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压隔离诊室,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正压隔离诊室包括诊断隔离间、空气净化单元,其中,所述诊断隔离间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侧面的透明玻璃、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上的密封隔离手套;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顶部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机和紫外消毒灯、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出口处的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下方的匀风网和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下方的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完全隔离并且与患者面对面无接触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压隔离诊室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正压隔离诊室。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导致越来越多的病毒被人类感染,由于某些病毒的传播性很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为防止病毒感染,医护人员需要穿着口罩、防目镜及防护服来对病人进行诊断。而随着病患数量的增多,医护人员需要一整天穿着防护用品进行诊断,时间长了容易出汗、头晕眼花模糊、并且恐惧压力特别大,稍有不慎还会被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完全隔离并且与患者面对面无接触诊断的正压隔离诊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压隔离诊室,包括诊断隔离间、空气净化单元,其中,所述诊断隔离间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侧面的透明玻璃、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上的密封隔离手套;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顶部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机和紫外消毒灯、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下方的匀风网和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下方的排风口。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的初效过滤器和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匀风网之间的高效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面设置有回风口以及分别与所述回风口和箱体连通的循环风道,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上还设置有对话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诊断隔离间的内部还设置有空气开关。进一步的,所述诊断隔离间的内部还设置有照明灯和紫外消毒灯。进一步的,所述诊断隔离间的外部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诊断隔离间的外部位于透明玻璃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诊断隔离间的内部还设置有插座。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隔离诊室还包括独立控制系统,所述独立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通过在诊断隔离间内设置风机、过滤器、紫外消毒灯、排风口组成的空气净化单元,能够使诊断隔离间内部保持正压状态,医护人员在诊断隔离间内通过透明玻璃和密封隔离手套可实现对患者的面对面无直接接触式了解诊断,医护人员无需长时间穿着防护服、防目镜和口罩等,既能避免医护人员在就诊过程中被传染,又能减轻医护人员因穿着问题造成的身体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的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的正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的气流模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正压隔离诊室,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诊断隔离间1、空气净化单元2,其中,诊断隔离间1包括支撑框架1-1、设置于支撑框架1-1侧面的透明玻璃1-2、门1-7以及设置于透明玻璃1-2上的密封隔离手套1-3;空气净化单元2包括设置于诊断隔离间1顶部的箱体2-1、设置于箱体2-1内部的风机2-4和紫外消毒灯2-3、设置于风机2-4的出口处和/或进口处的过滤器2-2、设置于过滤器2-2下方的匀风网2-5和设置于诊断隔离间1下方的排风口2-6。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防目镜及口罩进入诊断隔离间1之后打开风机2-4,风机2-4运行后,经过箱体2-1的进风口进入箱体2-1内部的空气首先经过过滤器2-2过滤,被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紫外消毒灯2-3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气体经过匀风网2-5向下形成具有一定均匀性的洁净气体,经过箱体2-1的出风口进入诊断隔离间1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诊断隔离间1内原来的空气即可通过排风口2-6排出诊断隔离间1,此时,诊断隔离间1内部形成高洁净的工作环境,并保持正压状态,有效地避免诊室外部未经处理的空气进入诊断隔离间1,保障了隔离诊室内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之后医护人员可脱掉身上的防护服、防目镜和口罩等,通过透明玻璃1-2、密封隔离手套1-3即可实现对患者的面对面无直接接触式了解诊断。医护人员问诊结束后,可以穿上防护服、防目镜和口罩等,将风机2-4关闭,离开诊断隔离间1时打开紫外消毒灯2-3对诊断隔离间1内部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关闭紫外消毒灯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正压隔离诊室通过在诊断隔离间1内设置风机2-4、过滤器2-2、紫外消毒灯2-3、排风口2-6组成的空气净化单元2,能够使诊断隔离间内部保持正压状态,医护人员在诊断隔离间1内通过透明玻璃1-2和密封隔离手套1-3可实现对患者的面对面无直接接触式了解诊断,医护人员无需长时间穿着防护服、防目镜和口罩等,既能避免医护人员在就诊过程中被传染,又能减轻医护人员因穿着问题造成的身体压力。本技术中的风机2-4优选采用风量大、噪音小的直流风机,以降低正压隔离诊室室内的噪音。本技术中,支撑框架1-1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正压隔离诊室的移动和安装,适合有一定条件下的户外安装使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过滤器2-2优选包括设置于箱体2-1的进风口处的初效过滤器2-2-1以及风机2-4的出风口与匀风网2-5之间的高效过滤器2-2-2。初效过滤器2-2-1位于箱体2-1的进风口处,可以将空气中直径大于5um的微尘颗粒等阻挡在外,防止其进入箱体2-1内,进入箱体2-1内部的空气在经过紫外消毒灯2-3的杀菌和高效过滤器2-2-2的过滤后形成百级洁净气体,再经过箱体2-1的出风口处即可进入诊断隔离间1内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1的侧面还可以设置有回风口1-6和分别与回风口1-6和箱体2-1连通的循环风道1-7,回风口1-6位于支撑框架1-1的下部。过滤后的气体经过回风口1-6和循环风道1-7返回箱体2-1内部再次进行高效过滤器2-2-2的过滤后进入诊断隔离间1,诊断隔离间内部形成气体循环,诊断隔离间1内部的气流更加稳定,增加了医护人员在诊断隔离间1内部的舒适度。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箱体2-1的顶部和诊断隔离间1均设置紫外消毒灯2-3,其中箱体2-1顶部的紫外消毒灯2-3与风机2-4联动,风机2-4开启运行后,箱体2-1顶部的紫外消毒灯2-3会一直工作对进入箱体2-1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由于其位于箱体2-1内部,即使一直开启也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诊断隔离间1内部的紫外消毒灯2-3在对内部空气进行杀毒之后关闭,关闭之后医护人员方可进入诊断隔离间1,防止紫外消毒灯2-3的开启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为保证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在透明玻璃1-2上设置有对话系统1-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诊断隔离间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具有过载、短路、失压等保护性能的空气开关1-10和用于测量诊断隔离间1内部压力的压差表1-11,医护人员可根据压差表1-11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压隔离诊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诊断隔离间、空气净化单元,其中,/n所述诊断隔离间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侧面的透明玻璃、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上的密封隔离手套;/n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顶部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机和紫外消毒灯、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下方的匀风网和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下方的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隔离诊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诊断隔离间、空气净化单元,其中,
所述诊断隔离间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侧面的透明玻璃、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上的密封隔离手套;
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顶部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机和紫外消毒灯、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下方的匀风网和设置于所述诊断隔离间下方的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的初效过滤器和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匀风网之间的高效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面设置有回风口以及分别与所述回风口和箱体连通的循环风道,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宜梧,谢清华,孙萌,王慧娟,刘新成,孟坤,焦体磊,张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