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6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坡底前排桩、坡底后排桩、坡顶前排桩以及坡顶后排桩,在坡底前排桩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底后排桩,在坡底前排桩和坡底后排桩顶部均设有冠梁,且坡底前排桩和坡底后排桩顶部的冠梁经连梁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底前排桩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在坡顶前排桩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顶后排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旋挖成孔,将坡底前排桩、坡底后排桩、坡顶前排桩以及坡顶后排桩直接打入桩孔即可,施工较人工挖孔更安全,更快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坡底双排桩、坡顶双排桩以及锚索支护,有效的解决了超限边坡的支护安全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属于边坡支护

技术介绍
我国中西部地形地貌多变,多山地丘陵地区,在各种建筑及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大多需进行边坡支护开挖,常常会遇到超限边坡的支护。现有的一般支护结构不能满足超限边坡抗滑移要求,边坡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安全可靠的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以用于对超限边坡的支护,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坡底前排桩、坡底后排桩、坡顶前排桩以及坡顶后排桩,在坡底前排桩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底后排桩,在坡底前排桩和坡底后排桩顶部均设有冠梁,且坡底前排桩和坡底后排桩顶部的冠梁经连梁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底前排桩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在坡顶前排桩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顶后排桩,在坡顶前排桩和坡顶后排桩顶部均设有冠梁,且坡顶前排桩和坡顶后排桩顶部的冠梁经连梁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顶前排桩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进一步,所述坡底前排桩、坡底后排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坡底前排桩(1)、坡底后排桩(2)、坡顶前排桩(3)以及坡顶后排桩(4),其特征在于:在坡底前排桩(1)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底后排桩(2),在坡底前排桩(1)和坡底后排桩(2)顶部均设有冠梁(9),且坡底前排桩(1)和坡底后排桩(2)顶部的冠梁(9)经连梁(8)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底前排桩(1)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5);在坡顶前排桩(3)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顶后排桩(4),在坡顶前排桩(3)和坡顶后排桩(4)顶部均设有冠梁(9),且坡顶前排桩(3)和坡顶后排桩(4)顶部的冠梁(9)经连梁(8)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顶前排桩(3)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坡底前排桩(1)、坡底后排桩(2)、坡顶前排桩(3)以及坡顶后排桩(4),其特征在于:在坡底前排桩(1)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底后排桩(2),在坡底前排桩(1)和坡底后排桩(2)顶部均设有冠梁(9),且坡底前排桩(1)和坡底后排桩(2)顶部的冠梁(9)经连梁(8)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底前排桩(1)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5);在坡顶前排桩(3)的后面平行地设置有坡顶后排桩(4),在坡顶前排桩(3)和坡顶后排桩(4)顶部均设有冠梁(9),且坡顶前排桩(3)和坡顶后排桩(4)顶部的冠梁(9)经连梁(8)垂直连接为一体,在坡顶前排桩(3)背离边坡一侧设置有桩间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底前排桩(1)、坡底后排桩(2)、坡顶前排桩(3)和坡顶后排桩(4)均深入锚固至地下中风化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阶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底前排桩(1)和坡底后排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盛邓平李显武刘健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