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油水分离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油田场站通常采用三相分离器对原油进行油水分离,三相分离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重力沉降,油水乳化液经过多级填料分离,传统的三相分离器设备尺寸大,对于稠油、高凝油、高含蜡原油,油品性质不易分离时还需要加破乳剂处理,很多场站通常对采出液进行加破乳剂和初步分离预处理,油中含水率达到20%~30%左右,集中输送到转运站再通过大型三相分离器进行处理,才能够达到合格油(油中含水<1%)标准。在油田开采后期,采出液含水率较高,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发了多种新型高效三相分离器,其中“重力场+电场”技术因其具有分离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和体积小等优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重力场+电场”设备是将常规重力分离与电场破乳分离相结合。2002年JahreNilsen等人提出了三相分离器内置式静电聚结器(VesselInternalElectrostaticCoalescer,VIEC)的技术构想,并申请了专利,目前VIEC技术是应用最广的电场破乳技术,但VIEC技术主要应用在含水范围为30%~50%的工况下,且VIEC模块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不适用于传统小型场站建设。中国专利CN107723020A公开了一种油气水三相静电聚结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气液分离模块、高含水聚结模块、低含水聚结模块、供电及控制系统;能够简化分离工艺,实现集约分离,处理宽含水率范围的油水乳状液,但其结构复杂,波纹型电极板制造难度大,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包括撬座(1)、进液泵(2)、进液管线(3)、进液口(4)、分离器(5)、布液板(6)、变频聚结模块(7)、变频电源柜(8)、电气接口(9)、填料(10)、压力变送器口(11)、安全泄放口(12)、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口(13)、堰板(14)、气出口(15)、气出口管线(16)、自力式调节阀(17)、液位计(18)、PLC控制柜(19)、油出口手动阀门(20)、油出口电动调节阀(21)、油出口管线(22)、油出口(23)、水出口(24)、水出口管线(25)、水出口电动调节阀(26)、水出口手动阀门(27)、排污口(28)、鞍式支座(29)、音叉物位开关(30)、第一取样阀(31-1)、第二取样阀(31-2)、第三取样阀(31-3)、温度变送器(32)、压力变送器(33)、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34),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分离器(5)安装在撬座(1)上,分离器(5)的进液口(4)连接进液管线(3),进液管线(3)连接进液泵(2),分离器(5)的油出口(23)连接油出口管线(22),分离器(5)的水出口(24)连接水出口管线(25),分离器(5)的气出口(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包括撬座(1)、进液泵(2)、进液管线(3)、进液口(4)、分离器(5)、布液板(6)、变频聚结模块(7)、变频电源柜(8)、电气接口(9)、填料(10)、压力变送器口(11)、安全泄放口(12)、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口(13)、堰板(14)、气出口(15)、气出口管线(16)、自力式调节阀(17)、液位计(18)、PLC控制柜(19)、油出口手动阀门(20)、油出口电动调节阀(21)、油出口管线(22)、油出口(23)、水出口(24)、水出口管线(25)、水出口电动调节阀(26)、水出口手动阀门(27)、排污口(28)、鞍式支座(29)、音叉物位开关(30)、第一取样阀(31-1)、第二取样阀(31-2)、第三取样阀(31-3)、温度变送器(32)、压力变送器(33)、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3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离器(5)安装在撬座(1)上,分离器(5)的进液口(4)连接进液管线(3),进液管线(3)连接进液泵(2),分离器(5)的油出口(23)连接油出口管线(22),分离器(5)的水出口(24)连接水出口管线(25),分离器(5)的气出口(15)连接气出口管线(16),PLC控制柜(19)安装在撬座(1)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撬座(1)采用H型钢(1-1)焊接而成,H型钢(1-1)交叉焊接采用插入式焊接结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均焊接加强筋,分别在分离器(5)鞍式支座(29)底部、PLC控制柜(19)底部、气出口管线(16)、油出口管线(22)、水出口管线(25)底部位置安装加强筋,撬座(1)两端焊接两个静电接地板(1-2),撬座(1)设置4个吊耳(1-3);
进一步地,所述的H型钢(1-1)焊接采用插入式拼焊,将插入侧H型钢(1-1)翼板切割至被插入侧H型钢(1-1)翼板边缘,插入侧H型钢(1-1)腹板插入至被插入侧H型钢(1-1)腹板,插入部分腹板边缘均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器(5)包括封头(5-1)、筒体(5-2)、进液口接管(5-3)、进液口法兰(5-4)、电气接口接管(5-5)、第一电气接口法兰(5-6)、压力变送器口接管(5-7)、安全泄放口接管(5-8)、安全泄放口法兰(5-9)、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口接管(5-10)、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口法兰(5-11)、气出口接管(5-12)、气出口法兰(5-13)、第一液位计口接管(5-14)、第一液位计口法兰(5-15)、第二液位计口接管(5-16)、第二液位计口法兰(5-17)、油出口接管(5-18)、油出口法兰(5-19)、水出口接管(5-20)、水出口法兰(5-21)、排污口接管(5-22)、排污口法兰(5-23)、音叉物位开关接管(5-24)、第一取样口接管(5-25)、第二取样口接管(5-26)、第三取样口接管(5