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包括阀体与填料,所述阀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阀盖,所述阀盖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阀盖的内侧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手轮,所述阀杆的底端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迷宫芯包,且阀芯组件与迷宫芯包皆设置于阀体的内侧,所述阀芯组件的底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进液口与出液口皆穿透阀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效果,降低液体介质排放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
技术介绍
密封阀是阀门中的一种,是控制管道内介质流动的开关。现有的密封阀在使用时,密封阀内部的密封性尤为重要,尤其是用于传输有害气体或有害液体时,密封性差会导致密封阀渗液,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密封阀只具有一道密封,长期使用后,密封性会降低,且密封阀在排放液体介质时,会产生噪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长期使用后,密封性会降低,排放液体介质时,会产生噪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包括阀体与填料,所述阀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阀盖,所述阀盖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阀盖的内侧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手轮,所述阀杆的底端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迷宫芯包,且阀芯组件与迷宫芯包皆设置于阀体的内侧,所述阀芯组件的底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进液口与出液口皆穿透阀体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阀座的下表面焊接有消声管,所述消声管的外表面均匀穿透开设有消声孔。优选的,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辅助阀芯、压缩弹簧、密封环、主阀芯与套筒,所述辅助阀芯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环,所述辅助阀芯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辅助阀芯和密封环的外表面抵接,所述辅助阀芯的底端与阀座的上表面吻合。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顶端设置有主阀芯,且主阀芯套接于辅助阀芯的外表面上,所述主阀芯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优选的,所述迷宫芯包包括螺套、密封片与固定片,所述螺套套设于套筒的外表面,所述螺套通过螺纹与套筒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密封片,所时速密封片的左侧插设有固定片,所述密封片与固定片交错插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采用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效果,降低液体介质排放时产生的噪音。(1)设置有阀座、阀芯组件与迷宫芯包,通过在套筒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套,并在螺套的表面均匀焊接有密封片,通过在密封片上交错插合有固定片,使阀杆带动套筒转动时,套筒会先带动螺套转动,使密封片转动插入螺套的左侧,即可使密封片与固定片配合堵住固定片间的缝隙,完成一道密封,当阀杆继续带动套筒转动时,螺套被密封片与固定片配合限位,使套筒继续转动时会带动辅助阀芯下压抵住阀座,即可完成二道密封,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2)设置有消声管与消声孔,通过在阀座的底端焊接有消声管,并在消声管的表面上穿透开设有消声孔,使液体介质通过消声孔,流入出液口,降低了噪音和流速,也能够防止冲刷阀体内壁,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4中迷宫芯包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座;3、阀芯组件;31、辅助阀芯;32、压缩弹簧;33、密封环;34、主阀芯;35、套筒;4、迷宫芯包;41、螺套;42、密封片;43、固定片;5、阀杆;6、阀盖;7、填料;8、支架;9、手轮;10、进液口;11、出液口;12、消声管;13、消声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包括阀体1与填料7,阀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且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皆穿透阀体1的表面,阀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阀盖6,阀盖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8,阀盖6的内侧设有阀杆5,阀杆5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手轮9,阀杆5的底端设置有阀芯组件3,阀芯组件3包括辅助阀芯31、压缩弹簧32、密封环33、主阀芯34与套筒35,辅助阀芯31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环33,辅助阀芯31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32,且压缩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辅助阀芯31和密封环33的外表面抵接,辅助阀芯31的底端与阀座2的上表面吻合,密封环33的顶端设置有主阀芯34,且主阀芯34套接于辅助阀芯31的外表面上,主阀芯34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35,如图2所示,通过辅助阀芯31的下表面与阀座2的上表面吻合,使辅助阀芯31下降后能够与阀座2抵接,完成密封。阀芯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迷宫芯包4,且阀芯组件3与迷宫芯包4皆设置于阀体1的内侧,迷宫芯包4包括螺套41、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螺套41套设于套筒35的外表面,螺套41通过螺纹与套筒35连接固定,螺套41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密封片42,所时速密封片42的左侧插设有固定片43,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交错插合,如图2-4所示,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皆呈半圆形结构,且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交错叠加,密封片42转动至固定片43左侧时,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完全重合在一起,完成密封,密封片42转动至固定片43右侧时,液体介质会通过固定片43与密封片42间的缝隙流入阀座2内。阀芯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阀座2,阀座2的下表面焊接有消声管12,消声管12的外表面均匀穿透开设有消声孔13,如图2所示,通过在阀座2底端桩有消声管12,使液体介质通过消声孔13排出时,降低了噪音和流速,防止冲刷阀体1内壁,提高使用寿命。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外部进液管与进液口10连接固定,将外部出液管与出液口11连接,需要关闭阀门时,只需逆时针转动手轮9,使手轮9带动阀杆5转动,使阀杆5带动套筒35转动,使套筒35带动螺套41转动,使密封片42转动插入螺套41的左侧,即可使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配合堵住固定片43间的缝隙,完成一道密封;需要继续密封时,只需接着转动手轮9,使阀杆5继续带动套筒35转动,此时,螺套41被密封片42与固定片43配合限位,使套筒35继续转动时会在螺套41内下降,使套筒35带动辅助阀芯31下压抵住阀座2,即可完成二道密封;开启阀门时,只需顺时针转动手轮9,使阀杆5带动套筒35转动,使套筒35通过螺套41带动密封片42远离固定片43的左侧,使液体介质通过固定片43的缝隙中流入消声管12内,再通过消声孔13流入出液口11内排出,较为实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包括阀体(1)与填料(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阀盖(6),所述阀盖(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8),所述阀盖(6)的内侧设有阀杆(5),所述阀杆(5)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手轮(9),所述阀杆(5)的底端设置有阀芯组件(3),所述阀芯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迷宫芯包(4),且阀芯组件(3)与迷宫芯包(4)皆设置于阀体(1)的内侧,所述阀芯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阀座(2),所述阀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且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皆穿透阀体(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包括阀体(1)与填料(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阀盖(6),所述阀盖(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8),所述阀盖(6)的内侧设有阀杆(5),所述阀杆(5)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手轮(9),所述阀杆(5)的底端设置有阀芯组件(3),所述阀芯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迷宫芯包(4),且阀芯组件(3)与迷宫芯包(4)皆设置于阀体(1)的内侧,所述阀芯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阀座(2),所述阀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且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皆穿透阀体(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的下表面焊接有消声管(12),所述消声管(12)的外表面均匀穿透开设有消声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迷宫多密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辅助阀芯(31)、压缩弹簧(32)、密封环(33)、主阀芯(34)与套筒(3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正晖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