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绝缘试验水槽,涉及一种支撑绝缘手套等作注水试验的装置。由柜体结构、注水机构、升降机构、电气控制回路等几部分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量泄漏电流时,接通高压试验电源,试品内注水,泄漏电流测控装置测量试品的泄漏电流并发送出去,试品的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断开该试验回路。注水试验时,可控制试品内注水深度。钢珠法试验时,试品内部灌钢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安全帽等进行绝缘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注水并控制注水深度、自动放入盛水水槽,升压系统完成加压控制。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泄漏电流数据,试验完后自动将试品提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间无需人工干预,快速、准确、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绝缘手套等作注水试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绝缘工具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力生产的安全,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质量标 准、型式试验和定期进行的预防性试验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对于绝缘手套、绝 缘靴和绝缘安全帽等工具,规程要求采用内部注水然后侵入盛有水的器皿中,并使内外水 面平齐,为了保证安全的爬电距离,水面距边缘的距离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都有特殊规定。国内目前针对这类工具的试验设备都比较简陋, 一般都采用人工操作,而人工操作试 验有许多方面都难以达到试验要求。首先,人工试验方式不仅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且 人工往手套内灌水难以保证手套边沿的干燥,通常在灌水后要反复擦多次才能擦干,预留 爬电距离也不易掌控,存在试验结论不可靠及损伤试品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对试品用注水试验或用钢珠法进行绝缘试验,试 验快速、准确、方便的自动控制绝缘试验水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自动控制绝缘试验水槽,柜体2的下部有水槽4,水 槽4底部有进出水管1、下电极支撑板3,中间内有固定试品夹7、绝缘绳8、高压电极链 9、高压电极脱扣装置ll、下充电磁钢12、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高压绝缘引线14的升 降电极板10,升降电极板10两端与左右链条20连接,并设有左右限位杆22,链条20 由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链轮19固定,左上、右上链轮由同步连杆31连接,右上 链轮与由步进电机26驱动的减速机25的输出轴相连;与水槽4连通的副水箱27内有水泵28,出水口通过水管23与6 ^电磁阀24和注水 管15连通,注水管内、外电极及水槽壳体之间有绝缘护套36和水管支撑30;柜体外有控制按钮5、泄漏电流表头18、高压挂杆6,髙压挂杆通过高压绝缘引线14、 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高压电极脱扣装置U与高压电极链9连接;微处理器LPC2119通过按钮检测接口电路接控制按钮5,通过限位开关检测接口电 路接限位开关21,通过水位检测接口电路接水位内外电极40,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 SH20822M接步进电机26,通过隔离水泵驱动电路接水泵28,通过隔离电磁阀驱动电路 接电磁阀24,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连接至CAN总线泄漏电流表头18和泄漏电流测 控装置13分别接无线模块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泄漏电流表头18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连接至CAN总线;下充电磁钢12与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连接,上充电磁钢17连至充 电电源。本技术用于对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安全帽等采用注水试验法或钢珠法进行绝 缘试验。采用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注水并控制注水深度、自动放入盛水水槽,与升压 系统进行通信由升压系统完成加压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泄漏电流数据,试验完 毕后自动将试品提出水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间无需人工干预,快速、准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阁图2为本技术右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側视图图4为本技术顶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注水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气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柜体结构、注水机构、升降机构、电气控制回路等几部分构成。柜体结 构由柜体2、水槽4、下电极支撑板3、升降电极板IO、试品夹7、高压挂杆6、进出水管 1、排风扇32、照明灯16、控制按'钮5构成。注水机构由副水箱27、水泵28、水管23、 水管支撑30、电磁阀24、注水管15构成。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极板10、步进电机26、减 速机25、链轮19、链条20、'限位杆22、同步连杆31、轴承及支座29、限位开关21构成。 电气控制回路分为由高压绝缘引线14、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高压电极脱扣装置ll、 绝缘绳8、髙压电极链9组成的绝缘试验回路,由内部绝缘水管33、金属连接管37、金 属水嘴34、金属水管套35、绝缘护套36构成试品注水水位检测回路。