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包括研磨杆本体和控制研磨杆本体旋转的驱动装置;研磨杆本体下端设有研磨刀头,设有防溅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管上的定位环、绕定位环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撑杆组件和可沿套管上下移动的锁紧环;支杆组件首端与定位环铰接;支杆组件外设有伞状疏水面;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研磨试管内的页面高度,调节定位环高度,使得本装置可适应不同液面,满足不同操作需求;待定位环高度确认后,推动锁紧环,通过带动撑杆组件的运动,控制支杆组件的开合大小,使得随支杆组件张开的伞状疏水面可以在研磨试管内形成密封盖,防止研磨过程中的样本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
技术介绍
在医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将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研磨,破碎,分散,匀浆,使之成为均质的溶液,以便对其成分(如:DNA、RNA等)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或者对样品中有无某种成分进行测定。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将少量样本进行低温、充分的研磨。目前实验室中的生物匀浆器类型众多,有玻璃制匀浆器,也有针对小量样品的手工研磨器(样品放入EP管中,用棒状塑料匀浆器手工研磨),还有超声匀浆器等。但这些品种的匀浆器也存在一些缺陷,研磨期间可能造成样品飞溅,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及样品损失。简单的试管盖,无法针对不同型号试管,通用性差;同时,研磨程度是否充分主要依靠个人手工,费时费力,效率低,有时因人工力度或者操作时间不够就无法实现充分研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研磨过程中样本飞溅、密封性好、实用性强的均浆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包括研磨杆本体和控制所述研磨杆本体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研磨杆本体下端设有研磨刀头,所述研磨杆本体外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防溅装置;所述防溅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的定位环、绕所述定位环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撑杆组件和可沿所述套管上下移动的锁紧环;所述支杆组件首端与所述定位环铰接;所述支杆组件外设有伞状疏水面;所述撑杆组件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支杆组件和锁紧环;所述撑杆组件可在所述锁紧环的推动下,控制所述支杆组件的撑开或闭合。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包括放置所述定位环的定位段和放置所述锁紧环的滑动段;所述定位环与定位段、所述锁紧环与所述滑动段均为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组件尾端设有弹性胶圈。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刀头包括若干组研磨刀;所述研磨刀包括研磨棒和设置在所述研磨棒前端的锯齿破壁尖端。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握手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握手内,可沿所述固定握手往复运动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研磨杆本体上,可带动所述研磨杆本体旋转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设有防溅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的定位环、绕所述定位环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撑杆组件和可沿所述套管上下移动的锁紧环;所述支杆组件首端与所述定位环铰接;所述支杆组件外设有伞状疏水面;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研磨试管内的页面高度,调节定位环高度,使得本装置可适应不同液面,满足不同操作需求;待定位环高度确认后,推动锁紧环,通过带动撑杆组件的运动,控制支杆组件的开合大小,使得随支杆组件张开的伞状疏水面可以在研磨试管内形成密封盖,防止研磨过程中的样本飞溅。2.支杆组件尾端设有弹性胶圈,在支杆组件在研磨试管内撑起时,弹性胶圈可紧研磨贴试管壁,进一步防止研磨刀头旋转过程中,沿管壁飞出的试剂。3.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握手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握手内,可沿所述固定握手往复运动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研磨杆本体上,可带动所述研磨杆本体旋转运动,操作简单,无需电力驱动,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溅装置的撑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溅装置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研磨刀头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的实施方式,包括研磨杆本体1和控制研磨杆本体1旋转的驱动装置;研磨杆本体1下端设有研磨刀头10,研磨刀头10包括若干组研磨刀;研磨刀包括研磨棒11和设置在研磨棒11前端的锯齿破壁尖端12。