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显辉专利>正文

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55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框上的固定杆,所述窗框表面的四个角部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都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上开有条状的缝隙,所述纱网的一端穿过缝隙并缠绕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纱窗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窗框上,可以随时取下来调整或更换,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窗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纱窗,具体涉及到一种纱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纱窗是常见的家用设备,现有的纱窗大都是通过钉子固订或压条将纱网压住,纱网松弛后不方便再次张紧,需要拆卸进行,而且纱网的更换也比较麻烦,材料不能重复利用,纱网容易脱落,纱网松弛后不方便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纱窗固定装置拆装不方便,材料难以重复利用,纱网容易脱落,纱网松弛后不方便调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框上的固定杆,所述窗框表面的四个角部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都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上开有条状的缝隙,所述纱网的一端穿过缝隙并缠绕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方形的窗框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杆与窗框平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为圆杆状,固定孔为圆形,所述条状缝隙长度与固定杆的长度一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将纱窗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窗框上,可以随时取下来调整或更换,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固定杆;3、缝隙;4、纱网;5、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作为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框上的固定杆,窗框表面的四个角部开有固定孔,固定杆的两个端部都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较短,与固定杆主体垂直,形成一个U形结构。弯折部插入固定孔内,固定杆上开有条状的缝隙。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杆为圆杆状,固定孔为圆形,条状缝隙长度与固定杆的长度一致。在使用的时候,纱网的一端穿过缝隙并缠绕在固定杆上,纱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上。通过插拔固定杆的两端来拆装和调整纱网,可以通过调整纱网缠绕的圈数来调整纱网的松紧度,先固定好一个固定杆,然后调整另一个固定杆缠绕的圈数,合适以后在插入固定孔,纱网的张紧力横向拉动固定杆,使固定杆不会从固定孔掉出,而且纱网没有固定杆的两端紧贴在窗框上,不会有蚊虫进出。一般固定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方形的窗框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固定杆与窗框平行。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杆设置在上下两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窗框上的固定杆,所述窗框表面的四个角部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都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上开有条状的缝隙,所述纱窗的纱网一端穿过缝隙并缠绕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窗框上的固定杆,所述窗框表面的四个角部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都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上开有条状的缝隙,所述纱窗的纱网一端穿过缝隙并缠绕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显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