-27)、温度变送器接管(5-28)、人孔(5-29)、第二电气接口法兰(5-30);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口接管(5-7)采用螺纹连接形式,螺纹规格型号为Rc1/2内螺纹,音叉物位开关接管(5-24)采用螺纹连接形式,螺纹规格型号为Rc1/2内螺纹,第一取样口接管(5-25)、第二取样口接管(5-26)、第三取样口接管(5-27)采用螺纹连接形式,螺纹规格型号为R21/2外螺纹,第一取样口接管(5-25)连接第一取样阀(31-1),第二取样口接管(5-26)连接第二取样阀(31-2),第三取样口接管(5-27)连接第三取样阀(31-3),电气接口接管(5-5)伸入分离器内150mm并焊接第二电气接口法兰(5-30);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出口管线(16)包括第一气出口管线(16-1)、第二气出口管线(16-2)、气出口管线法兰(16-3),第一气出口管线(16-1)、第二气出口管线(16-2)之间连接自力式调节阀(17);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出口管线(22)包括第一油出口管线(22-1)、第二油出口管线(22-2)、第三油出口管线(22-3)、第四油出口管线(22-4)、油出口外接法兰(22-5),第一油出口管线(22-1)连接油出口手动阀门(20)和油出口电动调节阀(21),油出口手动阀门(20)另一端连接第二油出口管线(22-2),油出口电动调节阀(21)另一端连接第三油出口管线(22-3),第二油出口管线(22-2)和第三油出口管线(22-3)汇合至第四油出口管线(22-4),第四油出口管线(22-4)焊接油出口外接法兰(22-5);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出口管线(25)包括第一水出口管线(25-1)、第二水出口管线(25-2)、第三水出口管线(25-3)、第四水出口管线(25-4)、水出口外接法兰(25-5),第一水出口管线(25-1)连接水出口手动阀门(27)和水出口电动调节阀(26),水出口手动阀门(27)另一端连接第二水出口管线(25-2),水出口电动调节阀(26)另一端连接第三水出口管线(25-3),第二水出口管线(25-2)和第三水出口管线(25-3)汇合至第四水出口管线(25-4),第四水出口管线(25-4)焊接水出口外接法兰(25-5);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液口(4)、电气接口(9)、压力变送器口(11)、安全泄放口(12)、射频导纳界面变送器口(13)、气出口(15)设置在分离器(5)顶部,人孔(5-29)设置在分离器(5)中部侧面,油出口(23)、水出口(24)排污口(28)设置在分离器(5)底部第一液位计口接管(5-14)、第一液位计口法兰(5-15)、第二液位计口接管(5-16)、第二液位计口法兰(5-17)设置在右封头上,音叉物位开关接管(5-24)设置在分离器(5)侧面偏上部位,高度位于高于电极板(7-5)顶边以上50mm位置,音叉物位开关接管(5-24)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且垂直于筒体轴线,温度变送器接管(5-28)设置在分离器(5)侧面偏下部位,距离中心线200mm,接管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且垂直于筒体轴线,在分离器(5)侧面设置3个取样口,分别焊接第一取样口接管(5-25)、第二取样口接管(5-26)和第三取样口接管(5-27),高度分别为筒体轴线上方100mm、筒体轴线下方100mm和筒体轴线下方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离器(5)设置两个鞍式支座(29),鞍式支座(29)按照标准NB/T47065.1-2018《容器支座》选取,型号为BⅠ1000-F/S,鞍式支座(29)位置按照标准NB/T47042-2014《卧式容器》中的规定设置,左侧为BⅠ1000-F,是固定式鞍式支座,右侧为BⅠ1000-S,为滑动式鞍式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布液板(6),安装在分离器(5)内部,布液板(6)距离进液口(4)位置右侧200mm,采用厚度为10mm,Q235B钢板制造,布液板(6)底部与罐内底部留100mm间隙,布液板(6)顶部与罐内顶部留300mm间隙,布液板(6)两侧按照筒体内曲面切割成曲边,与筒体满焊,布液板(6)上均布Φ30圆孔(6-1),横向孔距为60mm,竖向孔距为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器(5)内部设置堰板(14),堰板(14)距离右封头切线400mm,采用厚度为10mm,Q235B钢板垂直筒体轴线焊接在筒体内侧,堰板(14)顶部与罐内顶部留200mm间隙,堰板(14)周围与筒体焊接部分全部满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聚结原油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器(5)内部设置填料(10),填料(10)沿筒体轴线方向长度为900mm,右端距离右封头切线1000mm,筒体内焊接填料框架,填料框架包括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第一轴向角钢(10-3-1)、第二轴向角钢(10-3-2)、第三轴向角钢(10-3-3)、下钢板网(10-4)、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填料第一支撑板(10-6-1)、填料第二支撑板(10-6-2)、填料第三支撑板(10-6-3)、填料第四支撑板(10-6-4)、填料第五支撑板(10-6-5)、填料第六支撑板(10-6-6)、填料第七支撑板(10-6-7)、填料第八支撑板(10-6-8)、第一拉筋(10-7-1)、第二拉筋(10-7-2)、第三拉筋(10-7-3)、第四拉筋(10-7-4)、上钢板网(10-8)、波纹板填料(10-9)、第一立筋(10-10-1)、第二立筋(10-10-2)、第三立筋(10-10-3)、第四立筋(10-10-4)、第五立筋(10-10-5)、第六立筋(10-10-6);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料框架为可拆卸式结构,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第一轴向角钢(10-3-1)、第二轴向角钢(10-3-2)、第三轴向角钢(10-3-3)、下钢板网(10-4)、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填料第一支撑板(10-6-1)、填料第二支撑板(10-6-2)、填料第三支撑板(10-6-3)、填料第