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22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它包括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料斗、进液管和出料口,发酵室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液进料管,发酵室本体通过隔板分成上发酵室本体和下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主轴,主轴的上端和下端与第一驱动装置和回转盘连接,回转盘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独特的搅拌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发酵室内的物质混合更加均匀,发酵充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
本实用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具体为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古称藁,又称禾秆草,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稻藁,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在工业化以前,农民对秸秆的利用五花八门,非常丰富。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将稻秆晒干储藏,可用作柴火,编织座垫、床垫、扫帚等家用品,铺垫牲圈、喂养牲畜,堆沤肥还田,甚至用于制作简易房屋的屋顶等,很少被直接浪费掉。中国近二十年来由于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各种工业制品的丰富,农村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大量秸秆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法律禁止,但很多地方农民仍然直接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引发空气污染、火灾、飞机无法正常起降等后果。燃烧稻草造成污染的问题也在台湾发生,总是引发民怨,环保署指出,在收割时立即就地掩埋稻草不但没有空气污染,也是更好的施肥方式。秸秆制造纤维素也是秸秆利用的一种方法,秸秆制造纤维素中一个重要的工艺就是对秸秆进行发酵,现有技术中的发酵装置大多结构简单,效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独特的搅拌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发酵室内的物质混合更加均匀,发酵充分,效率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料斗、进液管和出料口,发酵室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液进料管,发酵室本体通过隔板分成上发酵室本体和下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主轴,主轴的上端和下端与第一驱动装置和回转盘连接,回转盘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进一步的,搅拌组件通过轴套设置分别设置有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进一步的,搅拌组件包括环体,环体设置为方形,环体的两端设置有搅拌杆,其中侧端的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刷体组件。进一步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刷体组件;第二刷体组件和第一刷体组件分别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底端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端设置有筛网,筛网处与出液管连接;出料管的侧端活动设置有活塞。进一步的,出料管与活塞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发酵室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架。进一步的,发酵室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独特的搅拌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发酵室内的物质混合更加均匀,发酵充分,效率高。2、本技术中搅拌组件包括环体,环体设置为方形,环体的两端设置有搅拌杆,其中侧端的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刷体组件,和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的同时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也自转带动搅拌组件旋转,这样的结构设计搅拌均匀,效率高。3、本技术中第二刷体组件和第一刷体组件的结构设计对发酵室本体的内壁和底壁有清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中搅拌组件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第一驱动装置;2、发酵液进料管;3、发酵室本体;4、隔板;5、料斗;6、保温层;7、第一旋转轴;8、环体;9、搅拌杆;10、第一刷体组件;11、轴套;12、第二刷体组件;13、支架;14、出液管;15、筛网;16、活塞;17、出料管;18、进液管;19、第二旋转轴;20、传动装置;21、回转盘;22、主轴;23、第二驱动装置;24、出料口;100、搅拌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发酵室本体3,发酵室本体3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料斗5、进液管18和出料口24,发酵室本体3的上端设置有发酵液进料管2,发酵室本体3通过隔板4分成上发酵室本体和下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2,主轴22的上端和下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和回转盘21连接,回转盘2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其中第一旋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通过传动装置20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100。具体工作时,首先将秸秆通过料斗5、水经过进液管18和发酵液通过发酵液进料管2进入到发酵室本体3内,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带动主轴22转动的同时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也自转带动搅拌组件100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发酵,最后通过出料口24排出。如图1所示,搅拌组件100通过轴套11设置分别设置有在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上,安装维护方便。如图1-图2所示,搅拌组件100包括环体8,环体8设置为方形,环体8的两端设置有搅拌杆9,其中侧端的搅拌杆9上设置有第一刷体组件10,这样的结构设计搅拌均匀。如图1所示,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刷体组件12;第二刷体组件12和第一刷体组件10分别与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的底端为螺纹连接,第二刷体组件12和第一刷体组件10对发酵室本体3的内壁和底壁有清洁的作用。如图1所示,出料口24处设置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的下端设置有筛网15,筛网15处与出液管14连接;出料管17的侧端活动设置有活塞16,液体通过筛网15过滤后从出液管14排出,渣则从取下活塞16后排出。如图1所示,出料管17与活塞16为螺纹连接,安装与取下方便。如图1所示,发酵室本体3的下端设置有支架13。如图1所示,发酵室本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有保温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它包括发酵室本体(3),其特征在于,发酵室本体(3)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料斗(5)、进液管(18)和出料口(24),发酵室本体(3)的上端设置有发酵液进料管(2),发酵室本体(3)通过隔板(4)分成上发酵室本体和下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2),主轴(22)的上端和下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和回转盘(21)连接,回转盘(2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其中第一旋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通过传动装置(20)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它包括发酵室本体(3),其特征在于,发酵室本体(3)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料斗(5)、进液管(18)和出料口(24),发酵室本体(3)的上端设置有发酵液进料管(2),发酵室本体(3)通过隔板(4)分成上发酵室本体和下发酵室本体,发酵室本体(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2),主轴(22)的上端和下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和回转盘(21)连接,回转盘(2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其中第一旋转轴(7)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通过传动装置(20)连接,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100)通过轴套(11)设置分别设置有在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制造纤维素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100)包括环体(8),环体(8)设置为方形,环体(8)的两端设置有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祥赵德鸿罗盛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蠡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