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26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中央孔、基座和凸块,所述演示板通过凸块与基座可拆卸链接,所述演示板中心镂空设有中央孔,所述中央孔与痔蒂模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痔蒂模块的另一端与痔核模块相胶合,所述痔核模块至少有一个,所述凸块中心镂空设有卡槽,所述凸块共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能够直观的显示内痔的四度分期,且每种分期都紧扣发病特点,将学生难以看到的痔核下降、肛门关系、还纳过程直观的显示出来,还具有可交互性,相比传统教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化解教学难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演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内痔教学的重点是内痔依照脱出的程度可分为4度:I度:只在排便时出血,痔不脱出于肛门外;II度:排便时痔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III度:痔脱出于肛门外需用手辅助才能还纳;IV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以往所使用的教具基本是以卡通或写实风格的固定塑料解剖模型,学生只能观看,但无法展示内痔脱出这一动态的病理过程,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存在困难。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解决了以往所使用的教具基本是以卡通或写实风格的固定塑料解剖模型,学生只能观看,但无法展示内痔脱出这一动态的病理过程,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存在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中央孔、基座和凸块,所述演示板通过凸块与基座可拆卸链接,所述演示板中心镂空设有中央孔,所述中央孔与痔蒂模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痔蒂模块的另一端与痔核模块相胶合,所述痔核模块至少有一个,所述凸块中心镂空设有卡槽,所述凸块共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演示板外表面印有直肠肛管冠状位剖面图,所述演示板底部镂空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痔蒂模块采用弹力海绵制成,所述痔核模块采用中空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卡槽咬合,所述凹槽与卡槽的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基座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基座为漏斗型圆锥体。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凸块的数量相同。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通过直接将痔核模块与中央孔固定连接可展示内痔I度:仅有一枚痔核,无蒂,固定后痔核不可活动;再通过中央孔通过痔蒂模块与痔核模块连接的结构设置展示内痔II度:仅有一枚痔核,有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上方,用力将痔核下压,可见痔核从基座下孔中拖出,撤去外力后痔核弹性回缩至原位,如图4所示;再添加多枚痔核模块,展示内痔III度:有多枚痔核,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上方,用力将痔核下压,痔核部分从基座下孔中脱出,且会被卡在下孔处,撤去外力后痔核保持在下孔外不动,但在孔下方施加外力后可以将痔核还纳回原位,再将多枚痔核模块穿过基座,如图1所示,展示内痔IV度:有多枚痔核,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外侧,痔核部分主体位于基座下孔外侧,且会被卡在下孔外侧,在孔下方施加外力后无法将痔核还纳回原位,直观的显示内痔的四度分期,且每种分期都紧扣发病特点,将学生难以看到的痔核下降、肛门关系、还纳过程直观的显示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演示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演示板内痔II度展示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演示板,2、中央孔,3、基座,4、痔蒂模块,5、痔核模块,6、卡槽,7、凸块,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演示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演示板内痔II度展示结构示意图。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1、中央孔2、基座3和凸块7,演示板1通过凸块7与基座3可拆卸链接,演示板1中心镂空设有中央孔2,中央孔2与痔蒂模块4一端固定连接,痔蒂模块4的另一端与痔核模块5相胶合,痔核模块5至少有一个,凸块7中心镂空设有卡槽6,凸块7共有两个。进一步地,演示板1外表面印有直肠肛管冠状位剖面图,演示板1底部镂空设有凹槽8,使得本技术可以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化解教学难点。进一步地,痔蒂模块4采用弹力海绵制成,痔核模块5采用中空橡胶制成,使得本技术更好地展示内痔的四度分期。进一步地,凹槽8与卡槽6咬合,凹槽8与卡槽6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基座3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基座3为漏斗型圆锥体,便于更好地展示。进一步地,卡槽6与凸块7的数量相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上讲痔核模块5、痔蒂模块4和演示板1拼装后依次安装在基座3上,并用手推挤内痔核模块5,以此来模拟不同类型的内痔在排便用力时的活动规律,通过直接将痔核模块5与中央孔2固定连接可展示内痔I度:仅有一枚痔核,无蒂,固定后痔核不可活动;再通过中央孔2通过痔蒂模块4与痔核模块5连接的结构设置展示内痔II度:仅有一枚痔核,有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上方,用力将痔核下压,可见痔核从基座下孔中拖出,撤去外力后痔核弹性回缩至原位,如图4所示;再添加多枚痔核模块5,展示内痔III度:有多枚痔核,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上方,用力将痔核下压,痔核部分从基座下孔中脱出,且会被卡在下孔处,撤去外力后痔核保持在下孔外不动,但在孔下方施加外力后可以将痔核还纳回原位,再将多枚痔核模块5穿过基座3,如图1所示,展示内痔IV度:有多枚痔核,细长痔蒂,固定后痔核下垂至漏斗外侧,痔核部分主体位于基座下孔外侧,且会被卡在下孔外侧,在孔下方施加外力后无法将痔核还纳回原位,直观的显示内痔的四度分期,且每种分期都紧扣发病特点,将学生难以看到的痔核下降、肛门关系、还纳过程直观的显示出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1)、中央孔(2)、基座(3)和凸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板(1)通过凸块(7)与基座(3)可拆卸链接,所述演示板(1)中心镂空设有中央孔(2),所述中央孔(2)与痔蒂模块(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痔蒂模块(4)的另一端与痔核模块(5)相胶合,所述痔核模块(5)至少有一个,所述凸块(7)中心镂空设有卡槽(6),所述凸块(7)共有两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板(1)、中央孔(2)、基座(3)和凸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板(1)通过凸块(7)与基座(3)可拆卸链接,所述演示板(1)中心镂空设有中央孔(2),所述中央孔(2)与痔蒂模块(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痔蒂模块(4)的另一端与痔核模块(5)相胶合,所述痔核模块(5)至少有一个,所述凸块(7)中心镂空设有卡槽(6),所述凸块(7)共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内痔分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板(1)外表面印有直肠肛管冠状位剖面图,所述演示板(1)底部镂空设有凹槽(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王会民叶颖江梁斌祝学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