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握手6和设置在固定握手6内,可沿固定握手6往复运动的拉杆7,拉杆7上设有拉绳71;拉绳71缠绕在研磨杆本体1上,可带动研磨杆本体1旋转运动。研磨杆本体1外设有套管3,套管3上设有防溅装置4;套管3包括放置定位环41的定位段和放置锁紧环44的滑动段;定位环41与定位段、锁紧环44与滑动段均为螺纹配合。防溅装置4包括设置在套管3上的定位环41、绕定位环41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42、撑杆组件43和可沿套管3上下移动的锁紧环44;支杆组件42首端与定位环41铰接;支杆组件42外设有伞状疏水面45;支杆组件42尾端设有弹性胶圈5。撑杆组件43两端分别铰接支杆组件42和锁紧环44;撑杆组件43可在锁紧环44的推动下,控制支杆组件42的撑开或闭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插入待研磨的试管9内,根据试管9内液面高度,选定定位环41的位置,在套管3上旋紧固定;然后沿套管3滑动锁紧环44,带动撑杆组件43,将支杆组件42撑开,撑开后的支杆组件42带动伞状疏水面45张开,同时,设置在支杆组件42一端的弹性胶圈5与试管9内壁贴合,进一步防止试剂沿管壁流出;握住固定握手6,沿固定握手6往复推动拉杆7,拉杆7的拉绳71缠绕在研磨杆本体1上,在摩擦力作用下,可带动研磨杆本体1旋转运动,利用研磨刀头10研磨试剂;待研磨完成后,滑动锁紧环44,收起防溅装置,循环往复。本技术具有可防止研磨过程中样本飞溅的特点,由于设有防溅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3上的定位环41、绕所述定位环41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42、撑杆组件43和可沿所述套管3上下移动的锁紧环44;所述支杆组件42首端与所述定位环41铰接;所述支杆组件42外设有伞状疏水面45;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研磨试管内的页面高度,调节定位环41高度,使得本装置可适应不同液面,满足不同操作需求;待定位环41高度确认后,推动锁紧环44,通过带动撑杆组件43的运动,控制支杆组件42的开合大小,使得随支杆组件42张开的伞状疏水面45可以在研磨试管内形成密封盖,防止研磨过程中的样本飞溅;支杆组件42尾端设有弹性胶圈5,在支杆组件42在研磨试管内撑起时,弹性胶圈5可紧研磨贴试管壁,进一步防止研磨刀头10旋转过程中,沿管壁飞出的试剂;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握手6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握手6内,可沿所述固定握手6往复运动的拉杆7,所述拉杆7上设有拉绳71;所述拉绳71缠绕在所述研磨杆本体1上,可带动所述研磨杆本体1旋转运动,操作简单,无需电力驱动,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包括研磨杆本体(1)和控制所述研磨杆本体(1)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研磨杆本体(1)下端设有研磨刀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杆本体(1)外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上设有防溅装置(4);所述防溅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3)上的定位环(41)、绕所述定位环(41)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42)、撑杆组件(43)和可沿所述套管(3)上下移动的锁紧环(44);所述支杆组件(42)首端与所述定位环(41)铰接;所述支杆组件(42)外设有伞状疏水面(45);/n所述撑杆组件(43)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支杆组件(42)和锁紧环(44);所述撑杆组件(43)可在所述锁紧环(44)的推动下,控制所述支杆组件(42)的撑开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生物均浆器,包括研磨杆本体(1)和控制所述研磨杆本体(1)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研磨杆本体(1)下端设有研磨刀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杆本体(1)外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上设有防溅装置(4);所述防溅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3)上的定位环(41)、绕所述定位环(41)均匀分布的支杆组件(42)、撑杆组件(43)和可沿所述套管(3)上下移动的锁紧环(44);所述支杆组件(42)首端与所述定位环(41)铰接;所述支杆组件(42)外设有伞状疏水面(45);
所述撑杆组件(43)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支杆组件(42)和锁紧环(44);所述撑杆组件(43)可在所述锁紧环(44)的推动下,控制所述支杆组件(42)的撑开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生物均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宁宏姚亮宇王仪春王亚兰周翔张其杰丛戎季承建栾焦晨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