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包括轴体、固定片、连接板、扭力片、齿轮座;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其下段均设有轴体齿轮;固定片、连接板交替套设于轴体上;扭力片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轴体上,并位于连接板下方;齿轮座套设于轴体上,并位于扭力片下方,其中央设有一伞齿,该伞齿与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的轴体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板上设有两个连接板安装孔,扭力片上设有两个扭力片安装孔,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连接板安装孔、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连接板安装孔、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设置成逐渐变小的间距,增加轴体齿轮与伞齿的啮合,增加了增加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
本技术涉及铰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
技术介绍
双轴齿轮铰链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中,其安装于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主体之间,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开合功能,其包括两条轴体、以及套设于两条轴体上的齿轮座,该齿轮座上具有与两条轴体相互啮合的伞齿轮,由于在实际生产中,装配可能间隙公差,这使得后续在固定单边轴体的情况下,产品能够转动,但齿轮之间并没有造成啮合,造成转动角度公差,在业内这称为铰链空行程,这将会导致实际使用中,如笔记本电脑屏幕闭合不严密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包括轴体、固定片、连接板、扭力片、齿轮座;所述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下段均设有轴体齿轮;所述固定片、所述连接板交替套设于所述轴体上;所述扭力片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齿轮座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扭力片下方,其中央设有一伞齿,该伞齿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上的所述轴体齿轮相互啮合;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扭力片安装孔,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逐渐变小。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固定片的上方,其顶部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产品安装板;所述产品安装板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座上设有用于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齿轮座安装孔,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伞齿的伞齿安装孔;所述轴体齿轮位于所述齿轮座安装孔内,所述伞齿位于所述伞齿安装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齿轮啮合更加紧密,增加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将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连接板安装孔、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设置成逐渐变小的间距,形成“倒三角”的状态,即使得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的下段相互倾斜靠近,轴体齿轮与伞齿的啮合更加紧密,避免铰链空行程的工作状态,对比于直接将两个轴体同时互相靠近设计,此种“倒三角”状态能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扭力松紧程度加强齿轮的啮合程度,即当使用次数过多时,当固定片、连接片与轴体产生磨损间隙时,倾斜的状态仍能保证轴体齿轮、伞齿的相互啮合,避免空行程的状态,增加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0、轴体;11、第一轴体;12、第二轴体;20、固定片;30、连接板;31、连接板安装孔;40、扭力片;41、扭力片安装孔;50、齿轮座;51、齿轮座安装孔;52、伞齿安装孔;60、弹簧片;70、产品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并均使用非精准的比列,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包括轴体10、固定片20、连接板30、扭力片40、齿轮座50;所述轴体10包括第一轴体11、第二轴体12,所述第一轴体11、所述第二轴体12的下段均设有轴体10齿轮;所述固定片20、所述连接板30交替套设于所述轴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20设有三组,所述连接板30设有三个;所述扭力片40设有若七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10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30下方;所述齿轮座50套设于所述轴体10上,并位于所述扭力片40下方,其中央设有一伞齿,该伞齿与所述第一轴体11、所述第二轴体12上的所述轴体10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座50上设有用于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10的齿轮座安装孔51,一个用于安装所述伞齿的伞齿安装孔52;所述轴体10齿轮位于所述齿轮座安装孔51内,所述伞齿位于所述伞齿安装孔52内;其中,所述连接板30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10的连接板安装孔31,所述扭力片40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10的扭力片安装孔41,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31、所述扭力片安装孔41的孔间距逐渐变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连接板30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31的孔间距为9.34mm,第三个所述连接板30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31的孔间距为9.31mm,第一个所述扭力片40上的所述扭力片安装孔41的孔间距为9.29mm,第七个所述扭力片40上的所述扭力片安装孔41的孔间距为9.24mm,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31、所述扭力片安装孔41的孔间距逐渐变小,使得所述第一轴体11、所述第二轴体12从上到下的间距逐渐变小,形成“倒三角”的状态,即使得使得所述第一轴体11、所述第二轴体12的下段相互倾斜靠近,所述轴体10齿轮与所述伞齿的啮合更加紧密,避免铰链空行程的工作状态,对比于直接将两个轴体10同时互相靠近设计,此种“倒三角”状态能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扭力松紧程度加强齿轮的啮合程度,即当使用次数过多时,当所述固定片20、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轴体10产生磨损间隙时,倾斜的状态仍能保证轴体10齿轮、伞齿的相互啮合,避免空行程的状态,增加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还包括弹簧片60;所述弹簧片60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10上,并位于所述固定片20的上方,其顶部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还包括产品安装板70;所述产品安装板70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体11、所述第二轴体12的底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固定片、连接板、扭力片、齿轮座;所述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下段均设有轴体齿轮;所述固定片、所述连接板交替套设于所述轴体上;所述扭力片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齿轮座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扭力片下方,其中央设有一伞齿,该伞齿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上的所述轴体齿轮相互啮合;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扭力片安装孔,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合紧密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固定片、连接板、扭力片、齿轮座;所述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下段均设有轴体齿轮;所述固定片、所述连接板交替套设于所述轴体上;所述扭力片设有若干个,其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齿轮座套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位于所述扭力片下方,其中央设有一伞齿,该伞齿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上的所述轴体齿轮相互啮合;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上设有两个用于套设所述轴体的扭力片安装孔,位置从上到下设置的所述连接板安装孔、所述扭力片安装孔的孔间距逐渐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橙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