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7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穿设固定于托盘且凸伸出预制管顶面的集水管;填设于预制管内且位于托盘上的填芯结构,填芯结构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涂覆于填芯结构顶面和预制管顶部侧面的防水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托盘将集水管竖向插设固定于预制桩内,通过集水管先排除地下的积水,防水积水过多上涌而造成渗漏。然后分两次浇筑预制管内的填芯混凝土,两层混凝土之间采用渗透结晶干粉进行吸水防水。接着再在预制桩顶面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的施工。多层防水,增强防水效果,防止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需要和地基连接在一起以保证牢固。一般通过打桩把管桩和地基连接起来,通过向管桩内填芯从而将管桩和建筑物连接起来,实现建筑物和地基连接。按规定预制管桩的钢筋凸伸出桩顶,桩头和钢筋伸进上部底板内形成坚固的抗地震体系。由于底板和桩头不是整体浇筑,垫层下土壤的密实度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在底板和桩头连接处产生缝隙,基坑地下水位高,桩头易渗水。传统的桩头防水做法是采用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到桩头侧面,然后用密封膏在卷材和桩头交接处密封,并在防水卷材上方及抗拔桩头覆盖水泥砂浆防水层。但是,仅通过封堵进行防水,基坑地下水难以排出,容易上涌造成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封堵进行防水,基坑地下水难以排出,容易上涌造成渗漏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n穿设固定于所述托盘且凸伸出所述预制管顶面的集水管;/n填设于所述预制管内且位于所述托盘上的填芯结构,所述填芯结构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以及/n涂覆于所述填芯结构顶面和所述预制管顶部侧面的防水保护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
穿设固定于所述托盘且凸伸出所述预制管顶面的集水管;
填设于所述预制管内且位于所述托盘上的填芯结构,所述填芯结构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以及
涂覆于所述填芯结构顶面和所述预制管顶部侧面的防水保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芯结构包括:
立设于所述托盘上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顶部凸伸出所述预制管的顶面;
浇筑于所述预制管内且设于所述托盘上的第一填芯混凝土,所述第一填芯混凝土的顶面低于预制管的顶面;
铺设于所述第一填芯混凝土顶面的渗透结晶干粉层;以及
浇筑于所述预制管内且设于所述渗透结晶干粉层上的第二填芯混凝土,所述第二填芯混凝土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皆科黄祥强黄相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