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变压器负荷电流测试工具,包括电信号采样机构和表本体,电信号采样机构与绝缘杆组件顶端固接,绝缘杆组件下部装配有表本体;电信号采样机构包括有装配座和两个磁导体,一个磁导体下部与装配座铰接,另一个磁导体下部与装配座固定或铰接,彼此对置的两个磁导体上部相接触,与装配座一起围成一个封闭圈,两磁导体之间或装配座与磁导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两磁导体接触处设置有导向机构,装配座固定在绝缘杆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操作者无需上、下配电台架,即可轻易获取待测电线参数,并缩短测试时间、消除安全隐患及提高作业效率,各配电所完成一次测试城镇配变负荷的工作日减少了3个,一年内节省费用达8400余元,作业成本显著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工仪表,特别是一种在不影响被测电路正 常运行的情况下,快速获取被测电路参数的测试工具。技术背景配变低压侧负荷电流测试是配电运行管理的重要日常工作,随着配电变压器越来越多,采用传统的钳形电流表,如DT-266钳形电流 表全面测试一次配变负荷电流所需时间和人力也就越来越多。另外, 绝大部分配电变压器是台架式安装,用DT-266钳形表测试配变负荷 电流时,操作者必须借助梯子等工具上下配变台架测量,需耗费较长 时间,效率极低。例如在一次测量过程中,操作者从拿梯子上配变台 架,到完成测量作业下配电台架,至少需要9分钟,且该过程至少需 要3人同时进行。按规定,每季度所需对所管辖配变低压侧负荷电流 测试一次,夏季高峰负荷期每月应测试两次,即白天、夜间各一次。 一个配电所管辖配变300台,分两个小组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约需5 天时间。由于还有其它工作安排,配网操作班在安排工作时,常出现 人员不足,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较大,此外,操作者上到配电 台架上进行测量时,与带电体距离较近,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在CN2118311U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分体合体两用钳形电流表" 的技术专利,它由三个部件组成第一个是一个小型钳形磁路及 其上的次级线圈,第二是数字式测量电路,第三是一根将第一、第二 部件连接起来的电缆,当合体使用时,第一、第二部件直接对接。上 述分体式结构的电流表操作起来,要比传统整体式的钳形电流表的更 具灵活性,但仍然不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不能起到进一步简化操作 者测量工序和降低作业强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配电变压 器负荷电流测试工具,它可以使操作者无需上、下配电台架,即可轻易获 取待测电线参数,操作简便,测量效率显著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信号 采样机构和表本体,电信号采样机构通过导线与表本体连接,构成闭 合回路,电信号采样机构与绝缘杆组件顶端固接,绝缘杆组件下部装配有表本体;电信号采样机构包括有装配座和两个磁导体, 一个磁导 体下部与装配座铰接,另一个磁导体下部与装配座固定或铰接,彼此 对置的两个磁导体上部相接触,与装配座一起围成一个封闭圈,两磁 导体之间或装配座与磁导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两磁导体接触 处设置有能将待测电线导入、导出封闭圈的导向机构,装配座固定在 绝缘杆组件上。由于电信号采样机构与表本体呈分体结构,且两者之间通过绝缘 杆组件连接,操作者可根据待测电线的实际高度,设置绝缘杆组件的 长度。实际测量作业中,操作者不必再上、下配电台架,而是站在地 面上,通过操控手中的绝缘杆组件,使电信号采样机构靠近并接触待 测电线,然后施加较小的力,待测电线轻易克服弹性复位机构的预紧 力,经导向机构滑入封闭圈。待测量完毕后,再由导向机构滑出封闭 圈。当待测电线滑入封闭圈时,即位于闭合回路中,待测电线中变化 的电流在闭合回路里产生出感生电流,感生电流经导线2输入至表本 体1,获得待测电线的参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可靠的优点,它可以使操作者无需上、下配电台架,即可轻易获取待测电 线参数,縮短了测试时间、降低了作业强度,并消除了安全隐患,极 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使每个配电所完成一次测试城镇配变负荷的工 作日减少了3个, 一年内节省费用达8400余元,作业成本显著降低。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绝缘杆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绝缘杆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绝缘杆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中l.