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86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通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包括基座板和拆卸装置,所述基座板的上方设置有拆卸装置,所述基座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壁板,所述壁板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壁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管。该新风除湿装置,通过拆卸装置的设置,方便对进风管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当第二齿轮块转动,则转动杆随之转动并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方便从条形卡口的右侧移动到左侧,则第一齿轮块向下移动并带动折杆向下移动,此时活动杆向上移动,方便与条形卡口分离,方便将边框与进风管之间进行拆卸,方便清理过滤网上附着的颗粒物,防止造成阻塞影响空气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通风
,具体为一种新风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在送风的同时还可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现有的新风除湿装置的进风管处没有设置过滤装置,不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其过滤网长时间的使用会堆积大量的颗粒物,过滤网不方便拆卸容易造成阻塞影响空气进入,使用效果差,且装置的除湿效果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风除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具备方便拆卸过滤网、除湿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不方便拆卸过滤网、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包括基座板和拆卸装置,所述基座板的上方设置有拆卸装置,所述基座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壁板,所述壁板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壁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壁板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传感器接口,所述壁板的底部内壁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亲水两器,所述壁板的底部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表冷器接水盘,所述壁板的右侧内壁且位于表冷器接水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器,所述壁板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处理风出口,所述壁板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传感器检修门,所述壁板远离传感器检修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风管。进一步的,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边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气缸,所述边框的内壁通过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杆,所述第一齿轮杆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块,所述第一齿轮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边框的内壁且位于第一齿轮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边框的外壁通过液压缸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杆,所述第二齿轮杆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块,所述第二齿轮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折杆,所述折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进风管的右侧外壁开设有条形卡口。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右侧内壁开设有条形滑槽,且第一齿轮杆的一侧与条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转动孔,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进风管的顶部且位于边框的下方开设有通口,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活动杆的左侧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壁板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的材质为50mm厚岩棉板,所述高效过滤器的规格为450×450×20mm。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风机的型号为DHF-CL630C,所述壁板的外壁均设置有防腐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风除湿装置,通过拆卸装置的设置,方便对进风管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当启动第二齿轮杆一侧的液压缸时,第二齿轮杆移动并带动第二齿轮块转动,则转动杆随之转动并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方便从条形卡口的右侧移动到左侧,此时启动第一齿轮杆一侧的移动气缸,则第一齿轮块在弧形槽一侧转动,则第一齿轮块向下移动并带动折杆向下移动,此时活动杆向上移动,方便与条形卡口分离,方便将边框与进风管之间进行拆卸,同时方便清理过滤网上附着的颗粒物,防止造成阻塞影响空气的进入,提高了进风管的使用效果。2、该新风除湿装置,通过离心风机将空气由进气管抽入壁板的内部,然后通过亲水两器,即冷凝器和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凝聚成水滴,表冷器接水盘能够将析出的水排出,即达到了除湿的效果,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除湿效果好,使用效果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位本技术条形卡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板;2、壁板;3、离心风机;4、进风管;5、温湿度传感器;6、传感器接口;7、亲水两器;8、表冷器接水盘;9、高效过滤器;10、处理风出口;11、传感器检修门;12、排风管;13、拆卸装置;1301、边框;1302、过滤网;1303、第一齿轮杆;1304、第一齿轮块;1305、第一滑块;1306、转动杆;1307、弧形槽;1308、第二齿轮杆;1309、第二齿轮块;1310、第二滑块;1311、折杆;1312、活动杆;1313、活动块;1314、条形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5,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包括基座板1和拆卸装置13,基座板1的上方设置有拆卸装置13,基座板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壁板2,壁板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3,壁板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是为了方便空气由进风管4进入,壁板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5,是为了用于温度和湿度的测试,温湿度传感器5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传感器接口6,壁板2的底部内壁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亲水两器7,壁板2的底部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表冷器接水盘8,壁板2的右侧内壁且位于表冷器接水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器9,是为了方便将空气进一步的过滤,壁板2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处理风出口10,是为了用于处理后的空气排出,壁板2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传感器检修门11,壁板2远离传感器检修门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2,是为了方便用于排风。在本实施例中,拆卸装置13包括边框1301,其中,边框1301的底部与进风管4的顶部向接触,是为了方便固定边框1301,边框13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02,边框1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气缸,边框1301的内壁通过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杆1303,第一齿轮杆1303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块1304,第一齿轮块1304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305,第一滑块1305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1306,转动杆1306的外壁开设有弧形槽1307,边框130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齿轮杆130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边框1301的外壁通过液压缸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杆1308,第二齿轮杆1308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块1309,第二齿轮块1309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10,第一滑块1305的左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折杆1311,折杆1311远离第一滑块130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312,是为了方便活动杆1312的转动,活动杆13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13,进风管4的右侧外壁开设有条形卡口1314,是为了方便活动块1313的卡接固定。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包括基座板(1)和拆卸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板(1)的上方设置有拆卸装置(13),所述基座板(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壁板(2),所述壁板(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3),所述壁板(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所述壁板(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传感器接口(6),所述壁板(2)的底部内壁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亲水两器(7),所述壁板(2)的底部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表冷器接水盘(8),所述壁板(2)的右侧内壁且位于表冷器接水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器(9),所述壁板(2)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处理风出口(10),所述壁板(2)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传感器检修门(11),所述壁板(2)远离传感器检修门(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包括基座板(1)和拆卸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板(1)的上方设置有拆卸装置(13),所述基座板(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壁板(2),所述壁板(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3),所述壁板(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所述壁板(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传感器接口(6),所述壁板(2)的底部内壁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亲水两器(7),所述壁板(2)的底部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表冷器接水盘(8),所述壁板(2)的右侧内壁且位于表冷器接水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效过滤器(9),所述壁板(2)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处理风出口(10),所述壁板(2)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传感器检修门(11),所述壁板(2)远离传感器检修门(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13)包括边框(1301),所述边框(13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02),所述边框(1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气缸,所述边框(1301)的内壁通过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杆(1303),所述第一齿轮杆(1303)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块(1304),所述第一齿轮块(1304)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305),所述第一滑块(1305)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1306),所述转动杆(1306)的外壁开设有弧形槽(1307),所述边框(130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齿轮杆(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慰盛贺绍松王海涛钟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埃夫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