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9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辊壳与辊芯之间形成间隙部,间隙部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呈相邻分布,其采用高低两个真空区分布,高真空区与低真空区之间采用石墨密封板分隔,高真空区的真空度为0.03MPa,用于纸机的脱水,低真空区的真空度只需要维持在0.01MPa‑0.005MPa,适用于不同纸种的吸附要求,整体真空需求量就基本减少了一半,有效降低了吨纸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
本技术涉及造纸机真空托辊的
,尤其是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活用纸造纸机使用的真空棍绝大部分都是单真空区,这种单真空区结构大大提高了真空需求量,也就是较大提高了吨纸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采用双真空区,在托辊内形成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高真空区的真空度为0.03MPa,用于纸机的脱水,低真空区的真空度只需要维持在0.01MPa-0.005MPa,整体真空需求量就基本减少了一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包括辊芯、辊壳,辊壳位于辊芯外部,辊芯在辊壳内固定静置,辊壳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于辊芯两端连接,辊壳与辊芯之间形成间隙部,间隙部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均沿辊芯轴向分布,高真空区和低真空区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和第二石墨密封板之间,低真空区形成在第二石墨密封板和第三石墨密封板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密封板、第二石墨密封板和第三石墨密封板均在辊芯表面沿着辊芯轴向分布,辊壳表面分布有聚氨酯包胶层,聚氨酯包胶层表面分布有平行分布的横向棍面沟槽和平行分布的纵向棍面沟槽,横向棍面沟槽和纵向棍面沟槽呈相交分布,每个相交点处设置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上述间隙部连通。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采用高低两个真空区分布,高真空区与低真空区之间采用石墨密封板分隔,高真空区的真空度为0.03MPa,用于纸机的脱水,低真空区的真空度只需要维持在0.01MPa-0.005MPa,适用于不同纸种的吸附要求,整体真空需求量就基本减少了一半,有效降低了吨纸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真空孔分布状态示意图。图4为聚氨酯包胶层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辊芯1、辊壳2,辊壳2位于辊芯1外部,辊芯1在辊壳2内固定静置,辊壳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辊芯1两端连接,轴承座3内设有轴承15,辊壳2与辊芯1之间形成间隙部4,间隙部4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均沿辊芯1轴向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4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5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6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5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7和第二石墨密封板8之间,低真空区6形成在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密封板7、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均在辊芯1表面沿着辊芯1轴向分布,辊壳2表面分布有聚氨酯包胶层10,聚氨酯包胶层10表面分布有平行分布的横向棍面沟槽11和平行分布的纵向棍面沟槽12,横向棍面沟槽11和纵向棍面沟槽12呈相交分布,横向棍面沟槽11和纵向棍面沟槽12之间呈非垂直相交,每个相交点处设置有真空孔13,所述真空孔13与上述间隙部4连通。脱水过程中,在压辊的作用下,湿纸中的水分在外置压辊的作用下,被压至毛毡中,毛毡与聚氨酯包胶层接触,毛毡中的水分在高真空区的作用下,被带入棍面沟槽内,真空辊保持高速运转,棍面沟槽内的水分被甩出至接水盘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辊芯1外壁处设置有一组滚轮14,该组滚轮14在辊芯1检修时,有助于将辊芯1从辊壳2内位移取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辊壳(2),辊壳(2)位于辊芯(1)外部,辊芯(1)在辊壳(2)内固定静置,辊壳(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辊芯(1)两端连接,辊壳(2)与辊芯(1)之间形成间隙部(4),间隙部(4)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均沿辊芯(1)轴向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4)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5)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6)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5)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7)和第二石墨密封板(8)之间,低真空区(6)形成在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密封板(7)、第二石墨密封板(8)和第三石墨密封板(9)均在辊芯(1)表面沿着辊芯(1)轴向分布,辊壳(2)表面分布有聚氨酯包胶层(10),聚氨酯包胶层(10)表面分布有平行分布的横向棍面沟槽(11)和平行分布的纵向棍面沟槽(12),横向棍面沟槽(11)和纵向棍面沟槽(12)呈相交分布,每个相交点处设置有真空孔(13),所述真空孔(13)与上述间隙部(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真空区的真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辊壳(2),辊壳(2)位于辊芯(1)外部,辊芯(1)在辊壳(2)内固定静置,辊壳(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与辊芯(1)两端连接,辊壳(2)与辊芯(1)之间形成间隙部(4),间隙部(4)处分别形成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呈相邻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均沿辊芯(1)轴向分布,高真空区(5)和低真空区(6)的总覆盖空间小于间隙部(4)的二分之一,高真空区(5)的覆盖空间小于低真空区(6)的覆盖空间,高真空区(5)形成在第一石墨密封板(7)和第二石墨密封板(8)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轻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