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2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墙体间的隔音结构;所述隔音结构具有第一隔音面和第二隔音面,所述第一隔音面为弧面或倾斜的平面,所述第二隔音面为弧面或倾斜的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隔音结构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第二隔音面,其倾斜的面上的每个点对应不同频率的波段的声音进行阻隔,因此隔音结构与第一、第二墙体之间存在空腔,部分波段的声音在空腔会被吸收,其隔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对于房间的隔音要求也不断的提升;目前传统的室内装修中,在需将一间房隔成两间的时候,通常会采用隔音墙来做分隔开,现有市场上的隔音墙由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填充在第一、第二墙板之间的隔音棉构成,声音在通过第一或第二墙板之后,隔音棉处会被吸收掉部分声音,从而起到隔音的效果;但是现有市场上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来作为隔音棉,但是由于玻璃纤维的种类有限,声音在通过第一或第二墙体时,只能吸收掉一部分波段的声音,而对其他波段的声音无法起到吸收的作用,因此绝大部分的声音还是会穿过隔音棉、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造成隔音效果差;同时因为隔音棉为玻璃纤维材质,因此在切割墙体的时候,隔音棉会造成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拖慢施工进度;又因为隔音棉较为的柔软,在隔音棉塞入到第一、第二墙板之间的时候,隔音棉只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其无法起到加固整个隔音墙的效果,会造成隔音墙强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隔音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墙体间的隔音结构;所述隔音结构具有第一隔音面和第二隔音面,所述第一隔音面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所述第二隔音面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本技术通过在隔音结构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第二隔音面,在声音穿过第一或第二墙体之后,声音会与第一、第二隔音面相接触的时候,声音当中不同频率的波段会与第一、第二隔音面相接触而被阻隔,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一、第二隔音面倾斜,倾斜的面上的每个点对应不同频率的波段,其能阻隔不同波段的声音,因此在进入到第一、第二墙体间声音的大部分波段的都能够被阻隔掉,而且由于第一、第二隔音面为斜面,因此隔音结构与第一、第二墙体之间存在空腔,声音在经过空腔的时候,部分波段的声音会被吸收,进而可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同时第一、第二隔音面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该隔音结构可对第一、第二墙体做支撑,其提高了整个隔音墙的强度,并且隔音墙的重量轻,方便搬运,节约了成本;同时本申请是通过隔音结构的结构来实现隔音的,因此在对隔音结构的选材上面具有多样化,可选用环保材料,避免了传统依靠隔音棉的材料特性所造成的材料单一,因此在切割等过程中可有效的避免粉尘等污染物产生。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音面与所述第二隔音面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隔音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隔音面和第二隔音面的第三隔音面;通过设置第三隔音面,其不但能够能够将第一、第二隔音面连接起来,生产时候效率高,保障整个隔音结构的强度,而且还可对不同波段的声音进行吸收,提高了整个隔音墙的隔音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三隔音面为平面或弧形面;将第三隔音面设置为平面其可对与第一、第二墙体的侧壁相连的时候,其接触面大,因此与第一、第二墙体连接牢固,墙体强度大;而将第三隔音面设置成为弧形面,其在声音传递过来的时候,该第三隔音面再对部分第一、第二隔音面未阻隔掉的声音进行再阻隔,进一步提高了隔音墙的隔音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音面上设有第一折面,所述第二隔音面上设有第二折面;设置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可对应不同的波段的声音,以此提高了隔音结构的隔音效果。优选的,所述隔音结构的截面为波浪形;隔音结构设置为波浪形,其可提高隔音结构的生产效率,而且对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上传递过来的声音吸收效果好。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的厚度为α,所述第二墙体的厚度为β,其中α>β;当声音通过第一、第二墙体时,第一、第二墙体因为厚度不同,所以在声音进行传递的时候,第一墙体可对一种波段的声音进行阻隔,第二墙体可对另一种波段的声音进行阻隔,其阻隔的波段不同,因此隔音效果可以更好。优选的,述隔音墙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部;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插接,因此在相邻的两个隔音墙进行连接的时候,第一连接部插入到第二连接部当中,可快速且准确的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相邻两隔音墙侧壁之间能够保持平整,隔音墙美观度高,而且采用插接的方式,相邻两隔音墙之间接触面积大,因此连接后的稳定性高,而且在对相邻的两隔音墙在连接的时候,隔音墙采用插接即可快速的进行连接,其装配速度快。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均通过发泡剂与所述隔音结构粘接;通过发泡剂将隔音结构与第一、第二面板进行连接,其可实现第一、第二面板及隔音结构能够稳定连接,而且因为发泡剂会发泡,其在发泡完成之后会形成多个孔隙,因此声音在到发泡剂上的时候,声音会进入到的空隙当中,声音当中的能量会在孔隙当中摩擦生热,因此声音的部分能量被消耗掉,进而隔音墙可起到更好的隔音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及所述隔音结构为一体成型;通过第一、第二墙体及隔音结构为一体成型,其无需后续粘接工艺,可提高对隔音墙的生产效率,并且因为采用一体成型,隔音墙的强度高,提高隔音墙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隔音结构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第二隔音面,其倾斜的面上的每个点对应不同频率的波段的声音进行阻隔,因此隔音结构与第一、第二墙体之间存在空腔,部分波段的声音在空腔会被吸收,其隔音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隔音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隔音结构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隔音墙,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及隔音结构3,其中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采用木板或者是经泥石膏、玻纤布及纸浆混合而成的无机板,当然也可采用硅酸钙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墙体均为无机板,采用无机板具有切割的时候不易产生粉尘,结构强度大,并且环保的优点;同时所述第一墙体1的厚度为α,所述第二墙体2的厚度为β,其中所述α大于所述β,本实施例中α为6毫米,β为4毫米,其具体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的,所述隔音结构3设于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该隔音结构3用于对传递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间的不同的波段的声音做阻隔,从而使得隔音墙起到的隔音的效果;所述隔音结构3具有第一隔音面31和第二隔音面32,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与第二隔音面32为对称的面,并且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为倾斜的平面或者是倾斜的弧面,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隔音面31采用倾斜的弧面;自然的,第二隔音面32同样为倾斜的平面或者是倾斜的弧面,因为第一隔音面31和第二隔音面32为对称面,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隔音面32同样为倾斜的弧面;在所述第一隔音面31的中部还设有第一折面311,第一折面311为斜面;在所述第二隔音面32的中部设有第二折面321,所述第二折面321为斜面;所述隔音结构3还具有第三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墙,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墙体间的隔音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3)具有第一隔音面(31)和第二隔音面(32),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所述第二隔音面(32)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n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上设有第一折面(311),所述第二隔音面(32)上设有第二折面(3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墙,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墙体间的隔音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3)具有第一隔音面(31)和第二隔音面(32),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所述第二隔音面(32)为倾斜的平面或倾斜的弧面;
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上设有第一折面(311),所述第二隔音面(32)上设有第二折面(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面(31)与所述第二隔音面(32)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隔音面(31)和第二隔音面(32)的第三隔音面(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音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东刘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建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