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甜专利>正文

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08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抗凝标本和外壳,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罩,所述抗凝标本位于固定座的内部,所述机械抓手的上端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下端右侧连接有齿轮,所述外罩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一A型透镜,所述第一B型透镜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器的右侧与第一放大整形的电路相连接,且第一放大整形的电路的右侧下方安装有第一译码接口电路,所述第一译码接口电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计算机处理器,且第一计算机处理器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开关。该抗凝标本检测装置,把所有部件收缩到一个手持的设备中即可完成抗凝检测,且该装置部件空间结构更紧凑,便于手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相关
,具体为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抗凝标本进行检测时,往往是通过医学透镜、激光发射器等检测的原理进行检测,如公告号为CN108169178A的“一种用于对血液凝固状态进行检测的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所涉及的检测技术,通过光源1、分光器2、信号读取器9以及光探测器10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下完成对血液标本的检测,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最终检测出处于凝固状态的血液标本,而本申请中涉及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时所用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与上述参考文献涉及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以及检测部件相似,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激光发射器、透镜、放大整形的电路及第一译码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及过程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但是现有的检测设备体积庞大,不便于手持,不便于更便捷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抗凝标本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便携性较差、不便于手持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凝标本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抗凝标本(6)和外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罩(2),且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且传送带(4)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传动辊(3),所述抗凝标本(6)位于固定座(5)的内部,且固定座(5)的外侧设置有机械抓手(8),所述机械抓手(8)的上端与控制机构(9)相连接,且控制机构(9)的上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左端与固定框(11)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框(11)的顶端与电动伸缩杆(12)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框(11)的下端右侧连接有齿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抗凝标本(6)和外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罩(2),且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且传送带(4)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传动辊(3),所述抗凝标本(6)位于固定座(5)的内部,且固定座(5)的外侧设置有机械抓手(8),所述机械抓手(8)的上端与控制机构(9)相连接,且控制机构(9)的上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左端与固定框(11)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框(11)的顶端与电动伸缩杆(12)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框(11)的下端右侧连接有齿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第一A型透镜(13),且第一A型透镜(1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B型透镜(14),所述第一B型透镜(14)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激光发射器(15),且第一激光发射器(1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转换器(16),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器(16)的右侧与第一放大整形的电路(17)相连接,且第一放大整形的电路(17)的右侧下方安装有第一译码接口电路(18),所述第一译码接口电路(1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计算机处理器(19),且第一计算机处理器(19)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开关(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凝标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甜
申请(专利权)人:田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