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及接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60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接螺柱(1)和插销(2),所述链接螺柱(1)具有螺纹杆部(11)和光杆部(12),所述螺纹杆部(11)位于光杆部(12)的下方,所述光杆部(12)上设有径向贯穿供所述插销(2)插配的销孔(13),所述插销(2)的长度(L)大于销孔(13)的宽度(D)。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两个部件耗材少、成本低廉;接桩时,螺纹杆部螺纹连接在位于下部的端板的张拉螺纹孔内,光杆部向上穿出位于上部的端板的张拉螺纹孔,销孔显露出上部端板的上端面,最后将插销插入销孔内,便完成上下两块端板的链接,进而完成上下两混凝土桩体的接桩,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接桩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及接桩结构
本技术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下两混凝土桩之间接桩用的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接桩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的桩身两端一般都设有端板,根据混凝土桩的桩身横截面的不同可分为管桩、方桩、T形桩、工字形桩等等,端板主要用于接桩、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及用以在制造混凝土桩的过程中对钢筋的预应力主筋进行机械连接。现有混凝土桩的接桩方式大多采用手工焊接端板来实现,接桩时,将相邻两混凝土桩的端板贴合,再通过焊接将相互贴合的端板焊接在一起。焊接方式接桩最大的优点是造价较低,但手工焊接却易受人为因素及天气的影响,焊接质量不够稳定,接桩部位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桩与桩焊接后,需自然冷却8~10分钟方可继续沉桩,浪费大量时间,影响施工的效率。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采用机械锁合的方式进行接桩,如一专利号为ZL201120366033.X(公告号为CN202265824U)的中国技术专利《预制桩接桩结构》披露了这样一种主要应用于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即预应力主筋为钢棒的混凝土桩的接桩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接螺柱(1)和插销(2),所述链接螺柱(1)具有螺纹杆部(11)和光杆部(12),所述螺纹杆部(11)位于光杆部(12)的下方,所述光杆部(12)上设有径向贯穿供所述插销(2)插配的销孔(13),所述插销(2)的长度(L)大于销孔(13)的宽度(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接螺柱(1)和插销(2),所述链接螺柱(1)具有螺纹杆部(11)和光杆部(12),所述螺纹杆部(11)位于光杆部(12)的下方,所述光杆部(12)上设有径向贯穿供所述插销(2)插配的销孔(13),所述插销(2)的长度(L)大于销孔(13)的宽度(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13)为条形孔,所述插销(2)成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插销式抗拔链接桩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13)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所述销孔(13)的顶面为斜面(131);所述插销(2)的横截面也呈直角梯形状,插销(2)的最高尺寸(H1)大于销孔(13)的最大轴向高度(H2),插销(2)的最小尺寸(H3)小于销孔(13)的最小轴向高度(H4)。


4.一种接桩结构,包括上下相邻连接的两节混凝土桩体(4),混凝土桩体(4)的端部设有端板(3),端板(3)上设有多个张拉螺纹孔(31),其特征在于:上下混凝土桩体(4)中相邻的两端板(3)之间通过链接螺柱(1)和插销(2)连接在一起,所述链接螺柱(1)具有螺纹杆部(11)和光杆部(12),所述螺纹杆部(11)位于光杆部(12)的下方,所述光杆部(12)上设有径向贯穿供所述插销(2)插配的销孔(13),所述插销(2)的长度(L)大于销孔(13)的宽度(D);所述螺纹杆部(11)螺纹连接在位于下部的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川金发明刘德奇李涛涛陆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