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及装配式钢结构住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2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及装配式钢结构住房,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包括:钢型支撑结构、外围护墙体和装饰收纳模块;外围护墙体设于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装饰收纳模块包括:设于钢型支撑结构背离外围护墙体一侧的内墙装饰板层、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的第一收纳结构,第一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在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第一收纳结构,在不影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自身的功能基础上,开拓墙体内的闲置空间,使其形成室内的可用空间,有效的增大了室内的净使用空间,丰富了房屋室内墙体使用功能,同时又装饰了房屋内侧墙面,提高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及装配式钢结构住房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及装配式钢结构住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领域,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种类众多,但对于解决带小型钢支撑结构的住宅外围护墙体方案却寥寥无几。对于此种结构体系,目前主流做法之一是将外围护墙体置于钢支撑结构外侧,内侧也用板材包覆,在整面墙体结构中,无钢支撑的外围护墙体与有钢支撑处厚度统一,如此极大增加了整体墙体厚度,提高了施工造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室内居住净面积,降低了住户得房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及装配式钢结构住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墙体的钢型支撑结构内侧形成一整块板遮挡装饰,使墙体中有钢型支撑结构和无钢型支撑结构的部位的厚度统一的方案,本方案中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在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内设置第一收纳结构,在不影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自身的功能基础上,开拓墙体内的闲置空间,使其形成室内的可用空间,有效的增大了室内的净使用空间,且有效的丰富了房屋室内墙体使用功能,同时又装饰了房屋内侧墙面,整体提高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包括:钢型支撑结构、外围护墙体和装饰收纳模块;所述外围护墙体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所述装饰收纳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一侧的内墙装饰板层、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的第一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上述装配式钢结构墙体中,外围护墙体和装饰收纳模块分别设置在钢型支撑结构相对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按照墙体建设的实际位置,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以与竖直方向垂直的平面为水平面(即与地面平行的平面为水平面),一面装配式钢结构墙体会包括至少两个钢型支撑结构,钢型支撑结构会间隔设置,作为墙体的主支撑骨架,具体地,钢型支撑结构可以为箱型柱,箱型柱支撑力强,稳定牢固,作为墙体主支撑稳定性好,外围护墙体设置在钢型支撑结构的外侧作为墙体的外层结构,其中,外围护墙体可以包括混凝土条板、层叠设置的轻质板材和保温层、以及位于外围护墙体背离钢型支撑结构一侧的最外层的墙体饰面层,墙体饰面层作为墙体的最外侧的表面,即形成外侧墙皮,轻质板材可以作为外围护墙体的支撑板,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可以设置在轻质板材朝向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轻质板材背离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可以保证墙体形成房屋时具有隔温、保温功能,装饰收纳模块设置在钢型支撑结构的内侧,作为墙体内侧设置层,其中,装饰收纳模块包括固定在钢型支撑结构内侧的内墙装饰板层,可以在内侧与钢型支撑结构内侧连接,装饰钢型支撑结构内侧,装饰收纳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内的第一收纳结构,第一收纳结构可以和外围护墙体贴合设置,第一收纳结构与内墙装饰板层相连形成一整体并共同构成装配式钢结构墙体朝向房屋内侧的内墙体结构,第一收纳结构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物品,在上述装配式钢结构墙体构建形成房屋时,第一容纳空间可以与室内使用空间连通,形成可用空间,增大了室内的净使用空间,且第一容纳空间的布局和设置可以配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提高了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的整体性能,丰富了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的室内使用功能,同时又装饰了房屋内侧墙面,整体提高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墙体的钢型支撑结构内侧形成一整块板遮挡装饰,使墙体中有钢型支撑结构的部位和无钢型支撑结构的部位的厚度统一的方案,本方案中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在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内设置第一收纳结构,在不影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自身的功能基础上,开拓墙体内的闲置空间,使其形成室内的可用空间,有效的增大了室内的净使用空间,且有效的丰富了房屋室内墙体使用功能,同时又装饰了房屋内侧墙面,整体提高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可选地,所述钢型支撑结构为箱型柱。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箱型柱中,每个所述箱型柱的周侧设有竖撑杆,所述箱型柱与所述竖撑杆之间连接有钢支撑,所述钢支撑和竖撑杆位于两个相邻的箱型柱之间,所述钢支撑和竖撑杆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内墙装饰板层。可选地,沿垂直于所述外围护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与所述内墙装饰板层的表面平齐。可选地,所述内墙装饰板层背离所述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二收纳结构,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且沿垂直于所述外围护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平齐。可选地,所述外围护墙体上设有开口以形成窗口,所述开口位于相邻的两个钢型支撑结构之间,所述开口底侧设有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可选地,所述开口顶侧设有所述内墙装饰板层,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内墙装饰板层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平齐;或者,所述开口顶侧设有所述内墙装饰板层,所述开口顶侧的内墙装饰板层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一侧设有飘窗收纳结构,所述飘窗收纳结构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飘窗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平齐。可选地,所述内墙装饰板层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的材料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分隔形成多个储物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房,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设于所述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的钢型支撑结构顶侧的钢梁、以及设于所述钢梁上的楼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房的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B-B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房的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C-C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4中沿D-D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房的室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房的室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标:1-钢型支撑结构;2-外围护墙体;3-装饰收纳模块;4-窗口;5-防火涂料层;6-钢梁;7-楼板;8-竖撑杆;9-钢支撑;10-轻钢龙骨;31-内墙装饰板层;32-第一收纳结构;33-第二收纳结构;34-飘窗收纳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包括:钢型支撑结构1、外围护墙体2和装饰收纳模块3;外围护墙体2设于钢型支撑结构1的一侧,装饰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型支撑结构、外围护墙体和装饰收纳模块;/n所述外围护墙体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所述装饰收纳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一侧的内墙装饰板层、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的第一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型支撑结构、外围护墙体和装饰收纳模块;
所述外围护墙体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所述装饰收纳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一侧的内墙装饰板层、以及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钢型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的第一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型支撑结构为箱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箱型柱中,每个所述箱型柱的周侧设有竖撑杆,所述箱型柱与所述竖撑杆之间连接有钢支撑,所述钢支撑和竖撑杆位于两个相邻的箱型柱之间,所述钢支撑和竖撑杆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内墙装饰板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外围护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体的表面与所述内墙装饰板层的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装饰板层背离所述钢型支撑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二收纳结构,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且沿垂直于所述外围护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背离所述外围护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宇李瑞林温凌燕邱晨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