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
本技术涉及造纸机真空托辊的
,尤其是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活用纸造纸机使用的真空棍绝大部分都是单真空区,这种单真空区结构大大提高了真空需求量,也就是较大提高了吨纸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采用双真空区,在托辊内形成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高真空区的真空度为0.03MPa,用于纸机的脱水,低真空区的真空度只需要维持在0.01MPa-0.005MPa,整体真空需求量就基本减少了一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包括辊芯、辊壳,辊壳位于辊芯外部,辊芯在辊壳内固定静置,辊壳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于辊芯两端连接,辊壳与辊芯之间形成间隙部,间隙部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均沿辊芯轴向分布,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和第二石墨密封板之间,低真空区形成在第二石墨密封板和第三石墨密封板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密封板、第二石墨密封板和第三石墨密封板均在辊芯表面沿着辊芯轴向分布,辊壳表面分布有聚氨酯包胶层,聚氨酯包胶层表面分布有平行分布的横向棍面沟槽和平行分布的纵向棍面沟槽,横向棍面沟槽和纵向棍面沟槽呈相交分布,每个相交点处设置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上述间隙部连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辊壳(2),辊壳(2)位于辊芯(1)外部,辊芯(1)在辊壳(2)内固定静置,辊壳(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辊芯(1)两端连接,辊壳(2)与辊芯(1)之间形成间隙部(4),间隙部(4)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均沿辊芯(1)轴向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4)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5)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6)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5)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7)和第二石墨密封板(8)之间,低真空区(6)形成在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密封板(7)、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均在辊芯(1)表面沿着辊芯(1)轴向分布,辊壳(2)表面分布有聚氨酯包胶层(10),聚氨酯包胶层(10)表面分布有平行分布的横向棍面沟槽(11)和平行分布的纵向棍面沟槽(12),横向棍面沟槽(11)和纵向棍面沟槽(12)呈相交分布,每个相交点处设置有真空孔(13),所述真空孔(13)与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辊壳(2),辊壳(2)位于辊芯(1)外部,辊芯(1)在辊壳(2)内固定静置,辊壳(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辊芯(1)两端连接,辊壳(2)与辊芯(1)之间形成间隙部(4),间隙部(4)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均沿辊芯(1)轴向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4)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5)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6)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5)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7)和第二石墨密封板(8)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轻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