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4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热的岗亭,主体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设置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门板以及封住岗亭顶部的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框板,所述框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内设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镂空的深度与石墨烯发热层的厚度平齐,本方案能够很好的针对在岗亭中执勤的人员的腿脚和手部位置进行取暖,所采用的方案与常规的空调取暖或者取暖器取暖而言,使用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安全隐患小,所占用空间小,并且石墨烯所产生的远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热的岗亭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发热的岗亭。
技术介绍
岗亭,就是岗哨工作的亭,随着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加快,岗亭也越来越应用广泛,岗亭的运用范围也相当广泛。现有的岗亭一般都设置在室外的场地,在寒冷的冬天,值岗的人员在岗亭内值班时一般都通过空调或者取暖器进行取暖,通过空调方式取暖,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空间取暖后,空气会过于干燥,长时间使用对人体健康不利。取暖器由于功率过大,成本较高,电表容量小或电压低的场所也不能使用,而且非常占用本来就较为紧凑的岗亭空间,频繁走动时很容易触碰烫伤,因此很不适用,而且,使用后同样容易使房间的空气变得干燥,长时间使用对人体健康不利。在冬天的阴雨天气下,尤其是值岗的人员的腿部及以下部位会因为潮湿。水汽的作用,很容易导致腿脚和手部冰凉,此时长时间在岗亭执勤,往往很不舒适,容易受凉生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发热效果均匀稳定,安全隐患少,在冬天的阴雨天气下能使值岗的人员手脚更为温暖舒适的岗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设置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门板以及封住岗亭顶部的亭盖,所述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框板,所述框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内设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镂空的深度与石墨烯发热层的厚度平齐;所述的石墨烯发热层包括位于上层的瓷砖层、位于中层的石墨烯发热芯片和位于下层的保温发泡层;所述石墨烯发热芯片连接有用于通电的电源主线,且在石墨烯发热芯片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所述的热敏电阻连接有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所述电源主线和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均与一温度控制器相连。作为优选的,所所述保温发泡层的板面上设有彼此错开的内卡槽,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与内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块。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框板为实木框板。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保温发泡层为聚氨酯保温发泡板。作为优选的,所述瓷砖层的一侧设有适合预埋电源主线和/或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的槽体。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电源主线连接有快速连接头,所述的快速连接头包括插头件和与插头件配合的插座件,所述的插头件包括插头件防水壳体,插头件防水壳体内设有电连接插头,插头件防水壳体的内腔壁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插头件防水壳体的端部设有弧状截面的插槽;所述插座件包括与插头件防水壳体对应设置的插座件防水壳体,所述插座件防水壳体内设有与电连接插头对应设置的电连接插槽,插座件防水壳体的内腔壁上设有磁极与所述第一磁铁磁极相吸的第二磁铁,插座件防水壳体的端部设有与弧状截面的插槽对应设置的软性密封插条;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插头件防水壳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一胶圈;第二磁铁与插座件防水壳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第二胶圈。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磁铁和第一胶圈的长度可延伸至插座件防水壳体之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通过高效稳定和安全的石墨烯发热曾层结构,能够很好的针对在岗亭中执勤的人员的腿脚和手部位置进行取暖,所采用的方案与常规的空调取暖或者取暖器取暖而言,使用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安全隐患小,所占用空间小,并且石墨烯所产生的远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通过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能够整片的状态均匀稳定发热,因此发热效果均匀稳定,从而有效提高使用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方向的结构及石墨烯发热层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图方向的结构及石墨烯发热层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后视图方向的结构及石墨烯发热层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右视图方向的结构及石墨烯发热层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石墨烯发热层的结构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石墨烯发热层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俯视图方向的结构及石墨烯发热层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插头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插座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快速连接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侧窗板3.第二侧窗板4.第三侧窗板5.门板6.亭盖7.框板8.镂空9.石墨烯发热层10.瓷砖层11.石墨烯发热芯片12.保温发泡层13.电源主线14.热敏电阻15.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16.温度控制器17.内卡槽18.卡块19.槽体20.快速连接头21.插头件22.插座件23.插头件防水壳体24.电连接插头25.第一磁铁26.插槽27.插座件防水壳体28.电连接插槽29.第二磁铁30.软性密封插条31.第一胶圈32.第二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10所示的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其主体包括底板1及围绕底板1设置的第一侧窗板2、第二侧窗板3、第三侧窗板4、门板5以及封住岗亭顶部的亭盖6,第一侧窗板2、第二侧窗板3、第三侧窗板4及底板1的板面上均设有框板7,框板7的板面上开设有镂空8,镂空8内设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9,镂空8的深度与石墨烯发热层9的厚度平齐,其中的框板7为实木框板,因此可以具备较好的保温及装饰效果。石墨烯发热层9包括位于上层的瓷砖层10、位于中层的石墨烯发热芯片11和位于下层的保温发泡层12,其中保温发泡层12为聚氨酯保温发泡板。通过平齐的结构设置,能够明显提高结构的固定效果,外观平整不突兀,而且石墨烯发热层9与镂空8扣合之后彼此间更为紧密,有利于提高保温效果和装饰效果。其中上层的瓷砖层10能够更加均匀的吸收和散发石墨烯发热芯片11所产生的热量,且具有良好的蓄热效果,有利于发热效果的恒定,不容易烫伤人体,而且瓷砖层11本身具有绝缘效果,因此能够很好杜绝短路漏电等安全问题。发热的主热源为石墨烯发热芯片11,石墨烯发热芯片11通电后迅速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并且石墨烯所产生的远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通过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9能够以整片的状态均匀稳定发热,因此发热效果均匀稳定,从而有效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并且后期的维护工作也较为方便。保温发泡层1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保温效果,借助镂空8的结构设置,整体形成半包裹的高效保温结构,有利于提高发热保温的效果和及节约能源。该保温发泡层12为聚氨酯保温发泡板。作为石墨烯发热芯片11的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石墨烯发热芯片11连接有用于通电的电源主线13,且在石墨烯发热芯片11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14,热敏电阻14连接有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1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设置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门板以及封住岗亭顶部的亭盖,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框板,所述框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内设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镂空的深度与石墨烯发热层的厚度平齐;/n所述的石墨烯发热层包括位于上层的瓷砖层、位于中层的石墨烯发热芯片和位于下层的保温发泡层;/n所述石墨烯发热芯片连接有用于通电的电源主线,且在石墨烯发热芯片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所述的热敏电阻连接有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n所述电源主线和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均与一温度控制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设置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门板以及封住岗亭顶部的亭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框板,所述框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内设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镂空的深度与石墨烯发热层的厚度平齐;
所述的石墨烯发热层包括位于上层的瓷砖层、位于中层的石墨烯发热芯片和位于下层的保温发泡层;
所述石墨烯发热芯片连接有用于通电的电源主线,且在石墨烯发热芯片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所述的热敏电阻连接有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
所述电源主线和热敏电阻信号传输线束均与一温度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发泡层的板面上设有彼此错开的内卡槽,第一侧窗板、第二侧窗板、第三侧窗板及底板的板面上均设有与内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板为实木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发热的岗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发泡层为聚氨酯保温发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刚叶德林林晓虹曾垂彬孔金波舒文武吴立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