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膜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2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公开提供一种背膜和显示装置,背膜用于曲面显示面板,包括中央区和位于中央区相邻两边的第一可弯折区和第二可弯折区,第一可弯折区和第二可弯折区之间连接有第三可弯折区,第三可弯折区设置有多个开孔。该背膜在第三可弯折区的开孔能够分散此处的弯折应力,提升背膜的耐弯折性,也能提高背膜延展性和贴附严密性,延长背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膜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膜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中采用曲面显示面板,以提高屏占比,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通常,曲面显示面板背面会贴附一层背膜对面板进行保护,理想情况下,背膜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处也应当具有较好的弯折性,以便和显示面板形成严密的贴合。然而背膜通常为一整片的有机膜,整片的有机膜延展性较差,耐弯折性能较弱,导致在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轻则形成褶皱无法贴合严密,重则导致背膜破损,降低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膜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膜,用于曲面显示面板,所述背膜包括:中央区,所述中央区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第一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二边缘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连接处,且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可弯折区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设置有多个开孔。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垂直,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可弯折区的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中央区第一边缘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可弯折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中央区第二边缘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可弯折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相连的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相连的第二直边和连接所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弧形边,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二直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形状为扇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开孔的形状为圆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开孔的孔径为3-10μm,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开孔的间距为10-15μ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各开孔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弧形边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弧形开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直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各所述弧形开孔沿所述中央区顶角向所述弧形边的方向间隔排列。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各开孔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条形开孔沿所述中央区顶角向所述弧形边的方向延伸,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中央区顶角,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边;各所述条形开孔沿所述第一直边到所述第二直边的方向间隔排列。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开孔的宽度为80-120μm,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开孔的间距为150-250μ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中央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各所述开孔的间距逐渐变小。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区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的四个顶角处。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第二可弯折区均设置有多个开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具有中心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相邻两侧的第一曲面区和第二曲面区、以及位于所述中心区顶角并与所述第一曲面区和第二曲面区相连的过渡区;以上所述的背膜,设置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背面,且所述背膜的中央区覆盖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中心区,所述背膜的第一可弯折区覆盖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第一曲面区,所述背膜的第二可弯折区覆盖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第二曲面区,所述背膜的第三可弯折区覆盖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过渡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中心区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过渡区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的四个顶角处;所述背膜中央区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的四个顶角处;所述背膜的四个第三可弯折区一一对应地覆盖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四个过渡区。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背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矩形曲面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曲面显示面板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三可弯折区开孔的第一种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三可弯折区开孔的第二种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三可弯折区开孔的第三种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三可弯折区开孔的第四种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六边形曲面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0、第一可弯折区;20、第二可弯折区;30、第三可弯折区;31、第一直边;32、第二直边;33、弧形边;40、中央区;41、第一边缘;42、第二边缘;90、开孔;100、第一曲面区;200、第二曲面区;300、过渡区;400、中心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曲面显示面板的背膜,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方式的背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背膜包括中央区40和位于中央区40周围的第一可弯折区10、第二可弯折区20和第二可弯折区20。中央区40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41和第二边缘42,第一边缘41沿第一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边缘42沿第二方向(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可弯折区10连接于中央区的第一边缘41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可弯折区20连接于中央区的第二边缘42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可弯折区20连接于中央区的第一边缘41和第二边缘42的连接处,且与第一可弯折区10和第二可弯折区20连接;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膜,用于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包括:/n中央区,所述中央区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n第一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n第二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二边缘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n第三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连接处,且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可弯折区连接;/n其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设置有多个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膜,用于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包括:
中央区,所述中央区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第一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二边缘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第三可弯折区,连接于所述中央区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连接处,且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可弯折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可弯折区设置有多个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垂直,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可弯折区的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中央区第一边缘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可弯折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中央区第二边缘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三可弯折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相连的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相连的第二直边和连接所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弧形边,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二直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形状为扇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孔的孔径为3-10μm,相邻两个所述圆形开孔的间距为10-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各开孔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可弯折区的弧形边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弧形开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直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各所述弧形开孔沿所述中央区顶角向所述弧形边的方向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洋陈立强石佳凡宋紫琦李泽亮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