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4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包括由下叠门叶(3)和上叠门叶(2)构成的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1);上叠门叶(2)由上节门叶(4)和下节门叶(5)构成;上节门叶(4)底部与下节门叶(5)顶部由一对对称设置的节间充水装置(6)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上叠门叶高度较高的充水阀,可以方便的将上节门叶的吊耳设计在闸门顶部以下,并将在上节门叶顶部设置[型支承板,所以当下叠门叶从门槽提出后可直接放置于门库内的上叠门叶顶部;有效简化了操作方式,缩短了闸门启闭及存放时间,提高了闸门运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电工程中考虑到检修泄水、引水流道及机组维护等需要,一般在流道上游设置检修闸门。检修闸门的运行工况为静水启闭,因检修闸门启闭容量一般不大,通常采用在闸门顶部设置充水阀的整体门型。整体门型对于低水头大流量水电工程,比如轴流机组或灯泡贯流机组进口检修闸门来说,由于工程规模较大,且为平面潜孔门型,为了减小启闭机容量,一般采用叠梁门型。叠梁门型通常分为上下两叠门叶,上叠门叶设有充水阀平压结构,由于充水阀平压结构的充水阀尺寸较大,超出闸门顶部较高,下叠门叶不能直接放置在上叠门叶上。因此在闸门开启运行时操作过程是:先开启上叠门叶充水阀进行平压,平压后将上叠门叶提出孔口后锁定在坝面,然后再将下叠门叶提出孔口并存放在门库中,最后再将上叠门叶放置在下叠门叶上才能完成闸门的存放。而在闸门关闭运行时,先将上叠门叶提出门库后在坝面锁定,再将下叠门叶提出门库后放置于检修门槽中,继而再将上叠门叶放置于检修门槽中完成闸门的关闭。因此,现有技术运行方式繁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包括由下叠门叶(3)和上叠门叶(2)构成的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1);其特征在于:上叠门叶(2)由上节门叶(4)和下节门叶(5)构成;上节门叶(4)底部与下节门叶(5)顶部由一对对称设置的节间充水装置(6)连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包括由下叠门叶(3)和上叠门叶(2)构成的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1);其特征在于:上叠门叶(2)由上节门叶(4)和下节门叶(5)构成;上节门叶(4)底部与下节门叶(5)顶部由一对对称设置的节间充水装置(6)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面潜孔叠梁检修闸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间充水装置(6)包括焊接在上节门叶(4)底部的凸形上吊板(14)、焊接在下节门叶(5)顶部的双下吊板(15)和连接销轴(16);凸形上吊板(14)包括T字型吊板(17)、T字型吊板(17)的竖面两侧分别焊接有吊孔加强板(18),T字型吊板(17)和吊孔加强板(18)上钻有长圆孔(13),T字型吊板(17)的横面两侧分别焊接有水平加强板(19)和垂直加强板(20);T字型吊板(17)和水平加强板(19)两端与闸门主梁(21)的翼板焊接;垂直加强板(20)顶端与闸门主梁(21)的腹板焊接,垂直加强板(20)下端与吊孔加强板(18)顶端焊接;双下吊板(15)包括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雷小平徐祎劳海军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