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7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属于防虫纱网技术领域,为解决即能够安全杀死蚊虫,还使得单层纱网的整体厚度小的目的。该单层纱网由所述扁平电缆编织成纱网本体,所述扁平电缆分为导体材料制作的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所述纱网本体包括纬线导线和经线导线,纬线导线与经线导线都是采用所述扁平电缆制作,纬线导线与经线导线相交,相邻纬线导线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相邻经线导线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经线导线与带异性电荷的纬线导线相交点为绝缘层相互接触,经线导线与带同性电荷的纬线导线相交点为导电层相互接触。实现即能够安全杀死蚊虫,还使得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整体厚度增加很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
本技术是属于防虫纱网
,具体为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
技术介绍
纱网是一种日常防护用品,现有纱网一般通过安装在门窗上来阻挡蚊虫进入房间,进而达到防蚊虫的目的。但是现有纱网一般只能实现阻挡的作用,不能够灭杀蚊虫,进而在人进出房间时,聚集在纱网上的蚊虫能够通过打开的缝隙进入房间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实现即能够安全杀死蚊虫,还使得纱网的整体厚度保持较小的目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如图所示,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该单层纱网使用扁平电缆编织而成,所述扁平电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扁平电缆在横截面的宽度方向分为两层,两层分别为导体材料制作的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该单层纱网由所述扁平电缆编织成纱网本体,所述纱网本体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的纬线导线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的经线导线,纬线导线与经线导线都是采用所述扁平电缆制作,纬线导线与经线导线相交,相邻纬线导线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相邻经线导线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经线导线与带异性电荷的纬线导线相交点为绝缘层相互接触,经线导线与带同性电荷的纬线导线相交点为导电层相互接触。可选的,相邻所述纬线导线之间的距离为三毫米,纬线导线的横截面积为一点五平方毫米。可选的,相邻所述经线导线之间的距离为三毫米,经线导线的横截面积为一点五平方毫米。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主要材料为聚酰亚胺膜。可选的,所述导电层使用铜制作。>可选的,所述相邻所述纬线导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经线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可选的,所述纬线导线与经线导线还可以选择为其中一个是所述扁平电缆,另一个是选择与扁平电缆形状相同,但是全部为导电材质制作的纯导线电缆。所述扁平电缆的制作工艺为:步骤一:将0.1mm左右厚度的铜片表面粗糙化;步骤二:在铜片上打一层底胶;步骤三:将聚酰亚胺溶液涂覆在铜片的一侧上;步骤四: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酰亚胺化,得到具有单侧导电性的铜片;步骤五:将铜片切割成固定宽度的单侧导电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即能够安全杀死蚊虫,还使得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整体厚度增加很少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扁平电缆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的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实施例1: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该单层纱网使用扁平电缆编织而成,所述扁平电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扁平电缆在横截面的宽度方向分为两层,两层分别为导体材料制作的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该单层纱网由所述扁平电缆编织成纱网本体1,所述纱网本体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的纬线导线11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的经线导线12,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都是采用所述扁平电缆制作,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相交,相邻纬线导线11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相邻经线导线12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经线导线12与带异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绝缘层相互接触,经线导线12与带同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导电层相互接触。所述绝缘层的主要材料为聚酰亚胺膜。为了维持制作成本和导向性的平衡,所述导电层使用铜制作。为了保证安全,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不同极性电荷之间的电压差为4V。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上的电流为直流电。为了控制电压能够消灭蚊虫,所述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还包括控制模块、受控电源模块、高频振荡模块和高压模块。控制模块与受控电源模块电连接,受控电源模块与高频振荡模块电连接,高频振荡模块与高压模块电连接。受控电源模块上设有串联的受控开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受控开关的开闭来控制受控电源模块的电源的通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为电源控制开关S;电源控制开关S控制受控电源模块的连通与否;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BT、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接地,电源BT串联电源控制开关S,电源控制开关S串联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串联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串联电源BT。第一二极管D1的通路方向为由第一电阻R1指向电源BT。所述受控电源模块的第一电阻R1与电源控制开关S连接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与电源BT连接的一端分别连通高频振荡模块,高频振荡模块包括一个三极管Q、两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阻R2,两个电感线圈分别为第一电感线圈L1和第二电感线圈L2。所示高压模块包括与第一电感线圈L1和第二电感线圈L2配合的第三电感线圈L3,与第三电感线圈L3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与第三电感线圈L3并联的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其中,第三电感线圈L3、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串联在一个回路中;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串联组并联,第三电感线圈L3、第一电容C1和第四电容C4串联在一个回路中;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三电感线圈L3和第二电容C2串联在一个回路中;第二二极管D2的通路方向为由第二电容C2指向第三电感线圈L3;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三电感线圈L3、第二电容C2串联和第四电容C4串联在一个回路中;第三二极管D3的通路方向为由第四电容C4指向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四极管D4与第三电感线圈L3、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串联在一个回路中;第四极管D4的通路方向为由第三电容C3指向第四电容C4;电路的高压输出端为第一电容C1的两端。当蚊虫触及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时,相邻的纬线导线11或经线导线12被短路。所述高频振荡模块将受控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高压模块包括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变压器分别与高频振荡模块以及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与电纱网的纬线导线11或经线导线12连接。变压器将高频振荡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升压到约500V,然后再将500V的交流电输入到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500V的交流电的电压升高到2kv左右,然后2kv的高压电会在不同极性的纬线导线11或经线导线12之间的蚊虫处激发,使得虫体会被电流、电弧杀灼或击晕、击毙。无蚊虫触及电纱网时,受控开关断开,高频振荡电路不工作,在电纱网上无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其特征在于,该单层纱网使用扁平电缆编织而成,所述扁平电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扁平电缆在横截面的宽度方向分为两层,两层分别为导体材料制作的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n该单层纱网由所述扁平电缆编织成纱网本体(1),所述纱网本体(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的纬线导线(11)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的经线导线(12),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都是采用所述扁平电缆制作,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相交,相邻纬线导线(11)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相邻经线导线(12)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经线导线(12)与带异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绝缘层相互接触,经线导线(12)与带同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导电层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其特征在于,该单层纱网使用扁平电缆编织而成,所述扁平电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扁平电缆在横截面的宽度方向分为两层,两层分别为导体材料制作的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
该单层纱网由所述扁平电缆编织成纱网本体(1),所述纱网本体(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的纬线导线(11)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的经线导线(12),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都是采用所述扁平电缆制作,纬线导线(11)与经线导线(12)相交,相邻纬线导线(11)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相邻经线导线(12)带不同极性的电荷,经线导线(12)与带异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绝缘层相互接触,经线导线(12)与带同性电荷的纬线导线(11)相交点为导电层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扁平电缆编织的单层纱网,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纬线导线(11)之间的距离为三毫米,纬线导线(11)的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涛孙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