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3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涉及湿法炼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承载板、导液盒本体、储存盒,承载板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护架,且第一护架的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杆,第一护架的右侧的承载板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护架,第一护架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室本体,第二护架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盒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湿法炼铜的萃取箱内部连通的连续相液位高差不大,且澄清室分相溢流槽液体在突然停电或故障时不会产生返流串相等,用泵供液的料液、反萃液、有机相等液位差较大,虽然一般会在出口安装回流截止阀,但时间长后密封件容易受损,停电时因密封不好截止效果差,容易形成混合室液体回流串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
本技术属于湿法炼铜
,特别是涉及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
技术介绍
湿法炼铜一般都采用浸出--萃取--电积的工艺,其中萃取设备常用方形混合室加澄清室组成。混合室进液分内部连续和外部溶液泵泵入同时进液到混合室假底导流盒,经搅拌器搅拌(提升)后通过溢流管进入沉清室分相。此过程中,萃取箱内部连通的连续相液位高差不大,且澄清室分相溢流槽液体在突然停电或故障时不会产生返流串相等,用泵供液的料液、反萃液、有机相等液位差较大,虽然一般会在出口安装回流截止阀,但时间长后密封件容易受损,停电时因密封不好截止效果差,容易形成混合室液体回流串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通过设置导液盒本体、储存盒、溢流管以及导流管和假底导流盒,解决了现有的湿法炼铜的萃取箱内部连通的连续相液位高差不大,且澄清室分相溢流槽液体在突然停电或故障时不会产生返流串相等,用泵供液的料液、反萃液、有机相等液位差较大,虽然一般会在出口安装回流截止阀,但时间长后密封件容易受损,停电时因密封不好截止效果差,容易形成混合室液体回流串相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包括承载板、导液盒本体、储存盒,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承载板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护架,且第一护架的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护架的右侧的承载板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护架,所述第一护架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室本体,所述第二护架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盒本体,且导液盒本体的下方的第二护架的内部设置有储存盒,所述混合室本体的底部外壁中心处设置有假底导流盒,且假底导流盒通过导流管与混合室本体的底部外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护架呈双层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护架的顶端凹槽内壁与导液盒本体的底部外壁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盒本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混合室本体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混合室本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护架的凹槽内壁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盒本体上方侧壁中镶嵌有溢流管,所述导液盒本体通过溢流管与混合室本体的内部腔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盒的内部开设有储存腔,且储存盒的内部底侧壁上焊接有支架,且支架通过螺栓与抽吸泵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盒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补液孔,且补液孔的内部镶嵌有补液管。进一步地,所述抽吸泵的出水口上套接有抽吸管,且抽吸泵的出水口通过抽吸管穿过导液盒本体的前侧外壁上的进水口与导液盒本体的内部的导液腔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液盒本体、储存盒、溢流管以及导流管和假底导流盒,在混合室本体旁加一个独立的导液盒本体,导液盒本体比混合室本体略高,上端加溢流管进入混合室本体的上部,防止液体过流或搅拌器故障冒槽。用抽吸泵供液的液体进入导液盒本体,下端开口用导流管连接进入混合室本体下方的假底导流盒,跟自流进入假底液体经搅拌器提升混合后进澄清室,因进液管道出口跟混合室是分开的,且出口为敞开式,停电时不会形成虹吸导致液体倒流,彻底杜绝混合后液回流串相问题,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湿法炼铜的萃取箱内部连通的连续相液位高差不大,且澄清室分相溢流槽液体在突然停电或故障时不会产生返流串相等,用泵供液的料液、反萃液、有机相等液位差较大,虽然一般会在出口安装回流截止阀,但时间长后密封件容易受损,停电时因密封不好截止效果差,容易形成混合室液体回流串相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第二护架的内部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承载板;2、支撑柱;3、第一护架;4、连接杆;5、第二护架;6、混合室本体;7、导液盒本体;8、储存盒;9、导流管;10、假底导流盒;11、溢流管;12、储存腔;13、支架;14、抽吸泵;15、出水口;16、抽吸管;17、进水口;18、导液腔;19、补液孔;20、补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包括承载板1、导液盒本体7、储存盒8,承载板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2,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护架3,且第一护架3的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提高了第一护架3的稳定性,第一护架3的右侧的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护架5,第一护架3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室本体6,通过第一护架3可对混合室本体6起到有效的固定和定位作用,第二护架5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盒本体7,且导液盒本体7的下方的第二护架5的内部设置有储存盒8,通过第二护架5可对导液盒本体7以及储存盒8都起到定位的作用,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中心处设置有假底导流盒10,且假底导流盒10通过导流管9与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连接,进而通过导流管9可将导液盒本体7内的导液腔18与假底导流盒10的内部腔室连通。其中如图1所示,第二护架5呈空心结构设置,且第二护架5共设置有两层,第二护架5的上方空层内壁与导液盒本体7的外壁配合连接,而第二护架5的下方空层内壁与储存盒8的外壁配合连接,同时导液盒本体7的高度大于混合室本体6的高度,其相互间具有水平高度差,进而便捷了导液盒本体7通过溢流管11将导液腔18内的液体导流到混合室本体6的内部,避免原液大量累积在导液盒本体7内的现象发生。其中如图1-2所示,抽吸泵14通过支架13与储存盒8内的储存腔1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而抽吸泵14的外侧壁上的出水口15通过抽吸管16与导液盒本体7内部的导液腔18连通,进而通过抽吸泵14可将储存盒8内的溶液抽吸进入到导液盒本体7的内部待用,同时抽吸管16与导液盒本体7的前侧外壁衔接处开设有进水口17,且进水口17通过密封橡胶圈与抽吸管16的外壁配合连接,而补液管20铆合在储存盒8外侧壁上的补液孔19的内部,进而通过补液管20可对储存盒8起到原液补充工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包括承载板(1)、导液盒本体(7)、储存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2),所述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护架(3),且第一护架(3)的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杆(4),所述第一护架(3)的右侧的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护架(5),所述第一护架(3)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室本体(6),所述第二护架(5)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盒本体(7),且导液盒本体(7)的下方的第二护架(5)的内部设置有储存盒(8),所述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中心处设置有假底导流盒(10),且假底导流盒(10)通过导流管(9)与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包括承载板(1)、导液盒本体(7)、储存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柱(2),所述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护架(3),且第一护架(3)的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杆(4),所述第一护架(3)的右侧的承载板(1)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护架(5),所述第一护架(3)的内部设置有混合室本体(6),所述第二护架(5)的上方设置有导液盒本体(7),且导液盒本体(7)的下方的第二护架(5)的内部设置有储存盒(8),所述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中心处设置有假底导流盒(10),且假底导流盒(10)通过导流管(9)与混合室本体(6)的底部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架(5)呈双层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护架(5)的顶端凹槽内壁与导液盒本体(7)的底部外壁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混合室外挂导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盒本体(7)距离地面的高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达唐晓维龚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金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