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18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系统、导气系统和监测系统;所述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和抽水井,该反应屏障内含有吸附性材料和有机降解菌种,所述导气系统包括有导气层、阻隔层和有机物吸附箱,所述有机物吸附箱填埋于地表以下,其箱体内包括有活性吸附材料;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水井、下游水井和监测气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通过反应屏障的吸附介质实现对污染物的物理吸附,同时结合有机降解菌种的生化反应,可有效的将有机类污染物从地下水中去除,且在去除后可通过有机物吸附箱有效的实现对挥发物吸附,提高了该系统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染物地下水修复处理
,具体为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
技术介绍
二十一世纪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来自农业的污染物包括农药、除草剂、动物粪便、肥料,来自垃圾堆埋场的垃圾渗滤液,来自化粪池、屠宰场的细菌和寄生虫,以及工业界经常使用的放射性化合物、氰化物、多氯联苯、汽油和其他燃料衍生物,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水,在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区域,并随地下水流动迁移。长期的工业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多元化,以及污染特征和污染过程的复杂性,使得部分工业场地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污染物类型是复杂多样的,这其中有机污染物是典型的工业场地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中的部分有机挥发性污染物存留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导致可能的蒸汽入侵,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产生可能的致癌、非致癌效应,如何有效去除这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系统、导气系统和监测系统;所述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和抽水井,该反应屏障内含有吸附性材料和有机降解菌种,所述抽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一侧,且在抽水井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所述导气系统包括有导气层、阻隔层和有机物吸附箱,所述导气层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部且呈斜面角设置,阻隔层设置在导气层上方并贴合设置,所述有机物吸附箱设置在导气层的仰角端部,并与该导气层连通,所述有机物吸附箱填埋于地表以下,其箱体内包括有活性吸附材料;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水井、下游水井和监测气井,所述上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游位置,所述下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下游位置,所述监测气井设置在阻隔层的上方。所述有机物吸附箱内的活性吸附材料包括有活性炭和分子筛。所述导气层由石英砂构成,且厚度不小于30cm。所述阻隔层由粘土构成,且厚度不小于50cm。所述导气层的斜面角角度大于10°。所述监测气井与阻隔层的垂直间距小于1m。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通过反应屏障的吸附介质实现对污染物的物理吸附,同时结合有机降解菌种的生化反应,可有效的将有机类污染物从地下水中去除,且在去除后可通过有机物吸附箱有效的实现对挥发物吸附,提高了该系统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俯视图。图中:1上游水井、2抽水井、3水位检测仪、4监测气井、5填料、6反应屏障、7导气层、8阻隔层、9有机物吸附箱、10下游水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系统、导气系统和监测系统;所述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6和抽水井2,该反应屏障6内含有吸附性材料和有机降解菌种,本实施例不限定反应屏障6内的填料,一般可采用活性炭、粘土矿物、吸附树脂等吸附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同时填料内混合有机降解菌种中的一类或多类组合,其具体填料、尺寸由现场污染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决定,同时该种反应屏障6的使用原理在于,快速吸附并利用微生物生化反应去除有机物;所述抽水井2设置在反应屏障6的一侧,且在抽水井2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3,本实施例所述的水位检测仪3用于监测非季节性的地下水位变化,而抽水井2一方面用于释氧剂的添加,补充反应屏障6生化反应耗氧,另一方面作为可反应屏障堵塞疏通或更换填料时所需的临时地下水抽出井;本实施例采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注入抽出相结合,达到了一井多用,预防并解决了反应屏障6堵塞的问题。所述导气系统包括有导气层7、阻隔层8和有机物吸附箱9,所述导气层7设置在反应屏障6的上部且呈斜面角设置,阻隔层8设置在导气层7上方并贴合设置,所述有机物吸附箱9设置在导气层7的仰角端部,并与该导气层7连通,所述有机物吸附箱9填埋于地表以下,其箱体内包括有活性吸附材料;导气层7为高通气率材料,本实施例优选的导气层7是由石英砂构成,且厚度不小于30cm,该导气层7连通到有机物吸附箱9内,用于吸附挥发有机物质;本实施例优选的阻隔层8由粘土构成,且厚度不小于50cm,可以有效的提高阻隔气体的效果。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水井1、下游水井10和监测气井4,所述上游水井1设置在反应屏障6的上游位置,所述下游水井10设置在反应屏障6的下游位置,所述监测气井4设置在阻隔层8的上方,本实施例优选的监测气井4与阻隔层8的垂直间距小于1m,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测气井4的识别监测效果,距离设置过大,监测到的气体含量容易产生误差。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物吸附箱9内的活性吸附材料包括有活性炭和分子筛。如图1所示,受污染的地下水在自然水力坡度的作用下,从上游流向下游,当其流经反应屏障6时,反应屏障6内的吸附性介质与地下水中的有几类污染物充分接触,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其固定在反应屏障6内,后经过有机物降解菌种生化反应作用,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将有机类污染物从地下水中去除,同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挥发的物质经上部导气层7引导至有机物吸附箱9吸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屏障系统、导气系统和监测系统;/n所述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和抽水井,该反应屏障内含有吸附性材料和有机降解菌种,所述抽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一侧,且在抽水井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n所述导气系统包括有导气层、阻隔层和有机物吸附箱,所述导气层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部且呈斜面角设置,阻隔层设置在导气层上方并贴合设置,所述有机物吸附箱设置在导气层的仰角端部,并与该导气层连通,所述有机物吸附箱填埋于地表以下,其箱体内包括有活性吸附材料;/n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水井、下游水井和监测气井,所述上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游位置,所述下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下游位置,所述监测气井设置在阻隔层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反应屏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屏障系统、导气系统和监测系统;
所述反应屏障系统包括有反应屏障和抽水井,该反应屏障内含有吸附性材料和有机降解菌种,所述抽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一侧,且在抽水井内部设置有水位检测仪;
所述导气系统包括有导气层、阻隔层和有机物吸附箱,所述导气层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部且呈斜面角设置,阻隔层设置在导气层上方并贴合设置,所述有机物吸附箱设置在导气层的仰角端部,并与该导气层连通,所述有机物吸附箱填埋于地表以下,其箱体内包括有活性吸附材料;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有上游水井、下游水井和监测气井,所述上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上游位置,所述下游水井设置在反应屏障的下游位置,所述监测气井设置在阻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凃啸宇吴杨黄林乔明能胡杰汪小柱张旭东叶飞胡军汝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