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9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体、屏蔽体和护套层;所述导体采用铜导体,所述铜导体的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且同向绞合;所述绝缘体采用动态交联橡胶材料;所述屏蔽体采用金属屏蔽体;所述护套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适用于石油平台在极寒环境下工作,在复杂工况下能确保电缆在‑50℃~+90℃环境下易弯曲敷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地,涉及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油、天然气能源的日益紧张,全球石油开采已经开始由易开采地逐步到极寒地开采,从而促使石油平台在极寒环境下工作的要求不断增加,新建和维修石油平台需要大量适合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带动了相关石油平台电缆的研发生产。在极寒下工作的石油平台电缆长期受到寒冷天气影响,电缆在极寒下安装敷设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低温下安装时电缆无法正常弯曲,采用强制弯曲手段容易造成电缆弯曲开裂受损,目前常规塑料和橡胶材料无法满足在低温下易弯曲性能要求。专利文献CN202976943U公开一种电缆,在7股0.2mm镀锡铜束丝导体外设有一层丁晴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的缆芯,四根缆芯中加聚丙烯填充料成缆,在其外依次缠绕一层宽度为20mm厚宽度为0.5mm的铜带屏蔽层、纵放三根0.5mm的镀锡铜线地线、挤出一层内护套、编织一层1.0mm镀锌钢丝构成的铠装层、包裹一层耐温性的丁晴聚乙烯外护套。上述电缆采用镀锡铜束丝外包裹丁晴聚乙烯绝缘层,由于丁晴聚乙烯的保温效果不如聚氨酯,因此无法适用于石油开采的极寒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包括:金属导体、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和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包裹连接在所述金属导体的外周;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外周。优选地,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还包括金属屏蔽体;所述金属屏蔽体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外周;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包裹连接在金属屏蔽体的外周。优选地,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外部包裹有金属编织层。优选地,所述金属导体为铜导体。优选地,所述铜导体的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且铜导体呈同向绞合。优选地,所述铜导体采用镀锡铜丝。优选地,所述镀锡铜丝采用直径为0.2mm连拉连退镀锡铜丝。优选地,所述金属导体导体采用先多股束丝绞合,后分层复绞成缆,绞合方向与复绞方向同为S向,复绞时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并采用同向绞合使电缆导体更加柔软,导体弯曲半径小于6倍。优选地,所述金属屏蔽体为直径0.2-0.25mm镀锡单丝编织,覆盖在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绝缘材质抗拉强度≥20N/mm2,断裂伸长率≥500%;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质抗拉强度≥25N/mm2,断裂伸长率≥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缆适用于石油平台在极寒环境下工作,在复杂工况下能确保电缆在-50℃~+90℃环境下易弯曲敷设要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电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金属导体1,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金属屏蔽体3,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的电缆结构采用极细铜导体+TPV(动态交联橡胶)+金属屏蔽+TPU(聚氨酯)护套材料,在复杂工况下能确保电缆在-50℃~+90℃环境下易弯曲敷设要求。实施例1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金属导体1、金属屏蔽体3、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和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包裹连接在所述金属导体1的外周;金属屏蔽体3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的外周;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包裹连接在金属屏蔽体3的外周。为实现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外部包裹有金属编织层。金属导体为铜导体,铜导体采用镀锡铜丝,镀锡铜丝采用直径为0.2mm连拉连退镀锡铜丝。铜导体的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且铜导体呈同向绞合。金属导体导体采用先多股束丝绞合,后分层复绞成缆,绞合方向与复绞方向同为S向,复绞时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并采用同向绞合使电缆导体更加柔软,导体弯曲半径小于6倍。金属屏蔽体为直径0.2-0.25mm镀锡单丝编织,覆盖在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外表面上。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的绝缘材质抗拉强度≥20N/mm2,断裂伸长率≥500%;热塑性聚氨酯护套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质抗拉强度≥25N/mm2,断裂伸长率≥400%。实施例2如图1所示,电缆采用导体+绝缘+金属屏蔽层+外护套结构,电缆为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铜导体采用直径0.2mm连拉连退镀锡铜丝,导体采用优化绞合节距,使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并采用同向绞合使电缆导体更加柔软,其外部为动态交联橡胶材料(TPV),此材料可在低温-50℃下保持柔韧性具有良好的弹性,在绝缘外增加金属编织层使电缆在弯曲时有更好的抗拉力及柔韧性,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抗电磁干扰能力,护套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TPU),此材料可在低温-50℃下保持柔韧性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体(1)、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和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n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包裹连接在所述金属导体(1)的外周;/n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体(1)、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和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
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包裹连接在所述金属导体(1)的外周;
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屏蔽体(3);
所述金属屏蔽体(3)包裹连接在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的外周;
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护套(4)包裹连接在金属屏蔽体(3)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交联橡胶绝缘体(2)外部包裹有金属编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1)为铜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平台用耐低温下易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的内层节距与外层节距变化比同步,且铜导体呈同向绞合。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继周张伟伟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