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5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侧面保护罩与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位于侧面保护罩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侧面保护罩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还可以同步观察机器生产情况,解决了产品质量不可靠,传输效率低,动力输出不稳定等问题,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
本技术涉及梳理机
,具体为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织造布的产量有限,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开始大力发展非织造布,在非织造布的加工中纤维通过一个连续的过程直接转化为织物,它具有工艺过程短、产量高、原料来源广、产品品种多样和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成为纺织工业中极具发展前途的新领域。首先,现有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高速转动的各个构件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产品质量不可靠,其次,传输效率低,动力输出不稳定,还有检修困难等问题,使得生产效能低下,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具备动力匹配合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产品额外消耗、检修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产品质量不可靠,传输效率低,动力输出不稳定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侧面保护罩与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位于侧面保护罩的内部,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侧面保护罩(3)与第一支撑杆(16),且第一支撑杆(16)位于侧面保护罩(3)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9),所述侧面保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所述底座(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座(4),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网(20),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12),所述启动开关(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插孔(11),所述启动开关(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第一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侧面保护罩(3)与第一支撑杆(16),且第一支撑杆(16)位于侧面保护罩(3)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9),所述侧面保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所述底座(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座(4),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网(20),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12),所述启动开关(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插孔(11),所述启动开关(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齿轮箱(17),所述齿轮箱(17)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轮(21),所述第一齿轮(18)位于第二齿轮(19)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21)位于第二齿轮(19)的另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刺辊(14),所述底座(1)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2),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主锡林(15),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梳理辊(25)与第二成型轴(8),所述第二成型轴(8)位于第二梳理辊(25)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杆(27),所述第三支撑杆(27)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梳理辊(23)与第一成型轴(6),所述第一成型轴(6)位于第一梳理辊(23)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4),所述第一传送带(2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信周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苏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