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或者聚丙烯土工布或者其中一层为聚酯土工布另一层为聚丙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包括筋条以及节点,所述塑料格栅通过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筋条与所述土工布的一侧热熔或者通过粘合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土工布与聚乙烯薄膜复合的同时,在其一侧设置塑料格栅,实现加筋、支撑和防渗的综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
本技术涉及土工膜
,尤其是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
技术介绍
土工膜作为最早出现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水库防渗、水渠、河道、围堰等的防水处理,公路、铁路的路基防水工程,以及公路、铁路路基特殊岩土处理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对于土工膜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我国新疆、青海等昼夜温差大、雨季旱季明显、地下水分含盐碱量高的区域,尤其是沙漠地带,表层为盐渍土,缺水时坚硬无比,一旦浸水或地下水反上表层,沙体迅速软化失去强度,对于工程的防渗问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简单的土工膜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防渗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无纺布复合土工膜对土工膜进行保护,具有耐穿刺、柔韧性好的特点,但是这种无纺布复合土工膜有一个问题就是抗拉强度不高,在水库蓄满水、公路铁路工程承受重载时,路基和堤坝会产生一定沉降变形,无纺布无法满足抗拉要求,容易被撕裂,造成防渗失败,同时,当路基堤坝因外界环境温度剧烈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时,无纺布复合土工膜承受较大拉力,容易发生破膜现象,形成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通过土工布与聚乙烯薄膜复合的同时,在其一侧设置塑料格栅,实现加筋、支撑和防渗的综合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或者聚丙烯土工布或者其中一层为聚酯土工布另一层为聚丙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包括筋条以及节点,所述塑料格栅通过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筋条与所述土工布的一侧热熔或者通过粘合剂连接。进一步,所述复合土工膜中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不小于0.1mm,单层所述土工布不小于150克/平方米。进一步,设置在中间层的所述聚乙烯薄膜通过淋膜或加热复合的方式设置在两层所述土工布之间。进一步,所述单元格为矩形网格,每个单元格内有8个直角三角形,所述单元格中包括设置在四个顶点以及设置在所述单元格中心的端节点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顶点之间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所述端节点之间连接有横向、纵向肋条,设置在所述单元格顶点的端节点与设置在所述单元格中心的端节点之间设置有斜向肋条。进一步,每一个所述单元格中所述纵向肋条和所述横向肋条的长度均大于30mm,肋条宽度大于肋条厚度,所述斜向肋条长度大于50mm,所述端节点与所述中间节点的厚度大于肋条厚度。进一步,所述单元格为矩形格,所述单元格包括设置在四个顶点的端节点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端节点之间的横向、纵向肋条。进一步,所述纵向肋条以及所述横向肋条的长度为20-100mm,其中,所述端节点厚度大于或等于肋条厚度。进一步,所述单元格为四边形网格,所述单元格包括设置在四个顶点的端节点,其中,所述单元格中包括连接相邻两个顶点的斜向肋条以及连接一组相对顶点的中间肋条。进一步,所述斜向肋条以及所述中间肋条长度大于30mm,所述端节点厚度大于或等于肋条厚度。本技术中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通过采用两布一膜的结构,将聚乙烯薄膜设置在两层土工布之间,保证复合膜防渗功能的同时,能保护复合土工膜中的聚乙烯薄膜,防止聚乙烯薄膜被砂石等磨损破坏;另外,在复合土工膜的一侧设置有塑料格栅,提升了复合土工膜的抗拉性能,起到了加筋、支撑和防渗的综合效果,可有效防止复合土工膜被撕裂从而引起的漏渗情况,这种产品适用于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盐渍土区域,可以应对这一区域土体容易吸潮形变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防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塑料格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塑料格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塑料格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示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技术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或者聚丙烯土工布或者其中一层为聚酯土工布另一层为聚丙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包括筋条以及节点,所述塑料格栅通过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筋条与所述土工布的一侧热熔或者通过粘合剂连接。上述示例中,通过采用两布一膜的结构,将聚乙烯薄膜设置在两层土工布之间,保证复合膜防渗功能的同时,能保护复合土工膜中的聚乙烯薄膜,防止聚乙烯薄膜被砂石等磨损破坏;另外,在复合土工膜的一侧设置有塑料格栅,提升了复合土工膜的抗拉性能,起到了加筋、支撑和防渗的综合效果,可有效防止复合土工膜被撕裂从而引起的漏渗情况,这种产品适用于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盐渍土区域,可以应对这一区域土体容易吸潮形变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防渗的效果。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2,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上层土工布1-1和下层土工布1-3)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1-2,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为矩形格,所述单元格中包括设置在四个顶点以及设置在所述单元格中心的端节点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顶点之间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所述端节点之间连接有横向、纵向肋条,设置在所述单元格顶点的端节点与设置在所述单元格中心的端节点之间设置有斜向肋条。上述示例中,聚乙烯薄膜厚度不小于0.1mm,在本实施例中,聚乙烯薄膜厚度为0.1mm,设置在聚乙烯薄膜两侧的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其中,聚酯土工布为150克/平方米。如图2所示,设置在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的单元格为矩形格,每个单元格内设置有8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将单元格均分,在矩形单元格中,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或者聚丙烯土工布或者其中一层为聚酯土工布另一层为聚丙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包括筋条以及节点,所述塑料格栅通过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筋条与所述土工布的一侧热熔或者通过粘合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筋复合土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土工膜以及设置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一侧的塑料格栅,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以及设置在中间层的聚乙烯薄膜,所述两层土工布为聚酯土工布或者聚丙烯土工布或者其中一层为聚酯土工布另一层为聚丙烯土工布;所述塑料格栅由若干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包括筋条以及节点,所述塑料格栅通过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筋条与所述土工布的一侧热熔或者通过粘合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复合土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膜中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不小于0.1mm,单层所述土工布不小于150克/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复合土工膜,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中间层的所述聚乙烯薄膜通过淋膜或加热复合的方式设置在两层所述土工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复合土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为矩形网格,每个单元格内有8个直角三角形;所述单元格中包括设置在四个顶点以及设置在所述单元格中心的端节点以及设置在相邻所述顶点之间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所述端节点之间连接有横向肋条、纵向肋条,设置在所述单元格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文,王鹏,王敦圣,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现代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