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88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其包括第一三通阀件、第二三通阀件,第一分流支路与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第一分流支路与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三口与第六口贯通连接形成过桥流路,压缩机的排气口还依次通过室内侧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与过桥流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管路、吸气管路和在第一分流支路和第二分流支路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冷媒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霜系统结构更加简单,阀路控制逻辑更为简化;增强对整个系统制冷剂的热量输入,提高除霜能力,实现延长制热时长及化霜期间对室内持续供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热泵空调在低温工况下运行,外机换热器会出现结霜情况,使空调的制热能力降低,所以需要对空调外机换热器进行除霜。目前采用的最为广泛的除霜方式是将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由制热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以利用压缩机的高温排气对结霜的室外换热器实现化霜,但这种方式会导致室内侧温度波动大,严重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基于前述方式存在不足,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采用单独的电热部件对室外侧换热器进行化霜,但这种方式下电热部件需要采用强电供能,且室外机被安装于室外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双换热器(蒸发器)的除霜方式引起业内的广泛重视,所述双换热器除霜方式指的是在热泵系统中的室外侧设置两个换热器,其中之一被串联于室内制热循环中,另外一个则与压缩机的高温排气口串联实现其自身的化霜作业,而室内侧换热器仍然处于制热模式,也即化霜作业不会引起室内温度的波动,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目前的相应系统多采用四通阀或者多个电磁阀串并联的方式进行系统构建,这种方式构建的热泵系统实现了前述功能,但是却存在系统复杂、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通阀件(41)、第二三通阀件(42),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第二三通阀件(42)分别具有可选择性贯通的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第六口,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通过所述第一口与室外侧第一换热器(51)连通形成第一分流支路,所述第二三通阀件(42)通过第四口与室外侧第二换热器(52)连通形成第二分流支路,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一端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六口贯通连接形成过桥流路,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还依次通过室内侧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通阀件(41)、第二三通阀件(42),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第二三通阀件(42)分别具有可选择性贯通的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第六口,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通过所述第一口与室外侧第一换热器(51)连通形成第一分流支路,所述第二三通阀件(42)通过第四口与室外侧第二换热器(52)连通形成第二分流支路,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一端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并联后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六口贯通连接形成过桥流路,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还依次通过室内侧换热器(2)、第一节流元件(3)与所述过桥流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管路上、吸气管路上和在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上和所述第二分流支路上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冷媒加热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包括第一三通阀,和/或,所述第二三通阀件(42)包括第二三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包括第一分流二通阀(411)、第一过桥二通阀(412),所述第一分流二通阀(411)与所述第一过桥二通阀(412)串联形成所述第一三通阀件(41),和/或,所述第二三通阀件(42)包括第二分流二通阀(421)、第二过桥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芳彭光前车雯王喜成王现林杨伟王锐锋孙伟佳叶培龙于琦高仲灶梁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