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9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包括至少一个主监测场,所述主监测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检测顶层、表面层和检测内层;所述主监测场还具有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机箱、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主场土壤热通量板、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机箱位于检测顶层的侧端,所述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和主场土壤热通量板位于表面层上,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位于检测顶层上,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位于检测内层或检测顶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的操作灵活快速;能够通过环境热分析、热工分析和建筑能耗分析等多个形式相结合实现对实验场的屋顶绿化综合节能效果全面监测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
本技术涉及绿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
技术介绍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以保护建筑结构和材料,延长建筑物屋顶的使用寿命。经过绿化的屋顶受到种植土和植被层的保护,阻滞了屋顶和外界气温之间进行的直接热传导,降低屋顶材料热胀冷缩的变化幅度,从而延缓了屋顶建材的老化,增加了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屋顶绿化可以起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的作用,对节省能耗也有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大多数的屋顶绿化监测场的节能监测方法较为陈旧,需通过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等间接指标计算评估节能量,无法直接测定屋顶绿化节能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认可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节能监测方法较为陈旧,无法直接测定屋顶绿化节能量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包括至少一个主监测场,所述主监测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检测顶层、表面层和检测内层;所述主监测场还具有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机箱、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主场土壤热通量板、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机箱位于检测顶层的侧端,所述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和主场土壤热通量板位于表面层上,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位于检测顶层上,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位于检测内层或检测顶层上。优选的,所述主场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探头正对着表面层的植物表。本方案通过一定合理位置的主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其温度的变化数据。优选的,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位于表面层的植物上方的检测顶层内部,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选用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包括主场温湿度传感器和主场辐射传感器,所述主场温湿度传感器和主场辐射传感器均位于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上方。本方案通过不同高度层面的温湿度监测部件可以更加全面地监测到监测场的检测顶层的温湿度,更好地观测有绿化植物影响的空气温度。优选的,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与表面层上的植物之间的距离为18-22cm,所述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与表面层上的植物之间的距离为45-55cm。本方案通过一定合适的高度差的安装可以更加精准有效地观测有绿化植物影响的空气温度。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调节组件和第二温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温度调节组件位于检测顶层内,所述第二温度调节组件位于检测内层内。本方案通过第一温度调节组件和第二温度调节组件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检测顶层和检测内层的温度设置为相同,可以使得监测的效果达到最佳。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一电量监测部件和第一记录器,所述第一变频器位于检测顶层的侧端,所述第一电量监测部件与第一变频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记录器与第一电量监测部件电连接。本方案通过第一温度调节组件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在温度精准调节控制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记录空调耗电量结合温度监测进行屋顶绿化的节能分析,提高监测数据的完善性。优选的,所述第二温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变频器、第二电量监测部件和第二记录器,所述第二变频器固定在检测内层内,所述第二电量监测部件与第二变频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记录器与第二电量监测部件电连接。本方案通过第二温度调节组件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在温度精准调节控制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记录空调耗电量结合温度监测进行屋顶绿化的节能分析,提高监测数据的完善性。优选的,所述机箱包括数据采集器和扩展板,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在扩展板上,所述扩展板连接在机箱的内壁;所述主场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探头正对着表面层的植物表面。本方案通过数据采集器和扩展板可以对所有监测部件的消息进行采集计算、整理及发布,提高消息处理效率。优选的,还包括对比监测场,所述对比监测场的从上到下依次分别为对比顶层、对比表面层和对比内层,所述对比表面层具有对比机箱和对比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对比表面层具有对比土壤热通量板、对比温度传感器、对比土壤热通量板和对比温度调节装置。本方案通过对比监测场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可以得到一组没有种植植物的监测数据,并且使用该数据与监测场的相对比,可以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优选的,所述对比监测场还包括太阳总辐射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太阳总辐射传感器固定在对比温湿度监测组件上,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固定在对比机箱上。本方案通过太阳总辐射传感器结合其他部件进行对监测场和对比场进行能量分析,得到更加精准数据;又通过风速风向的测量,结合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等环境变量,进行不通环境下屋顶绿化对于热工,节能等的分析。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结构设有主监测场的检测顶层、表面层和检测内层以及温湿度监测组件的机箱、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主场土壤热通量板、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和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对监测场的检测顶层和表面层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植物温度以及内层的温度调节控制,进行对植物绿化的热工分析,配合上对监测顶层长波反射辐射,监测表层沿热刨面垂直轴热通量进行能量分析,又通过记录空调耗电量结合温度监测进行屋顶绿化的节能分析,进而得到操作灵活快速;能够通过能力分析、热工分析和监测节能分析等多个形式相结合实现对实验场的屋顶绿化实际生态更好地监测分析的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的主要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的侧视主要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的机箱的部分机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的对比监测分场的侧视主要结构图。图1-4:1-主监测场;2-检测顶层;3-表面层;4-检测内层;5-温湿度监测组件;6-机箱;7-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8-主场温度传感器;9-主场土壤热通量板;10-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11-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12-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13-数据采集器;14-扩展板;15-主场温湿度传感器;16-主场辐射传感器;17-第一温度调节组件;18-第二温度调节组件;19-第一变频器;20-第一电量监测部件;21-第一记录器;22-第二变频器;23-第二电量监测部件;24-第二记录器;25-对比顶层;26-对比表面层;27-对比内层;28-对比监测场;29-对比机箱;30-对比土壤热通量板;31-太阳总辐射传感器;32-风速风向传感器;33-对比温湿度监测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包括两个主监测场1,所述主监测场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检测顶层2、表面层3和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主监测场,所述主监测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检测顶层、表面层和检测内层;所述主监测场还具有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机箱、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主场土壤热通量板、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机箱位于检测顶层的侧端,所述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和主场土壤热通量板位于表面层上,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位于检测顶层上,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位于检测内层或检测顶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主监测场,所述主监测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检测顶层、表面层和检测内层;所述主监测场还具有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机箱、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主场土壤热通量板、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机箱位于检测顶层的侧端,所述主场土壤水分传感器、主场温度传感器和主场土壤热通量板位于表面层上,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位于检测顶层上,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位于检测内层或检测顶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场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探头正对着表面层的植物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位于表面层的植物上方的检测顶层内部,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选用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包括主场温湿度传感器和主场辐射传感器,所述主场温湿度传感器和主场辐射传感器均位于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湿度监测部件与表面层上的植物之间的距离为18-22cm,所述第一分温湿度监测机构与表面层上的植物之间的距离为45-5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绿化节能监测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调节组件和第二温度调节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煜李智琦熊咏梅潘勇军齐跃强高瑶瑶龙嘉翼林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