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7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包括多根钢管立柱,升降装置、底座、金属挂网和风筒布,所述钢管立柱竖直设置在巷道内,底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位于巷道地面的底座连接,顶部与巷道顶板接触;所述底座为底部带有多个箭形凸起的平板;所述金属挂网固定在所述钢管立柱上,所述风筒布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金属挂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以随时调节矿压对风门所产生的压力作用,杜绝临时风门因矿压影响发生弯曲、变形,可以广泛应用煤矿井下开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
本技术涉及煤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所使用的临时风门均由木板和木框构成,在打设初期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运送至工作地点。临时木风门在拆除过程中导致大部分木板破损,将无法再次使用,再造风门时还需新木板,大量的使用木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木框和木板受巷道来压变形后发生断裂、弯曲,通风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无法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稳定,安装拆卸方便的煤矿井下临时风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的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包括多根钢管立柱,升降装置、底座、金属挂网和风筒布,所述钢管立柱竖直设置在巷道内,底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位于巷道地面的底座连接,顶部与巷道顶板接触;所述底座为底部带有多个箭形的凸起的平板;所述金属挂网固定在所述钢管立柱上,所述风筒布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金属挂网上。所述钢管立柱为多根钢管插接而成,所述钢管一端焊接有长度为300~500mm的寸半管,所述寸半管无缝内套于钢管内,将两根钢管插接在一起。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螺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从所述钢管立柱的底部插入,并通过限位螺母与钢管立柱的配合进行限位。所述限位螺母包括限位盘和凸柱,所述凸柱设置在钢管立柱内。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螺母调节柱,所述螺母调节柱设置在限位螺母底部,用于调节限位螺母的高度。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还包括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横向设置在巷道两侧壁之间,并通过抱箍和螺栓与所述钢管立柱固定连接,其两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巷道侧壁连接;所述金属挂网固定在所述横向连接杆和钢管立柱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还包括用于使人通过的金属网门,所述金属网门通过合页设置在两根钢管立柱之间,且其上设置有风筒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可以随时调节矿压对风门所产生的压力作用,杜绝临时风门因矿压影响发生弯曲、变形。2、本技术的部件便于携带,在运输时可将钢管拆卸为短杆,并于乘坐猴车时携带。3、本技术使用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钢管、金属网代替不可循环利用、不可再生的木框、木板,大大提高临时设施的构筑效率,避免森林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的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钢管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限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金属网门和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钢管立柱,2为升降装置,3为底座,4为凸起,5为金属挂网,6为钢管,7为寸半管,8为螺杆,9为限位螺母,10为限位盘,11为螺母调节柱,12为凸柱,13为横向连接杆,14为金属网门,15为合页,16为风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包括多根钢管立柱1,升降装置2、底座3、金属挂网5和风筒布,所述钢管立柱1竖直设置在巷道内,底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2与位于巷道地面的底座3连接,顶部与巷道顶板接触;所述底座3为底部带有多个箭形凸起4的平板;所述金属挂网5固定在所述钢管立柱1上,所述风筒布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金属挂网5上。其中,底座3的平板结构可以防止升降装置2和钢管立柱1陷入巷道底板,而其上的多个箭形凸起,可以使钢管立柱竖立在巷道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不容易移位。具体地,虽然图1中仅画出了2根钢管立柱,但是,本实施例中,钢管立柱的数量还可以优选为4根。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立柱1为多根钢管6插接而成,所述钢管6一端焊接有长度为300~500mm的寸半管7,所述寸半管7无缝内套于钢管6内,将两根钢管6插接在一起。通过将钢管立柱设置为多根钢管插接的形式,使得钢管可以便于携带运输,在巷道狭窄地段可灵活使用,使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螺杆8和限位螺母9,所述螺杆8的底部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母9与所述螺杆8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杆8的顶部从所述钢管立柱1的底部插入,并通过限位螺母9与钢管立柱1的配合进行限位。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螺母9包括限位盘10和凸柱12,所述凸柱12设置在钢管立柱1内。其中,限位盘10可以对钢管进行限位,而凸柱12与钢管6内径进行配合,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2中,限位螺母9上还设置有螺母调节柱11,所述螺母调节柱11设置在限位螺母9底部,用于调节限位螺母9的高度。调节时,将调节扳手插入螺母调节柱11中,即可以旋转螺母,进而调节升降装置2的高度。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还可以包括横向连接杆13,所述横向连接杆13横向设置在巷道两侧壁之间,并通过抱箍和螺栓与所述钢管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挂网5固定在所述横向连接杆13和钢管立柱1上。横向连接杆13的设置使金属挂网5的安装更为方便,同时也加强了临时风门的结构稳定性。此外,所述横向连接杆13也可以为钢管,其一端也可以通过所述升降装置2与巷道侧壁连接。横向连接杆放置在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还包括用于使人通过的金属网门14,所述金属网门14通过合页15设置在两根钢管立柱1之间,且其上设置有风筒布。此外,金属网门14上方还设置有风窗16,风窗的大小根据实际所需风量情况具体进行设置。本技术的安装过程如下:安装时先将限位螺母旋转至螺杆底部,然后将钢管套入螺杆的螺母上,螺母逆时针旋转,接实钢管与巷道顶板。当巷道来压,钢管发生弯曲变形时,需要顺时针旋转调节限位螺母,使钢管立柱下降、伸直,保证通风门的外观完好。限位螺母底部设置有2个螺母调节柱11,其可以为六角柱,则通过在其上套设六角扳手,可以实现钢管的轻松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钢管立柱(1),升降装置(2)、底座(3)、金属挂网(5)和风筒布,所述钢管立柱(1)竖直设置在巷道内,底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2)与位于巷道地面的底座(3)连接,顶部与巷道顶板接触;所述底座(3)为底部带有多个箭形的凸起(4)的平板;所述金属挂网(5)固定在所述钢管立柱(1)上,所述风筒布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金属挂网(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钢管立柱(1),升降装置(2)、底座(3)、金属挂网(5)和风筒布,所述钢管立柱(1)竖直设置在巷道内,底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2)与位于巷道地面的底座(3)连接,顶部与巷道顶板接触;所述底座(3)为底部带有多个箭形的凸起(4)的平板;所述金属挂网(5)固定在所述钢管立柱(1)上,所述风筒布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金属挂网(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1)为多根钢管(6)插接而成,所述钢管(6)一端焊接有长度为300~500mm的寸半管(7),所述寸半管(7)无缝内套于钢管(6)内,将两根钢管(6)插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可泄压式快装临时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螺杆(8)和限位螺母(9),所述螺杆(8)的底部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母(9)与所述螺杆(8)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杆(8)的顶部从所述钢管立柱(1)的底部插入,并通过限位螺母(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梅刘祥龙雷和玉张凯李静波任建业张智广雷莉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