参照图l,柜体2的下部有水槽4,水槽4底部有进出水管1、下电极支撑板3;中间 有固定试品夹7、绝缘绳8、高压电极链9、高压电极脱扣装置ll、下充电磁钢12、泄漏 电流测控装置13、离压绝缘引线14的升降电极板10;上部有照明灯16、注水管15及与 注水管相连的电磁阈18;柜体上顶部有排风扇32和上充电磁钢17。柜体外有控制按钮5、 泄漏电流表头18、高压挂杆6。参照图2、 3,升降电极板10两端与左右链条20连接,并设有左右限位杆22,保证 升降电极板10仅能上下运动。链条20由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链轮19固定,左 上、右上链轮由同步连杆31连接,左上链轮由轴承及支座29固定,右上链轮与由步进电 机26驱动的减速机25的输出轴相连,减速机能实现自锁。与水槽4连通的副水箱27内有水泵28,出水口通过水管23与6扭电磁阀24和注水 管15连通。参照图4、 5,出水口通过水管23与6路电磁阀24和注水管15连通,注水管15由 金属水管套35和内部绝缘水管33构成,内部绝缘水管33上部采用金属连接管37连接, 金属连接管37与绝缘水管内部的水连通形成内电极,金属水管套35与金属水嘴34构成 外电极,绝缘护套36和水管支撑30实现内外电极及水槽壳体之间的绝缘。参照图6,微处理器LPC2119通过按钮检测接口电路接控制按钮5,通过限位开关检 测接口电路接限位开关21,通过水位检测接口电路接水位内外电极40,通过步进电机驱 动器(SH20822M)'接步进电机26,通过隔离水泵驱动电路接水泵28,通过隔离电磁阀 驱动电路接电磁阀24,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接至CAN总线,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 接无线模块,泄漏电流表头18接无线模块,并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接至CAN总线, 下充电磁钢12与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连接,上充电磁钢17接至充电电源。图6中的所 有接口电路、驱动电路及泄漏电流测控装置采用常用的装置。使用本技术测量泄漏电流时,高压挂杆6连至高压试验电源,试品通过试品夹7 挂至升降电极板IO,试品内通过注水管15注入一定量的水,高压电极链9与试品内部的 水连接,共有6路。试验时由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测量试品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通过 无线模块48、无线通信链路38发送出去,泄漏电流表头18通过无线模块接收,并通过 CAN总线接口电路发送至CAN总线上,泄漏电流表头18显示出泄漏电流值。当某路试 品的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控制该路高压电极脱扣装置11动作, 高压电极链9脱落,从而断开该试验回路。高压电极链9通过绝缘绳8固定在升降电极板 10上,脱落后仍悬挂于升降龟极板上,避免落于试品内部不易取出。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由于在高压端测量,必须采用电池供电。为实现充电电池自动 充电,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的电池正负极分别通过引线连至固定于升降电极板上的两下 充电磁钢12,充电电源的正负极分别采用柔性绝缘引线连至两上充电磁钢17,当升降电 极板上升到高处一定位置时,上下充电磁钢相吸,接通充电回路,上充电磁钢17和下充 电磁钢对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进行自动充电。试验时,升降电极板下降,充电回路脱开。 步进电机及5个限位开关21实现升降电极板10的准确定位。步进电机由微处理器 LPC2119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SH20822M)控制。使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控制绝缘试验水槽,其特征在于柜体(2)的下部有水槽(4),水槽(4)底部有进出水管(1)、内部有下电极支撑板(3),中间内有固定试品夹(7)、绝缘绳(8)、高压电极链(9)、高压电极脱扣装置(11)、下充电磁钢(12)、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高压绝缘引线(14)的升降电极板(10),升降电极板(10)两端与左右链条(20)连接,并设有左右限位杆(22),链条(20)由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链轮(19)固定,左上、右上链轮由同步连杆(31)连接,右上链轮与由步进电机(26)驱动的减速机(25)的输出轴相连; 与水槽(4)连通的副水箱(27)内有水泵(28),水泵出水口通过水管(23)与6路电磁阀(24)和注水管(15)连通,注水管(15)由金属水管套(35)和内部绝缘水管(33)构成,内部绝缘水管(33)上部用金属连接管(37)连接,金属连接管(37)与绝缘水管内部的水连通形成水位内电极,金属水管套(35)与金属水嘴(34)构成水位外电极,水位内外电极及水槽壳体之间有绝缘护套(36)和水管支撑(30); 柜体外有控制按钮(5)、泄漏电流表头(18)、高压挂杆(6),高压挂杆通过高压绝缘引线(14)、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高压电极脱扣装置(11)与高压电极链(9)连接; 微处理器LPC2119通过按钮检测接口电路接控制按钮(5),通过限位开关检测接口电路接限位开关(21),通过水位检测接口电路接水位内外电极(40),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SH20822M接步进电机(26),通过隔离水泵驱动电路接水泵(28),通过隔离电磁阀驱动电路接电磁阀(24),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连接至CAN总线;泄漏电流表头(18)和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分别接无线模块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泄漏电流表头(18)通过CAN总线接口电路连接至CAN总线;下充电磁钢(12)与泄漏电流测控装置(13)连接,上充电磁钢(17)直接接充电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击水,张子蓬,张家华,陈一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