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防渗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4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防渗坝,包括上游下部堆石料、下游下部堆石料、上游上部堆石料、下游上部堆石料、干砌石护坡、过渡料、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基座、帷幕灌浆、防浪墙,在位于上游下部堆石料和下游下部堆石料的过渡料中设置沥青混凝土心墙,上游上部堆石料和下游上部堆石料的过渡料中设置高强加筋土工膜代替沥青混凝土心墙。将传统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上半部分更改为高强加筋聚乙烯土工膜的型式,利用土工膜的不透水性起到防渗作用。上下游堆石料采用变形模量较大的堆石材料。本坝体型式简单、施工速度较快,对上下游堆石料的要求较低,对于坝址区筑坝材料不足的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防渗坝
本技术涉及防渗坝,尤其是一种混合防渗坝。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一种常见的当地材料坝型式。它是在坝体中设置沥青混凝土心墙作为防渗体的一种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渗性及适应变形的性能。当坝址附近缺乏天然防渗材料时,可以用沥青混凝土作为土石坝的防渗心墙,两侧坝壳可用各种透水、半透水的砂石料或堆石。它具有很多优点:受外界气候及光照影响较小,几乎不受酷夏及严寒冰冻的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压实较面板堆石坝中防渗面板施工简单,同时与河床及两岸混凝土底座易于连接,帷幕灌浆工作量较面板堆石坝省,防爆及抗震性能优于面板堆石坝。但是,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也有以下缺点:①受力复杂:挡水时,沥青心墙受水平推力,而且,受坝体沉降时附加垂直荷载的影响,应力状态复杂,常导致沥青心墙破坏受损,坝体发生渗漏,尤其是在坝体填筑料上下游堆石区用料不同时,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②检修困难: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体长期埋于土石坝坝体中,且又是依靠坝体填料来支撑,因此检修条件相当困难,甚至不存在检修的条件。③坝体填筑量大: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受力重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防渗坝,包括上游下部堆石料(1)、下游下部堆石料(2)、上游上部堆石料(3)、下游上部堆石料(4)、干砌石护坡(5)、过渡料(6)、沥青混凝土心墙(7)、混凝土基座(8)、帷幕灌浆(9)和防浪墙(11),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游下部堆石料(1)和下游下部堆石料(2)的过渡料(6)中设置沥青混凝土心墙(7),在位于上游上部堆石料(3)和下游上部堆石料(4)的过渡料(6)中设置高强加筋土工膜(10)代替沥青混凝土心墙(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防渗坝,包括上游下部堆石料(1)、下游下部堆石料(2)、上游上部堆石料(3)、下游上部堆石料(4)、干砌石护坡(5)、过渡料(6)、沥青混凝土心墙(7)、混凝土基座(8)、帷幕灌浆(9)和防浪墙(11),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游下部堆石料(1)和下游下部堆石料(2)的过渡料(6)中设置沥青混凝土心墙(7),在位于上游上部堆石料(3)和下游上部堆石料(4)的过渡料(6)中设置高强加筋土工膜(10)代替沥青混凝土心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防渗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上部堆石料(3)采用大变形模量的堆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防渗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下部堆石料(1)位于正常水位以下,其顶部高程在总坝高1/3~1/2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防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成田新星倪锡镇吕中维刘婧邢丁丹孙其臣张建坤马果郭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