表本体;2.导线;3.装配座;4磁导体;5.导入面;6. 导出面;7.导向块;8.定位缺口; 9.定位凸块;10.复位弹簧;11.磁导体限位件;12.绝缘管;13.金属插头;14.金属插座;15.管接头;16.管接 头套;17.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或2所示,本技术包括电信号采样机构和表本体1,电信号 采样机构通过导线2与表本体1连接,构成闭合回路,电信号采样机构与 绝缘杆组件顶端固接,绝缘杆组件下部装配有表本体l;电信号采样机构包 括有装配座3和两个磁导体4,其中一个磁导体4下部与装配座3铰接,另 一个磁导体4下部与装配座3固定或铰接,彼此对置的两个磁导体4上部 相接触、且与装配座3 —起围成一个封闭圈,两磁导体4之间或装配座3 与磁导体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两磁导体4接触处设置有能将待测 电线导入、导出封闭圈的导向机构,装配座3固定在绝缘杆组件上。如图1所示,磁导体4可以是呈弧形的电磁铁芯,两个电磁铁芯彼此 对置,左侧电磁铁芯与装配座3固定,右侧电磁铁芯与装配座3铰接,且 右侧电磁铁芯与装配座之间连接有弹簧,两电磁铁芯与装配座3之间即形 成一个可开启闭合的封闭圈。如图2所示,导向机构可以是设置在两磁导体4内侧的导入面5和导 出面6,导入面5和导出面6分别位于两磁导体4接触位置处的上方和下方。 如图2所示,导向机构也可以是设置在两磁导体4顶部的导向块7,两导向 块7内侧均设置有导入面5和导出面6,所述的导入面5和导出面6分别位 于两磁导体7接触位置处的上方和下方。如图1所示,左侧导向块7上设置有定位缺口 8,右侧导向块7上设置 有定位凸块9。相互配合的定位缺口8与定位凸块9,使待测电线在导入或 导出封闭圈前后,两磁导体4的顶端始终保持接触,从而保证磁导体4与 表本本1之间始终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1所示,右侧磁导体4的下部与装配座3铰接,左侧磁导体4的 下部与装配座3固定,弹性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一端抵 在装配座3上,另一端抵在与装配座3相铰接的磁导体4上。如图2所示,左、右两侧的磁导体4均与装配座3铰接,弹性复位机 构为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位于对应的磁导体4与装配座之间,复位弹 簧10的一端均抵在装配座3上,另一端分别抵在两磁导体4的底部上;装 配座3上设置有磁导体限位件11。磁导体限位块11对磁导体4进行限位, 防止磁导体4张开角度过大或晃动幅度过大,以利于待测电线的导入。绝缘杆组件可以由一根绝缘管12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两根绝缘管12 构成,绝缘管12的数量可由操作者根据等测电线的实际高度来确定。当绝缘管12为多根时,如图2所示,相邻的绝缘管12之间可以通过 螺纹首尾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杆状结构;或如图6所示,绝缘管12也可以呈 直径渐小的筒状结构,相邻的绝缘管12之间彼此套装成似于"鱼杆"状可 伸缩式的杆状结构。或如图2和5所示,绝缘管12两端还可以分别设置有 相配合的金属插头13与金属插座14,位于绝缘管12内的导线4 一端与金 属插头13连接,另一与金属插座14连接;绝缘管12的一端固接有带外螺 纹的管接头15,绝缘管12的另一端活动的套有管接头套16,相配合的管 接头15与管接头套16将相邻的绝缘管12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杆状结构。上 述结构的绝缘管组件均可进行收折,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如图1所示,磁导本上套装有绝缘套19,该绝缘19套可以是绝缘工程 塑料。当待测电线呈裸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变压器负荷电流测试工具,包括电信号采样机构和表本体(1),电信号采样机构通过导线(2)与表本体(1)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其特征是:电信号采样机构与绝缘杆组件顶端固接,绝缘杆组件下部装配有表本体(1);电信号采样机构包括有装配座(3)和两个磁导体(4),其中一个磁导体(4)下部与装配座(3)铰接,另一个磁导体(4)下部与装配座(3)固定或铰接,彼此对置的两个磁导体(4)上部相接触、且与装配座(3)一起围成一个封闭圈,两磁导体(4)之间或装配座(3)与磁导体(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两磁导体(4)上端接触处设置有能将待测电线导入、导出封闭圈的导向机构,装配座(3)固定在绝缘杆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霁,陈洪波,杨朝林,蔺立,张德勇,沈宗正,胡亚特,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