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0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包括有依制程顺序设置的放线模组、上治具模组、剥皮模组、推编织模组、压编织模组、切编织剥皮模组、第一次贴铜箔模组、第一次包铜箔模组、翻编织模组、压编织模组、第二次贴铜箔模组、第二次包铜箔模组、切铝箔模组、拨铝箔模组、松线模组及出线模组,还设置有控制模组。能够对线材的前处理实现全自动化的生产作业,可以有效地解决了以往采用人工处理存在剥外被的精度不统一、编织不均匀、易伤到内部芯线或划伤手等问题发生;且采用自动化生产作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
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
技术介绍
线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生产加工中,往往需要将一条长长的导线裁断后再制作不同的产品,例如数据线、耳机线、电源导线、插头连接线等等,均是将几百米的导线裁断后,再进行后续加工和检测。传统的线材工艺依次是人工将线材定长裁切,然后人工单头作业去外皮、顺刷编织和反刷编织、人工裁剪编织、人工贴铜箔包铜箔,激光环切铝箔,人工去铝箔;其中人工在线材去外皮过程中,摆放线材的位置是变化的,导致剥外被是硬拉去除,剥外被的精度不统一,甚至会有伤到内部芯线的风险;在刷编织过程中手工控制刷编织的精度随着疲劳度增加而降低,导致两端编织不均匀,其次人工在去铝箔时采用刀片,易伤到内部芯线或划伤手;所以在线材前端工艺处理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线材处理工艺精度不高,且人工操作过程单一,易疲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制程顺序设置的放线模组(10)、上治具模组(20)、剥皮模组(30)、推编织模组(40)、第一压编织模组(50)、切编织剥皮模组(60)、第一次贴铜箔模组(70)、第一次包铜箔模组(80)、翻编织模组(90)、第二压编织模组(100)、第二次贴铜箔模组(200)、第二次包铜箔模组(300)、切铝箔模组(400)、拨铝箔模组(500)、松线模组(600)及出线模组(700),还设置有控制模组;/n所述控制模组分别连接控制所述放线模组(10)、上治具模组(20)、剥皮模组(30)、推编织模组(40)、第一压编织模组(50)、切编织剥皮模组(60)、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制程顺序设置的放线模组(10)、上治具模组(20)、剥皮模组(30)、推编织模组(40)、第一压编织模组(50)、切编织剥皮模组(60)、第一次贴铜箔模组(70)、第一次包铜箔模组(80)、翻编织模组(90)、第二压编织模组(100)、第二次贴铜箔模组(200)、第二次包铜箔模组(300)、切铝箔模组(400)、拨铝箔模组(500)、松线模组(600)及出线模组(700),还设置有控制模组;
所述控制模组分别连接控制所述放线模组(10)、上治具模组(20)、剥皮模组(30)、推编织模组(40)、第一压编织模组(50)、切编织剥皮模组(60)、第一次贴铜箔模组(70)、第一次包铜箔模组(80)、翻编织模组(90)、第二压编织模组(100)、第二次贴铜箔模组(200)、第二次包铜箔模组(300)、切铝箔模组(400)、拨铝箔模组(500)、松线模组(600)及出线模组(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贴铜箔模组(70)、第二次贴铜箔模组(200)均包括有铜箔纸分离结构(71)、顶铜箔机构(72)、压铜箔纸机构(73)、铜箔卷安装旋转机构(74)、拉铜箔纸机构(75)、剪铜箔纸机构(76)、贴铜箔上下位移机构(77)、贴铜箔左右位移机构(78)、剪铜箔机构(79)及夹铜箔机构(7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铜箔纸机构(73)安装有上、下布置的感应器(7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前处理自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天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