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及测试仪器的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包括交流电源、整流电路、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和次级绕组连接端口、电压表头和电流表头,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与整流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电源与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相连,电压表头的电源端和电流表头的电源端分别与整流电路输出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端口连接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串接整流管、电流检测电阻和可变负载,其中,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两端分别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相连,所述可变负载两端并接电压采样支路,所述电压采样信号连接至电压表头检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率高,可靠性好,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源变压器在电子线路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电子元件,一般作为仪器和设备的电源而成为关键电子元件;根据其使用目的不同,变压器的绕制方法不同,输出电压有单组和多组之分,每组电压又不相同,用原始的测交流输出的测试方法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尤其是输出多个绕组的变压器。使用者在使用前对其性能的测试是非常必要的,不知道准确的输出参数值,影响产品的性能和生产,尤其是,有内部短路的变压器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产品质量。现有一般的检验方法是采用万用表,附带几根电源线,测试方法简陋,测试中存在安全问题、接触不良和人为因素,导致检验结果的错判、误判,甚至不能检测出质量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效率低,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且可靠性好的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所采用的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包括交流电源、整流电路、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和次级绕组连接端口、电压表头和电流表头,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与整流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电源与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相连,电压表头的电源端和电流表头的电源端分别与整流电路输出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端口连接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串接整流管、电流检测电阻和可变负载,其中,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两端分别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相连;所述可变负载两端并接电压采样支路,所述电压采样信号连接至电压表头检测端。所述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所述的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中的各级端口分别连接各自的测试回路,且所述测试回路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电压表头检测端或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之间设置联动开关装置。所述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所述的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中的各级端口通过选择开关连接至同一测试回路。所述的可变负载为可变电阻。所述的可变负载为电子式可调负载。所述的电子式可调负载包括由可变电阻和定值电阻构成的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的分压端连接至三极管基极,所述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至该串联支路的两端。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串接电阻。所述的电压采样支路为电阻串联支路,该电阻串联支路中的分压电阻两端连接至电压表头检测端。所述初级绕组连接端口与交流电源相连线路中串接热敏电阻。所述初级绕组连接端口与交流电源相连线路中还设置有开关。该装置还包括一LM358芯片,于该芯片的两个运放比较放大器中的一端分别设置高、低电平阀值,由所述两个运放比较放大器中的另一端取得电压采样信号,所述两个运放比较放大器的比较结果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状态反映电压采样信号的高低。所述两个运放比较放大器的比较结果分别通过可变电阻连至三极管基极,所述三极管中的发射极或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被测变压器次级绕组连接端口连接测试回路,测试回路串接整流管、电流检测电阻和可变负载,其中,电流检测电阻两端分别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相连,可变负载两端并接电压采样支路,电压采样信号连接至电压表头检测端,这样,可以同时检测出被测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值,对于通常的变压器电流、电压参数要求,需要反映在一定负载(或电流)下的工作参数,通过调节可变负载,使变压器处于额定工作状态内,检测到相应的电压或电流值,得到变压器(绕组)的实际工作状态,本技术采用这种电路集成的全面测试,在实际的操作中,使用者只需要将被测变压器的绕组线头与相应的初级绕组连接端口或次级绕组连接端口相连即可,适合于程式化操作,工作效率高,不需要使用者去关心内部的电路连接,这也就避免了人为因素,提高了可靠性,因此,本技术效率高,可靠性好。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中的各级端口分别连接各自的测试回路,且测试回路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电压表头检测端或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之间设置联动开关装置;以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连接端口,次级绕组连接端口中的各级端口通过选择开关连接至同一测试回路,这样,使本技术可对两级或两级以上次级绕组同时测试,这对于测试操作者来说,只需将变压器中的所有绕组一次性全部接好后,就可以测试出所有绕组的工作状态或参数,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变负载采用电子式可调负载,可提高负载调节效率,例如,采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这相当于提高了单位阻值的调节范围,减少了在测试中的调节行程,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初级绕组连接端口与交流电源相连线路中串接热敏电阻,当输入电流超出规定的值时,也就是变压器的初次级有短路存在时,热敏电阻产生高阻,阻断输入,保护了测试者的安全和防止变压器毁损,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而且,故障排除后无需更换热敏电阻,本技术可重新正常使用,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性。初级绕组连接端口与交流电源相连线路中设置开关,可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能。本技术还通过LM358芯片取得电压采样信号,采用其中的运放比较放大器的比较结果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状态反映电压采样信号的高低,使本技术更具测试的直观性,这种方式尤其适合于某些只需要粗测、快速的测试应用场合,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1,本技术包括交流电源Vin、整流电路11和整流电路12、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A、B和次级绕组连接端口C、D、电压表头2、电流表头3和测试回路4,电压表头2和电流表头3可采用XL5145V-2型四位半数字式面板表。如图1所示,交流电源Vin通过变压器Tp与整流电路11、12输入端相连,交流电源Vin两端分别与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A、B相连。如图1所示,电压表头2的电源端与整流电路11输出端相连,整流电路11为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电流表头3的电源端与整流电路12输出端相连,整流电路12为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次级绕组连接端口C、D连接测试回路4,测试回路4串接整流二极管D11、电流检测电阻R11和可变负载,可变负载采用可变电阻R14。其中,电流检测电阻R11两端分别与电流表头3检测端相连,可变电阻R14两端并接电压采样支路41,该电压采样支路41为电阻R12和电阻R13串联而成的电阻串联支路,在本实施例中,电阻R12和电阻R13的串联分压点连接至电压表头2检测端的一端,电阻R13及电压表头2检测端的另一端接地,即电阻R13为该电阻串联支路的分压电阻,电压表头2检测端由此取得电压采样信号,整流二极管D11负极与地之间连接电容C11。在测试中,首先将被测变压器T0的绕组线头相应地连接初级绕组连接端口A、B和次级绕组连接端口C、D。调节可变电阻R14的阻值,使电流表头3显示所需要的数值,即反映特定负载的工作条件,此时,就可从电压表头2读取电压参数。在本技术中,电流检测电阻R11取值很小,而且,整流二极管D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包括交流电源、整流电路、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和次级绕组连接端口、电压表头和电流表头,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与整流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电源与被测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端口相连,电压表头的电源端和电流表头的电源端分别与整流电路输出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端口连接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串接整流管、电流检测电阻和可变负载,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两端分别与电流表头检测端相连; 所述可变负载两端并接电压采样支路,所述电压采样信号连接至电压表头检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舫,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