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38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涉及金属矿物提取技术领域,其将铟萃取工艺中经过反萃后的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再回收稀释剂、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重新融合为新有机相,返回铟萃取工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贫有机相中的杂质生成沉淀被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有机相中毒的问题,保证了有机相的纯净度。另一方面,在加入分离机后,稀释剂和萃取剂被彻底分成了两层,能够直观准确地判断出二者的配比,以便及时调整二者的比例,保证铟萃取的高效进行。该方法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矿物提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铟矿物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硫化铜矿和硫化锑矿等。虽然在一些有色金属精矿中铟得到初步富集,但由于铟品位低,一般不可直接作为提铟原料。而上述有色金属精矿经过冶炼或高炉炼铁后得到的粗锌、粗铅、炉渣、浸出渣、溶液、烟尘、合金、阳极泥等是提铟的主要原料。铟的提取工艺以萃取-电解法为主,这也是现今世界上铟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其工艺流程是:含铟原料→富集→化学溶解→净化→萃取→反萃取→锌(铝)置换→海绵铟→电解精炼→精铟。在萃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萃取剂是P204,稀释剂是煤油,而P204与煤油在混合使用过程中,由于煤油的不断挥发,以及被萃余液带走,损失,造成比例失衡,同时由于生产过程长时间运行,有机相中的夹带物和其他有害元素不停富集。由于存在上述两个因素,导致铟萃取率不稳定,相比难于控制,甚至出现有机物大量中毒,萃取时会产生第三相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铟萃取中保持萃取液的比例和纯净度,从而保障铟萃取过程的高效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包括:将贫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搅拌后静置分层,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收集稀释剂和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搅拌后静止分层,得到层状分布的新有机相以及第二水相;回收新有机相;其中,贫有机相为铟萃取工艺中反萃完铟的有机相;分离剂为碱溶液;融合剂为酸溶液。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将铟萃取工艺中经过反萃后的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再回收稀释剂、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重新融合为新有机相,返回铟萃取工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贫有机相中的杂质生成沉淀被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有机相中毒的问题,保证了有机相的纯净度。另一方面,在加入分离机后,稀释剂和萃取剂被彻底分成了两层,能够直观准确地判断出二者的配比,以便及时调整二者的比例,保证铟萃取的高效进行。该方法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在加入分离剂后分层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其流程可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包括:S1.将贫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搅拌后静置分层,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S2.收集稀释剂和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搅拌后静止分层,得到层状分布的新有机相以及第二水相;回收新有机相。常规铟提取的工艺流程是将含铟的原料富集、化学溶解、净化之后,采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萃取之后得到的有机相,需要用水进行反萃,反萃之后的有机相则为本申请涉及的贫有机相。萃取用的有机溶剂由萃取剂P204,以及稀释剂煤油按照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在完成萃取和反萃之后,得到的贫有机相将被输送会萃取工段,再次重复使用。理论上,只要萃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保持不变,即可维持对铟的高效萃取。但是,实际生产中,一方面,由于煤油的不断挥发,以及被萃余液带走,损失,会造成萃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失衡;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过程长时间运行,有机相中的夹带物和其他有害元素不停富集,会造成有机相中毒,导致萃取难以分层或出现第三相。上述问题都会导致铟萃取效率的变低。基于此,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人将完成反萃后的贫有机相收集,将其与分离剂进行混合,分离剂为碱溶液,pH为12~14。混合后静置,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贫有机相中的杂质生成沉淀被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有机相中毒的问题,保证了有机相的纯净度。另一方面,在加入分离机后,稀释剂和萃取剂被彻底分成了两层,能够直观准确地判断出二者的配比,以便及时调整二者的比例,保证铟萃取的高效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新水中加碱调节pH至12~14,升温至80~95℃。在将贫有机相和分离剂混合时,贫有机相和分离剂的体积比为1:0.8~1.2。在上述比例下,分离剂的分离效果较佳,可以促进各相更好更快的分层。可选地,贫有机相与分离剂的混合是在40~70rpm的转速下搅拌3~5min,使二者充分混合反应;然后静置2~3min,让各相得以充分分离。静置分层后,排出下层的沉淀物和第一水相,即可对上层的稀释剂和萃取剂进行回收。回收的稀释剂和萃取剂可以通过与融合剂的混合再次融合成新有机相,返回到铟萃取工序中重复使用。其中,融合剂为酸溶液。可选地,融合剂为硫酸溶液,浓度为120~135g/L。在将稀释剂、萃取剂和融合剂混合时,稀释剂、萃取剂的总体积与融合剂的体积比为1:0.2~0.4。在上述比例范围内,稀释剂、萃取剂可以快速高效地融合成新有机相,并且新形成的新有机相对于铟的萃取效果得以更好的保障。可选地,稀释剂层、萃取剂层与融合剂的混合是在40~70rpm的转速下搅拌15~20min,使三者可以充分混合反应;然后静置5~7min,让新有机相和第二水相可以充分的分离开,便于对新有机相进行回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还包括在回收的新有机相层补加稀释剂或萃取剂。如果在分离剂分离的过程中,发现萃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在回收的新有机相中添加稀释剂或萃取剂可以让新有机相恢复到最佳的配比,保障对铟的萃取效率。此外,上述过程中回收的沉淀物可以进一步输送到挥发窑中,回收其中的杂质锌。第一水相中含有大量碱,可以返回到碱洗段使用。第二水相含有大量的酸,可以返回到浸出段,用于化学溶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包括:S1.将贫有机相加入到澄清槽中,以4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加入分离剂(pH为14的NaOH溶液),贫有机相与分离剂的体积比为1:0.8,继续搅拌5min,然后静置3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贫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搅拌后静置分层,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n收集所述稀释剂和所述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搅拌后静止分层,得到层状分布的新有机相以及第二水相;回收所述新有机相;/n其中,所述贫有机相为铟萃取工艺中反萃完铟的有机相;所述分离剂为碱溶液;所述融合剂为酸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贫有机相与分离剂混合搅拌后静置分层,得到自上而下层状分布的稀释剂、萃取剂、第一水相以及沉淀物;
收集所述稀释剂和所述萃取剂,与融合剂混合搅拌后静止分层,得到层状分布的新有机相以及第二水相;回收所述新有机相;
其中,所述贫有机相为铟萃取工艺中反萃完铟的有机相;所述分离剂为碱溶液;所述融合剂为酸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剂的pH为1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贫有机相和所述分离剂混合时,所述贫有机相和所述分离剂的体积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铟高效萃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有机相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如斌肖庆峰李春林李建福
申请(专利权)人: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