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5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该结构包括:变速器壳、双离合器组件、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离合器油路、冷却润滑油路以及泄油油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第一离合器油路和第二离合器油路的设置,就可以分别向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和第二离合器高压油腔中提供高压油;通过泄油油路的设置,就可以将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和第二离合器高压油腔中泄漏出来的油流入到冷却润滑油路中,进而避免了两离合器高压油路发生窜油现象;通过冷却润滑油路的设置,从而就可以同时给第一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和第二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中提供低压油,并向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离合器摩擦片和轴承提供润滑油,提高了供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
技术介绍
湿式双离合器是双离合变速器中一个非常关键且重要的部件,它是通过液压力推动活塞运动来控制摩擦片与对偶钢片的分离与接合,利用结合后的摩擦力来实现动力传递。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的作用如下:一是推动两个活塞运动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两股高压油,二是为了平衡离合器高压腔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动压,需要提供两个离合器平衡腔的低压油,三是需要润滑冷却两组摩擦片与对偶钢片滑摩时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四是需要润滑冷却支撑双离合器结构的轴承。由于不同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整体结构不一样,受结构限制,其双离合器结构及其供油结构也会不一样。目前,现有技术中,有的双离合变速器是利用两个环形控制油槽向双离合器提供高压油,但未设置泄油结构,存在两控制油槽相互泄漏窜油,在某些工况两离合器同时接合导致动力冲突而损坏变速器零件的安全风险;有的双离合变速器虽然设置了泄漏结构,但泄漏出的油直接进入变速器壳,没用得到有效利用;有的是离合器平衡腔的低压油和润滑冷却摩擦片、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变速器壳(2);/n双离合器组件(1),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具有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所述离合器壳与所述变速器壳(2)连接;/n第一离合器油路,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11)中提供高压油;/n第二离合器油路,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二离合器高压油腔(13)中提供高压油;/n冷却润滑油路,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一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12)和第二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14)中提供低压油,并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离合器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器壳(2);
双离合器组件(1),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具有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所述离合器壳与所述变速器壳(2)连接;
第一离合器油路,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11)中提供高压油;
第二离合器油路,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二离合器高压油腔(13)中提供高压油;
冷却润滑油路,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用于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第一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12)和第二离合器平衡缸低压油腔(14)中提供低压油,并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中的离合器摩擦片和轴承提供润滑油;
泄油油路,所述泄油油路与所述冷却润滑油路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1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高压油腔(13)中泄漏出来的油流入到所述冷却润滑油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组件(1)还包括外输入轴(4)和内输出轴(5),所述外输入轴(4)套接在所述内输出轴(5)上,所述离合器壳与所述变速器壳(2)均套接在所述外输入轴(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2)上的第一离合器油路进油道(21)和设置在外输入轴(4)上的第一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1)与第一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4),所述第一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1)沿所述外输入轴(4)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4)沿所述外输入轴(4)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1)与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4)连通;
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进油道(21)穿过所述变速器壳(2)与所述外输入轴(4)之间的环形油套(3)后,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1)与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4)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4)远离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进油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高压油腔(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2)上的第二离合器油路进油道(22)和设置在所述外输入轴(4)上的第二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2)与第二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5),所述第二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2)沿所述外输入轴(4)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5)沿所述外输入轴(4)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离合器高压环形控制油槽(42)与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供油道(45)连通;
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进油道(22)穿过所述变速器壳(2)与所述外输入轴(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贺双桂周灵瑞杨宝岩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