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包括预埋件、连接件以及脚手架钢管,且脚手架钢管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设置扣件组连接;预埋件锚入结构墙体,连接件包括螺纹杆、阻滑器以及两组握手,且螺纹杆与预埋件内壁预设的螺纹槽螺旋连接;扣件组包括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且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对脚手架钢管的上下表面扣装,并在两组握手分别与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连接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螺栓固定;其技术要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脚手架工程,该装置相较于传统连墙件,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能够做到更加便利、高效和节材;整个作业过程对施工影响小,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
本技术属于脚手架连接装置
,具体是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脚手架体系,通常使用如下几种方式做为连墙件:a.拉杆穿过墙体,并在墙体两侧固定;b.拉杆通过门窗洞口,在墙两侧用横杆夹持和背楔固定;c.在墙体结构中设预埋铁件,与装有花篮螺栓的拉杆固接,用花篮螺栓调节拉结间距和脚手架的垂直度;d.在墙体中设预埋铁件,与定长拉杆固结;但是现有的连墙件连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支设麻烦,费工费料,常规的拉杆穿过墙体,并在墙体两侧固定;二是拉杆通过门窗洞口,在墙两侧用横杆夹持和背楔固定,至少需要使用3根以上钢管;三是后期处理麻烦,预埋管件需人工切除;三是穿过门窗洞口的拉杆不利于门窗施工,门窗施工拆除后如果不及时恢复,会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四是影响工程进度:常规连墙件设置区域无法进行全面施工,既影响内墙施工,又影响外墙施工,连墙件设置部位还需后期重新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包括预埋件、连接件以及脚手架钢管,且脚手架钢管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设置扣件组连接;所述预埋件锚入结构墙体,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杆、阻滑器以及两组握手,且螺纹杆与预埋件内壁预设的螺纹槽螺旋连接;所述扣件组包括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且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对脚手架钢管的上下表面扣装,并在两组握手分别与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连接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预埋件的截面呈“T”字形,且预埋件的外皮使用4mm厚的铁皮制作而成。优选的,两组所述握手与阻滑器之间均通过设置转轴连接,且两组握手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优选的,在所述连接件与脚手架钢管连接的状态下,所述一号扣件和二号扣件表面预设的第二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之间贯穿设置有螺栓。优选的,在两组所述握手与阻滑器表面贴合的状态下,两组所述握手的一端螺旋设置有盖体。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管径与脚手架钢管的管径一致,所述连接件中的阻滑器部位管径比脚手架钢管的管径多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只需预设预埋件,在连接件拆除后,直接使用细石混凝土填补预埋件的洞口,无其它工序;只需一个工作人员即可轻易安装和拆除连墙件,该处连墙件中除预埋件的其余构件均能进行重复使用。二是预埋件直接埋入结构外墙,因此连墙件不会影响内墙的面层抹灰作业,而且连墙件不会影响门窗的安装,在脚手架拆除前连墙件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整个作业过程对施工影响小,安全可靠;通过旋转握手即可完成对扣件组的拆除和安装作业,使用时极为便利。三是相较于传统连墙件,本申请中的连墙件只需要一个预埋件便能与主体结构相连,节约钢管的使用量;同时连墙件不受结构外观影响,能统一埋置于梁内,使水平位置的连墙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竖向连墙件则保证在同一立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装配作业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握手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扣件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埋件;2、连接件;201、螺纹杆;202、阻滑器;203、握手;3、脚手架钢管;4、扣件组;41、一号扣件;42、二号扣件;5、转轴;6、第一螺纹孔;7、盖体;8、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包括预埋件1、连接件2以及脚手架钢管3,且脚手架钢管3与连接件2之间通过设置扣件组4连接;预埋件1锚入结构墙体,连接件2包括螺纹杆201、阻滑器202以及两组握手203,且螺纹杆201与预埋件1内壁预设的螺纹槽螺旋连接;扣件组4包括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且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对脚手架钢管3的上下表面扣装,并在两组握手203分别与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连接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螺栓固定。如图1所示,预埋件1的截面呈“T”字形,且预埋件1的外皮使用4mm厚的铁皮制作而成。具体的,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只需预设预埋件1,在连接件拆除后,直接使用细石混凝土填补预埋件1的洞口,无其它工序;只需一个工作人员即可轻易安装和拆除连墙件,该处连墙件中除预埋件1的其余构件均能进行重复使用。如图1和2所示,两组握手203与阻滑器202之间均通过设置转轴5连接,且两组握手20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6。上述使用的预埋件1直接埋入结构外墙,因此连墙件不会影响内墙的面层抹灰作业,而且连墙件不会影响门窗的安装,在脚手架拆除前连墙件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整个作业过程对施工影响小,安全可靠;通过旋转握手203即可完成对扣件组4的拆除和安装作业,使用时极为便利。具体的,在对扣件组4进行拆除时需要进行的步骤为:首先,需要将螺旋设置在两组握手203一端的盖体7拧脱;然后,直接将两组握手203进行旋转90°,由于此时位于上方的一组握手203与一号扣件41之间通过设置螺栓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一组握手203与二号扣件42之间通过设置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在旋转握手203的同时,握手203可带动扣件组4与脚手架钢管3分离;而扣件组4与脚手架钢管3在连接状态下示意图可直接参照图3;最后,扣件组4与脚手架节点的连接端脱离,可将整个连接件2拆除。如图1-3所示,在连接件2与脚手架钢管3连接的状态下,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表面预设的第二螺纹孔8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6之间贯穿设置有螺栓。如图1所示,在两组握手203与阻滑器202表面贴合的状态下,两组握手203的一端螺旋设置有盖体7。如图1所示,连接件2的管径与脚手架钢管3的管径一致,连接件2中的阻滑器202部位管径比脚手架钢管3的管径多20mm。相较于传统连墙件,本申请中的连墙件只需要一个预埋件1便能与主体结构相连,节约钢管的使用量;同时连墙件不受结构外观影响,能统一埋置于梁内,使水平位置的连墙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竖向连墙件则保证在同一立面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连接件(2)以及脚手架钢管(3),且脚手架钢管(3)与连接件(2)之间通过设置扣件组(4)连接;/n所述预埋件(1)锚入结构墙体,所述连接件(2)包括螺纹杆(201)、阻滑器(202)以及两组握手(203),且螺纹杆(201)与预埋件(1)内壁预设的螺纹槽螺旋连接;/n所述扣件组(4)包括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且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对脚手架钢管(3)的上下表面扣装,并在两组握手(203)分别与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连接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连接件(2)以及脚手架钢管(3),且脚手架钢管(3)与连接件(2)之间通过设置扣件组(4)连接;
所述预埋件(1)锚入结构墙体,所述连接件(2)包括螺纹杆(201)、阻滑器(202)以及两组握手(203),且螺纹杆(201)与预埋件(1)内壁预设的螺纹槽螺旋连接;
所述扣件组(4)包括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且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对脚手架钢管(3)的上下表面扣装,并在两组握手(203)分别与一号扣件(41)和二号扣件(42)连接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螺栓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的截面呈“T”字形,且预埋件(1)的外皮使用4mm厚的铁皮制作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墙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威,许庆功,李琦,王振兴,王卫新,郭腾,张有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