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2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包括:内轴体、内侧扇叶群、外环框、外侧扇叶群;内侧扇叶群包括若干内叶片,各内叶片均固定于内轴体;外环框围设在内侧扇叶群外围,并与内叶片固定连接;外侧扇叶群包括若干外叶片,各外叶片均固定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内叶片与轴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迎角为迎角a;内叶片与外环框的内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二截面,第二截面与水平之间的迎角为迎角b;迎角a>迎角b。同理,内叶片的迎角c>迎角d。而且,内叶片的数量小于外叶片的数量。其能够改善风扇的吹风效果,使气流更加柔和,从而人体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风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及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及风扇。
技术介绍
其中,根据风扇领域的公认,定义叶片沿转轴的径向延伸的方向为叶片的长度方向;而垂直于长度方向对叶片的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的面为横截面,而横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迎角(其中,水平面即与转轴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但是,现有的风扇吹出来的风不够柔和,从而导致当扇叶转速快到一定界限时,不仅使人体头部不舒适,而且身体也会感觉过于清凉;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其能够改善风扇的吹风效果,使气流更加柔和,从而人体舒适。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风扇。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包括:内轴体;内侧扇叶群,所述内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内轴体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内叶片,各内叶片均固定于内轴体;外环框,围设在内侧扇叶群外围,并与内叶片固定连接;外侧扇叶群,所述外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外环框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外叶片,各外叶片均固定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所述内叶片与轴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迎角为迎角a;所述内叶片与外环框的内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二截面,第二截面与水平之间的迎角为迎角b;所述外叶片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三截面,第三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c;所述外叶片与第三截面相对设置的端部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d;内叶片的数量小于外叶片的数量;迎角a=迎角c,迎角b=迎角d,迎角a>迎角b。进一步地,所述内叶片的长度为L1,所述外叶片的长度为L2,L1与L2的关系为L1>L2或L1<L2或L1=L2。进一步地,当L1与L2的关系为L1>L2或L1<L2时,L1与L2之间的比例均满足黄金比例。进一步地,所述内叶片的数量为7片,外叶片的数量为9片。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风扇,包括所述的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内轴体、内侧扇叶群、外环框和外侧扇叶群四者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内侧扇叶群的转速与外侧扇叶群的角速度相等。而虽然外侧扇叶群的外叶片的线速度更大,又由于内叶片的数量小于外叶片的数量,即使得内叶片的刮风面积大于外叶片的刮风面积,最终使得内侧扇叶群的风速大于外侧扇叶群的风速,以保证风扇具备足够的风量。2、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也导致了内侧扇叶群的风力太大而让人体不适,由于外侧扇叶群的具备将风向扩散的功能,可以使得风力更加柔和。而更加重要的是,迎角a=迎角c,迎角b=迎角d,迎角a>迎角b;可以使得同一叶片(无论内叶片或外叶片)在内轴体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其起始部位的迎角(迎角a或迎角c)大于其末端部位的迎角(迎角b或迎角d),从而使得叶片的起始部位至末端部位的形状类似于柳叶形状,从而具备舒缓风速和调整风向的功能,最终使得急速的风力迅速得以减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双层柳叶片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内叶片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外叶片的侧视图。图中:1、内轴体;2、内叶片;3、外环框;4、外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包括:内轴体1;内侧扇叶群,内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内轴体1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内叶片2,各内叶片2均固定于内轴体1;外环框3,围设在内侧扇叶群外围,并与内叶片2固定连接;外侧扇叶群,外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外环框3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外叶片4,各外叶片4均固定于外环框3的外壁曲面;内叶片2与轴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迎角为迎角a;内叶片2与外环框3的内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二截面,第二截面与水平之间的迎角为迎角b;外叶片4与外环框3的外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三截面,第三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c;外叶片4与第三截面相对设置的端部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d;内叶片2的数量小于外叶片4的数量;迎角a=迎角c,迎角b=迎角d,迎角a>迎角b。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内轴体1、内侧扇叶群、外环框3和外侧扇叶群四者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内侧扇叶群的转速与外侧扇叶群的角速度相等。而虽然外侧扇叶群的外叶片4的线速度更大,又由于内叶片2的数量小于外叶片4的数量,即使得内叶片2的刮风面积大于外叶片4的刮风面积,最终使得内侧扇叶群的风速大于外侧扇叶群的风速,以保证风扇具备足够的风量。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也导致了内侧扇叶群的风力太大而让人体不适,由于外侧扇叶群的具备将风向扩散的功能,可以使得风力更加柔和。而更加重要的是,迎角a=迎角c,迎角b=迎角d,迎角a>迎角b;可以使得同一叶片(无论内叶片2或外叶片4)在内轴体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其起始部位的迎角(迎角a或迎角c)大于其末端部位的迎角(迎角b或迎角d),从而使得叶片的起始部位至末端部位的形状类似于柳叶形状,从而具备舒缓风速和调整风向的功能,最终使得急速的风力迅速得以减缓。也即是说,通过叶片数量的设置以及迎角的设置,最终在提供风量的前提下,使得风扇吹出的风更加缓和,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优选地,内叶片2的长度为L1,外叶片4的长度为L2,L1与L2的关系为L1>L2或L1<L2或L1=L2。进一步地,当L1与L2的关系为L1>L2或L1<L2时,L1与L2之间的比例均满足黄金比例;从而保证风速与风量两者之间的整体调节处于最佳的状态。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内叶片2的数量为7片,外叶片4的数量为9片。此时,外叶片4的数量虽然比内叶片2的数量仅仅多了两片,但数量为7的内叶片2使得单个内叶片2的面积处于较佳尺寸,既没有太大也没有太小,阻力较小,可以强化风力。而数量为9的外叶片4使得单个外叶片4的面积更小,从而提高了其打散强风的能力,从而扩散风力、使风力更加柔和。风扇,包括所述的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固定连接包括:例如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进行永久固定、焊接永久固定、紧固件连接进行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轴体;/n内侧扇叶群,所述内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内轴体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内叶片,各内叶片均固定于内轴体;/n外环框,围设在内侧扇叶群外围,并与内叶片固定连接;/n外侧扇叶群,所述外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外环框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外叶片,各外叶片均固定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n所述内叶片与轴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迎角为迎角a;/n所述内叶片与外环框的内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二截面,第二截面与水平之间的迎角为迎角b;/n所述外叶片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三截面,第三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c;/n所述外叶片与第三截面相对设置的端部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d;/n内叶片的数量小于外叶片的数量;/n迎角a=迎角c,迎角b=迎角d,迎角a>迎角b。/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双层柳叶片的扇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轴体;
内侧扇叶群,所述内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内轴体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内叶片,各内叶片均固定于内轴体;
外环框,围设在内侧扇叶群外围,并与内叶片固定连接;
外侧扇叶群,所述外侧扇叶群包括相对于外环框的轴线呈放射状布置的若干外叶片,各外叶片均固定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
所述内叶片与轴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迎角为迎角a;
所述内叶片与外环框的内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二截面,第二截面与水平之间的迎角为迎角b;
所述外叶片与外环框的外壁曲面的连接处的截面为第三截面,第三截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角为迎角c;
所述外叶片与第三截面相对设置的端部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强陈永山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