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机,通过将电路集成装置安装于新风风机的蜗壳组件的背面,并与室内机后盖板上的接线口相对应,从而,充分利用装配空间的同时,避免连接线因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不匹配导致线体弯折磨损等问题,同时,电路集成装置的出线口与后盖板上的接线口相对应使售后操作人员轻松直观的看清接线位置,配合可拆卸的后盖板,便于安装和维护等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器需要接入外部电源供电,一般情况下,电路集成装置设置在空调壳体内部,而且位置偏深,安装师傅在接线时经常要蹲下或者跪式操作,并手需要机身内部操作接线,视线不明,操作困难。同时,在新风空调中,由于在室内机中增加了新风风机等新风装置,使室内机内部空间紧张,从而存在电路集成装置安装空间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机,以精简结构,便于操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新风风机和电路集成装置,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有蜗壳组件,所述电路集成装置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上。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向内倾斜,以形成可容纳所述电路集成装置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后部在所述空腔处形成有相应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由后盖板可拆卸的封盖。优选的,所述电路集成装置为电控盒。优选的,所述电路集成装置为接线盒。优选的,所述电路集成装置包括,安装盒、安装板、压线夹和接线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上,所述压线夹和接线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盒与所述安装板扣合连接并与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包括位于不同侧面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后盖板上设有接线口,所述出线孔与所述接线口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个侧面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扣,相对应的,所述安装盒的一个侧面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扣和所述安装槽相互卡接限位。优选的,所述安装扣构成为竖直突出部件,所述安装扣的上端具有向内的弯折部。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另一个侧面形成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突出有第一凸台,所述接线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凸台内侧具有相对应的凹部。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上设有与所述凹部相配合的安装凸台,所述电路集成装置通过所述凹部与安装凸台配合,限位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的背面上。优选的,所述电路集成装置设置为三角形棱柱结构。本技术通过将电路集成装置安装于新风风机的蜗壳组件的背面形成的空腔内,并与室内机后盖板上的接线口相对应,从而紧凑安装的同时,缩短连接线所需长度,避免连接线因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不匹配导致线体弯折磨损等问题,并使售后操作人员轻松直观的看清接线位置,配合可拆卸的后盖板,便于安装和维护等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路集成装置空调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室内机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路集成装置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路集成装置接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室内机,110-后盖板,111-新风接口,112-接线口,113-安装孔,114-卡扣,120-蜗壳组件,130-电路集成装置,131-安装盒,132-安装板,132a-第一凸台,132b-第二凸台,133-压线夹,134-接线板,135-固定结构,136-安装扣,137-安装槽,138-进线孔,139-出线孔,140-滤芯,150-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机,如图1所示,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于立式室内机100内部。其中,电路集成装置130可以是电控盒,也可以是接线盒室。以接线盒为例,内机100外壳体的后部下端具有后盖板110,后盖板110为“凸”字型,室内机100外壳体的后部下端具有与后盖板110相对应的镂空部。后盖板110可拆卸的安装在室内机100外壳体的后部下端的镂空部上,与室内机100外壳体形成一体。后盖板110中部靠下具有外凸的新风接口111,新风接口111外缘内壁具有滑槽卡扣,用于与新风接管端口相对应的滑槽卡扣扭转卡接,后盖板110底部中间位置具有拱形缺口即接线口112,用于走线,接线口112位于新风接口111的正下方。后盖板110顶部中间位置具有安装孔113,用于与室内机100外壳体的后部的镂空部顶端对应螺纹孔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孔113位于新风接口111的正上方。后盖板110的底部两侧具有插接式卡扣114,与室内机100外壳体的后部的镂空部底端相对应的插槽插接扣合。空调内部,在与新风接口111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带滤芯140的新风风机,新风风机的蜗壳组件120背面与镂空部相对应,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在蜗壳组件120背面上,并与接线口112相对应,从而电路集成装置130的接线端与接线口112距离最短,从而可以使电路集成装置130的出线口与后盖板110上的接线口112在同等高度,连接线150从电路集成装置130出来后可直接从后盖板110上的接线口112出来,精简结构,缩短连接线150所需长度,避免连接线150因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不匹配导致线体弯折磨损等问题,同时,电路集成装置130的出线口与后盖板110上的接线口112相对应使售后操作人员轻松直观的看清接线位置,便于安装和维护等操作。特别的,如图2所示,蜗壳组件120的背面特指蜗壳组件120形成的蜗型出风壳体上的,且形成出风口的蜗壳上的,与出风方向相背离的壳体外壁面。由于风机的蜗壳往往形成为绕一端缠绕的渐开线形状,因此总体上形成为一种圆弧体,而在装配中,主要是以部件的最大长宽高进行空间分配,即蜗壳组件120在分配装配空间时,会以其最大的长宽高进行空间分配,分配得到一个长方体的装配空间,由此,蜗壳组件120相对于其分配到的长方体的装配空间,在长方体的装配空间的边角处存在未充分利用的空腔,即上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区域,因此,将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于蜗壳组件120的背面上,即将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于长方体的装配空间的边角处的未充分利用的空腔中,由此,不必单独为电路集成装置130另外寻找装配空间,而是直接利用了蜗壳组件120的装配空间中的未能利用的边角部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新风风机和电路集成装置(130),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有蜗壳组件(120),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新风风机和电路集成装置(130),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有蜗壳组件(1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向内倾斜,以形成可容纳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的空腔,
所述壳体的后部在所述空腔处形成有相应的镂空部,
所述镂空部由后盖板(110)可拆卸的封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为电控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为接线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集成装置(130)包括,
安装盒(131)、安装板(132)、压线夹(133)和接线板(134),
所述安装板(132)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上,
所述压线夹(133)和接线板(134)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32)上,
所述安装盒(131)与所述安装板(132)扣合连接并与所述蜗壳组件(120)的背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盒(131)包括位于不同侧面的进线孔(138)和出线孔(139),
所述后盖板(110)上设有接线口(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兵,曹雪涛,项靖海,俞旭,李倩文,张慧娟,尹洪磊,孟庆卓,刘玉静,吕生森,姜丽蓉,古汤汤,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