四支撑板(10-6-4)、填料第五支撑板(10-6-5)、填料第六支撑板(10-6-6)、填料第七支撑板(10-6-7)、填料第八支撑板(10-6-8)焊接在分离器(5)筒体内部,其余部分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离器(5)内距离右封头切线1000mm焊接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左侧焊接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距离右侧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900mm,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底部与罐内底部留100mm间隙,顶部与罐内顶部留300mm间隙,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宽度为50mm,两侧按照筒体内曲面切割成曲边,与筒体焊接部分断续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焊接在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底部,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焊接在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底部,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和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采用角钢规格为75×75×6,呈┐┌型放置,上边位于水平方位,上表面距离筒体内壁底部100mm,另一边端部按照筒体内曲面切割成曲边,与筒体焊接,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水平边上表面与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和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焊接,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水平边上表面与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和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焊接,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下部立面与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和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右侧面平齐,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下部立面与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和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左侧面平齐,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和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之间间距为9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焊接在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顶部,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焊接在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顶部,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和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采用角钢规格为75×75×6,呈┘└型放置,下边位于水平方位,下表面距离筒体内壁顶部300mm,另一边端部按照筒体内曲面切割成曲边,与筒体焊接,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下表面与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和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顶边平齐,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下表面与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和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顶边平齐,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上部立面与第一弧形板挡条(10-1-1)和第二弧形板挡条(10-1-2)右侧面平齐,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上部立面与第三弧形板挡条(10-1-3)和第四弧形板挡条(10-1-4)左侧面平齐,第一上部径向角钢(10-5-1)、第二上部径向角钢(10-5-2)之间间距为9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轴向角钢(10-3-1)、第二轴向角钢(10-3-2)和第三轴向角钢(10-3-3),端部焊接在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之间的侧边上,角钢规格为75×75×6,方向呈┐┌┌型放置,长度为900mm,上表面与第一下部径向角钢(10-2-1)和第二下部径向角钢(10-2-2)的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第一轴向角钢(10-3-1)、第二轴向角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军,苏立红,王小平,刘艳颖,王纯玉,郭生强,刘晶,李金栋,王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北石油迪威尔石化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