够转动,所述跳扣上设有复位部和打击部;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手柄的基体部相对应,所述打击部与所述牵引杆对应。进一步,所述复位部位于所述打击部上方。进一步,所述复位部包括弧形引导段,所述弧形引导段内侧设有加强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首先将操作机构的手柄从操作机构的牵引杆上方跨过,不再受牵引杆的高度影响,从而可以设置比较长的连杆结构来带动更大的触头行程,以及更大的弹簧来提高断路器的分断速度,不从牵引杆下方穿过能够更合理地运用空间,更多空间能够提供给操作机构内部;同时可以使用较大的机构来配合较小的脱扣器,使得产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将脱扣器跳扣的打击位置和复位位置分开,打击位置仍然像现有技术中一样,直接打击操作机构的牵引杆,使之脱扣,而复位位置设置在跳扣上方,配合操作机构手柄,以便脱扣后的再扣复位,增加的复位位置机构紧凑,不影响产品原本长度,同时增加的复位位置的力臂增大,有效减少了50%以上的复位力,使得断路器产品再扣的寿命增长。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和脱扣器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和脱扣器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手柄和牵引杆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手柄和牵引杆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5a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合闸位置示意图。附图5b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分闸位置示意图。附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合闸位置示意图。附图6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分闸位置示意图。附图7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脱扣位置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脱扣位置示意图。附图9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内部空间和手柄高度位置示意图。附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内部空间和手柄高度位置示意图。附图11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脱扣器跳扣位置示意图。附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脱扣器跳扣位置示意图。附图13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脱扣器跳扣的空间位置示意图。附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脱扣器跳扣的空间位置示意图。附图15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跳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跳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7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复位位置力臂示意图。附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塑壳断路器复位位置力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2和4所示,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包括操作机构1和与之配合的脱扣器2,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手柄1a、牵引杆1b、杠杆1c和侧板1d,所述脱扣器2包括跳扣2a、基座2b和脱扣杆2c,所述手柄1a固定装在所述杠杆1c上,所述杠杆1c安装在所述侧板1d上且能够转动,其中,所述杠杆1c转动时带动所述手柄1a一起转动,所述手柄1a转动时整体位于所述牵引杆1b的上方,所述跳扣2a安装在所述基座2b上且能够转动,所述跳扣2a上设有复位部2a1和打击部2a2;所述复位部2a1与所述手柄1a的基体部1a1相对应,所述打击部2a2与所述牵引杆1b对应。所述复位部2a1位于所述打击部2a2上方。所述复位部2a1包括弧形引导段2a101,所述弧形引导段2a101内侧设有加强筋2a102。下面通过对现有断路器产品和本实施例提供产品的对比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所具有的技术优点:如附图1和3所示,触头系统3安装在单元盒3a内,现有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1因为需要和脱扣器2的跳扣2a配合,手柄1a从牵引杆1b的下方经过,无法设置较长移动距离的连杆和较大的主弹簧1f,导致触头系统3中的动触头3b的行程以及分断速度不能进一步地提高。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中手柄1a整体从牵引杆1b上方经过,可以设置较长移动距离的连杆和较大的主弹簧1f,从而加大动触头3b的行程与分断速度。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1内部的各个连杆加上动触头3b是一套四连杆-五连杆机构,这套机构在合分闸时为四连杆,在脱扣时为五连杆,五连杆包括下连杆AB、上连杆BC、固定杆CO、动触头OA和机构跳扣CD,由手柄1a带动主弹簧1f的位置变化而实现合分闸,当机构跳扣CD因为牵引杆1b动作而解扣动作,实现脱扣。在合分闸状态时,即操作机构处于四连杆状态时,此时固定杆CO是在合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包括操作机构(1)和与之配合的脱扣器(2),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手柄(1a)、牵引杆(1b)、杠杆(1c)和侧板(1d),所述脱扣器(2)包括跳扣(2a)、基座(2b)和脱扣杆(2c),所述手柄(1a)固定装在所述杠杆(1c)上,所述杠杆(1c)安装在所述侧板(1d)上且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c)转动时带动所述手柄(1a)一起转动,所述手柄(1a)转动时整体位于所述牵引杆(1b)的上方,所述跳扣(2a)安装在所述基座(2b)上且能够转动,所述跳扣(2a)上设有复位部(2a1)和打击部(2a2);/n所述复位部(2a1)与所述手柄(1a)的基体部(1a1)相对应,所述打击部(2a2)与所述牵引杆(1b)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脱扣改良结构,包括操作机构(1)和与之配合的脱扣器(2),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手柄(1a)、牵引杆(1b)、杠杆(1c)和侧板(1d),所述脱扣器(2)包括跳扣(2a)、基座(2b)和脱扣杆(2c),所述手柄(1a)固定装在所述杠杆(1c)上,所述杠杆(1c)安装在所述侧板(1d)上且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c)转动时带动所述手柄(1a)一起转动,所述手柄(1a)转动时整体位于所述牵引杆(1b)的上方,所述跳扣(2a)安装在所述基座(2b)上且能够转动,所述跳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顾平丁飞张明学王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