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冈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5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桩体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桩体内活动插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活动卡设在限位槽内;其在桩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在加强筋下端的限位座,配合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对加强筋的下端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加强筋上端的限位环对加强筋的上端进行限位,能够固定加强筋竖直,保证加强筋不产生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
本技术涉及建材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
技术介绍
空心灌注桩具有桩体重量轻、易于运输的特点,且在安装时,方便操作。现有的空心灌注桩在进行灌注施工时,为加强桩体的强度,会在桩体内填充加强筋,再进行混凝土灌注,但是在安装加强筋时,采用的先安装桩体,再安装加强筋的方式容易造成安装加强筋时,加强筋产生螺旋,进而在浇筑完成后,桩体内存在扭力内应力,桩体强度下降,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其在桩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在加强筋下端的限位座,配合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对加强筋的下端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加强筋上端的限位环对加强筋的上端进行限位,能够固定加强筋竖直,保证加强筋不产生扭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桩体、固定座、加强筋、限位座、限位环,其中桩体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桩体内活动插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活动卡设在限位槽内,加强筋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活动抵设在桩体的上端内侧壁上,桩体的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限位环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活动插设有定位销,定位销活动穿设在定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敞口槽,敞口槽设置在限位槽的上方,且敞口槽的下端口与限位槽的上端口贯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桩体的侧壁上穿设有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的桩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垫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的侧边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轮,固定座通过导向轮活动抵设在桩体的内侧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其在桩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在加强筋下端的限位座,配合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对加强筋的下端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加强筋上端的限位环对加强筋的上端进行限位,能够固定加强筋竖直,保证加强筋不产生扭力,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将,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座的上表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限位座的上表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限位座的下表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8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桩体1、固定座2、限位槽3、加强筋4、限位座5、限位块6、限位环7、定位槽8、定位孔9、定位销10、敞口槽11、出气孔12、垫块13、导向轮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桩体1、固定座2、加强筋4、限位座5、限位环7,其中桩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浇筑固定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桩体1内活动插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下端焊设有限位座5,固定座2的侧边上转轴旋社有导向轮14,在将加强筋4插入桩体1时,导向轮14抵住桩体1内侧壁,防止限位座5刮擦桩体1,限位座5的下侧壁上焊设有限位块6,限位块6活动卡设在限位槽3内,固定座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敞口槽11,敞口槽11设置在限位槽3的上方,且敞口槽11的下端口与限位槽3的上端口贯通设置,敞口槽11方便限位块6移动插入限位槽3,加强筋4的上端焊设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活动抵设在桩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桩体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8,限位环7上开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内活动插设有定位销10,定位销10活动穿设在定位槽8内,桩体1的侧壁上穿设有出气孔12,出气孔12方便在灌注时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桩体1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垫块13,在将桩体1插入基坑时,垫块13抵住基坑内侧壁,方便桩体1下滑。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将桩体1埋入基坑,在加强筋4的下端焊装限位座5,将加强筋4有限位座5的一端向下插入桩体1内,当限位座5下降到桩体1的底部,且限位座5上的限位块6抵在固定座2的上表面上后,在加强筋4的上端焊装限位环7,在焊装限位环7时,应保证焊接点位置,使得当限位块6卡入限位槽3,限位环7通过定位销10卡入定位槽8后,加强筋4上下竖直,限位环7焊装完成后,转动加强筋4,使得限位座5转动,进而使得限位块6卡入限位槽3,接着调整限位环7的位置,使得定位孔9与定位槽8贯通,插入定位销10固定住限位环7,则加强筋4处于竖直状态,可向桩体1内进行灌注施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加强筋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座5,限位座5通过限位块6卡在固定座2上的限位槽3内,在安装加强筋4时,能够将加强筋4的下端固定,通过加强筋4上端的限位环7调整加强筋4竖直,并通过定位销10将限位环7与桩体1固定,能够保证加强筋4安装后竖直,去除加强筋4的扭力,加强桩体1浇筑完成后的强度。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桩体(1)、固定座(2)、加强筋(4)、限位座(5)、限位环(7),其中桩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桩体(1)内活动插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座(5),限位座(5)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活动卡设在限位槽(3)内,加强筋(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活动抵设在桩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桩体(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8),限位环(7)上开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内活动插设有定位销(10),定位销(10)活动穿设在定位槽(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填充桩体,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桩体(1)、固定座(2)、加强筋(4)、限位座(5)、限位环(7),其中桩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桩体(1)内活动插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座(5),限位座(5)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活动卡设在限位槽(3)内,加强筋(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活动抵设在桩体(1)的上端内侧壁上,桩体(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8),限位环(7)上开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内活动插设有定位销(10),定位销(10)活动穿设在定位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昆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