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07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包括墙壁、设于所述墙壁上的墙板及阴角构件;所述墙壁包括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一墙面相连的第二墙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墙面和所述第二墙面之间的阴角;所述阴角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墙面相配合的构件本体、与所述第二墙面相配合的安装部及与所述墙板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均设于所述构件本体的同一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构件本体、安装部及连接部的配合设置,使得在阴角处安装墙板时,安装更为方便和牢固,同时墙板与墙面之间不会留下空隙,使得安装更为整齐,美观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
本技术属于室内装修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
技术介绍
墙板装饰是目前室内装修的一种重要装修方式,而传统的装饰性墙板的安装方法中,往往需要采用T字型结构的金属条来连接固定相邻的两个墙板块,再通过将T字型结构的金属条固定在墙壁上来实现墙板的安装固定,但是该种安装方式在墙板安装到阴角处(即两个墙面的连接处)时,T字型结构的金属条仅有一侧的凸边可以与墙板相连,另一侧的凸边则会与墙面相抵,使得墙板与墙面之间留下明显的缝隙,严重影响了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美观度高的装饰性的墙板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包括墙壁、设于所述墙壁上的墙板及阴角构件;所述墙壁包括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一墙面相连的第二墙面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墙面和所述第二墙面之间的阴角;所述阴角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墙面相配合的构件本体、与所述第二墙面相配合的安装部及与所述墙板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均设于所述构件本体的同一侧上;通过构件本体、安装部及连接部的配合设置,使得在阴角处安装墙板时,可以先将阴角构件安装在阴角上,使得阴角构件构件本体上远离安装部和连接部的那一侧表面与第一墙面相连,安装部远离连接部的那一侧表面与第二墙面相连,墙板则与连接部相连,从而实现了第二墙面上的墙板的安装,安装更为方便和牢固,同时墙板与第一墙面之间不会留下空隙,使得安装更为整齐,美观度更高;当然若是需要在第一墙面上安装墙板,只需反向安装阴角构件,使得构件本体上远离安装部和连接部的那一侧表面与第二墙面相连,安装部远离连接部的那一侧表面与第一墙面相连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构件本体包括第二部体,所述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部体相配合的凹槽;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构件本体能够隐藏在墙板后方,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审美和安装需求,适应性更好,更为实用。进一步的,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构件本体上的挡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墙板的安装更为牢固的同时,起到包边的效果,形成了装饰边,更为美观,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审美和安装需求。进一步的,所述挡部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接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同时在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上安装墙板时,两个墙面上的墙板均能够与阴角构件形成插接配合,两个墙面上的墙板均能够牢固的安装,且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不易留下空隙,更为美观。进一步的,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构件本体上的灯槽和设于所述灯槽内的照明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照明件的安装更为方便,打光效果更好,无需在墙壁上开设用于安装照明件的槽,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使得墙板能够在灯光的渲染下更为美观。进一步的,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照明件发出的部分光线的遮光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灯光不会直射人眼,避免了灯光炫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遮光部和与所述第一遮光部相连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二遮光部之间具有夹角d;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遮光结构的遮光效果更好,不会出现侧面漏光的情况,使得人们从侧面也无法直视到照明件,进一步避免了灯光炫目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的值为75°-10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遮光部具有更好的遮光效果,进一步避免灯光炫目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部上设有第三连接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同时在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上安装墙板时,两个墙面上的墙板均能够与阴角构件形成插接配合,同时又不影响照明件的安装,且两个墙面上的墙板均能够牢固的安装,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不易留下空隙,更为美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遮光部上设有折光面;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将部分灯光往朝向墙板的方向折射,从而增强灯光对墙板的渲染效果,使得打光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美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构件本体、安装部及连接部的配合设置,使得在阴角处安装墙板时,安装更为方便和牢固,同时墙板与墙面之间不会留下空隙,使得安装更为整齐,美观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墙板、阴角构件及墙壁的安装配合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阴角构件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阴角构件与第二板块的插接配合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阴角构件与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插接配合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第七种实施方式的阴角构件与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插接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2所示,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包括墙壁8、墙板9及阴角构件,墙壁8包括第一墙面81和第二墙面82,第一墙面与第二墙面呈相互垂直的状态开设,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之间则形成了阴角83;墙壁可以为水泥墙、砖墙、轻钢龙骨墙等,或是水泥墙、砖墙、轻钢龙骨墙等经找平之后的墙体;多个墙板9分别安装在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上,将安装在第一墙面上的墙板称之为第一板块91,将安装在第二墙面上的墙板称之为第二板块92;墙板可采用金属、木饰面、艺术漆、乳胶漆、石材、岩板、瓷砖等饰面材料制成;也可在木板、石膏板、硅酸钙板等材料上面装饰皮革、布艺、丝绸、墙纸等饰面后形成;阴角构件即安装在阴角处。具体的,阴角构件包括构件本体1、安装部2及连接部3;构件本体1为一个长条形的金属边,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安装部2开设于构件本体1上,由构件本体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3也安装在构件本体1上,由构件本体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与安装部2位于构件本体的同一侧,从而使得构件本体的另一侧始终保持平整;连接部3将构件本体1分隔为了第一部体11和第二部体12;优选的,第二部体的厚度h2大于第一部体的厚度h1;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由构件本体1右侧上端的至少部分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和构件本体组成了“L”型结构;连接部3由构件本体1右侧中部的至少部分表面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安装部及构件本体三者形成了“F”型结构。具体的,当需要在墙壁的阴角处(即两个墙面的交接处)安装墙板时,只需先将本申请中的阴角构件安装在阴角处,使得构件本体1和安装部2分别与形成阴角的两个墙面直接或间接相连并安装固定,再将墙板与连接部3相连,即可实现墙板在阴角处的安装固定,形成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墙板的安装更为方便;本实施例中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包括墙壁(8)、设于所述墙壁(8)上的墙板(9)及阴角构件;所述墙壁(8)包括第一墙面(81)、与所述第一墙面(81)相连的第二墙面(82)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墙面(81)和所述第二墙面(82)之间的阴角(83);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墙面(81)相配合的构件本体(1)、与所述第二墙面(82)相配合的安装部(2)及与所述墙板(9)相配合的连接部(3);所述安装部(2)和连接部(3)均设于所述构件本体(1)的同一侧上;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构件本体(1)上的挡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包括墙壁(8)、设于所述墙壁(8)上的墙板(9)及阴角构件;所述墙壁(8)包括第一墙面(81)、与所述第一墙面(81)相连的第二墙面(82)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墙面(81)和所述第二墙面(82)之间的阴角(83);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墙面(81)相配合的构件本体(1)、与所述第二墙面(82)相配合的安装部(2)及与所述墙板(9)相配合的连接部(3);所述安装部(2)和连接部(3)均设于所述构件本体(1)的同一侧上;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构件本体(1)上的挡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构件本体(1)上的灯槽(5)和设于所述灯槽(5)内的照明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构件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照明件(6)发出的部分光线的遮光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性的墙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东刘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建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