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双芯净水系统及双芯净水器。该双芯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前置过滤通路,反渗透滤芯,反渗透过滤通路,净水出口和控制装置;复合滤芯包括前置过滤组件,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反渗透滤芯设置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前置过滤通路包括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反渗透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蓄水袋,抽水泵和压力测试装置;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压力测试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值,并在压力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指示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抽水泵同时开启。该技术方案提高了净水出口的水流速度;同时降低了整个双芯净水系统的成本,有利于净水器的推广使用,且减小了整个双芯净水系统的体积,避免了过多占用厨下空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芯净水系统及双芯净水器
本公开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双芯净水系统及双芯净水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净水器,通过该净水器将自来水或者水源直供的水处理为净化水进行使用。相关技术中,家庭使用的净水器通常为小通量净水器,即50加仑、75加仑或100加仑的净水器,其对应的出水量分别是0.13L/min、0.19L/min或0.26L/min。由于小通量净水器的出水量比较小,因此需要提前制取净水,并将制取到的净水存放在压力罐中。这样用户取水时,净水器可以从该压力罐中获取净水并输出,此时该净水器能够有较大的出水速度,便于用户取用。但是,由于压力罐容积较大,比较占用厨下空间,因此容易导致厨下空间拥挤,同时,压力罐的造价较高,因此也增加了净水器的成本,不利于净水器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芯净水系统及双芯净水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芯净水系统,所述双芯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前置过滤通路,反渗透滤芯,反渗透过滤通路,净水出口和控制装置;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设置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前置过滤通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入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前置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所述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蓄水袋,抽水泵和压力测试装置,所述压力测试装置和所述抽水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蓄水袋存储有预先经过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一净水;所述压力测试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的压力值;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压力值,并在所述压力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指示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抽水泵同时开启,使得所述蓄水袋存储的第一净水和经过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二净水同时流向所述净水出口。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检测到压力值变小时,该双芯净水系统的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抽水泵可以同时开启,这样预先存储在蓄水袋中的第一净水和经过复合滤芯和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二净水同时流向净水出口,提高了净水出口的水流速度;同时采用蓄水袋存储净水,降低了整个双芯净水系统的成本,有利于净水器的推广使用,且存储净水的蓄水袋的体积较小,因此减小了整个双芯净水系统的体积,避免了过多占用厨下空间的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还包括支通路;所述支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芯净水系统还包括后置过滤通路;所述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后置过滤组件和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第三入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与所述第三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所述后置过滤通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芯净水系统还包括废水通路和废水出口;所述反渗透滤芯设置有废水出水口;所述废水出水口与所述废水通路连接,用于将所述反渗透滤芯产生的废水通过所述废水通路流向所述废水出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水通路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处于常闭状态的废水电磁阀;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还包括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与所述压力测试装置之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清洗所述反渗透滤芯时,指示所述废水电磁阀开启,使得冲洗所述反渗透滤芯时产生的废水通过所述废水通路流向所述废水出口;所述逆止阀用于在所述废水电磁阀开启时保持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的压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袋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制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袋的容积为3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试装置包括高压开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聚丙烯纤维PP和碳棒复合滤芯;所述后置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碳滤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芯净水器,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芯净水系统。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芯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芯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芯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芯净水系统10,如图1所示,双芯净水系统10包括复合滤芯101,前置过滤通路102,反渗透滤芯103,反渗透过滤通路104,净水出口105和控制装置(图1未示出)。复合滤芯101包括前置过滤组件(图1未示出),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入水口10a和第一出水口10b。反渗透滤芯103设置有第二入水口10c和第二出水口10d。其中,第一入水口10a连接外部水源。第一出水口10b通过前置过滤通路102与反渗透滤芯103的第二入水口10c连通。反渗透滤芯103的第二出水口10d通过反渗透过滤通路104与净水出口105连通。前置过滤通路102包括连通的进水电磁阀1021和增压泵1022,进水电磁阀1021和增压泵1022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反渗透过滤通路104包括连通的蓄水袋1041,抽水泵1042和压力测试装置1043,压力测试装置1043和抽水泵1042均与控制装置连接,蓄水袋1041存储有预先经过前置过滤组件和反渗透滤芯103过滤后的第一净水。该压力测试装置1043用于检测反渗透过滤通路104的压力值。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压力值,并在压力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指示进水电磁阀1021,增压泵1022和抽水泵1042同时开启,使得蓄水袋1041存储的第一净水和经过复合滤芯101和反渗透滤芯103过滤后的第二净水同时流向净水出口105。示例的,该水源可以为市政提供的自来水,也可以为井水或者河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一入水口10a连通水源之后,控制装置可以检测蓄水袋1041中是否存储有第一净水。若否,则控制装置可以指示进水电磁阀1021和增压泵1022开启,此时水源的水流经过第一入水口10a进入复合滤芯101的前置过滤组件,经过该前置过滤组件过滤后从第一出水口10b进入前置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芯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前置过滤通路,反渗透滤芯,反渗透过滤通路,净水出口和控制装置;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设置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n所述第一入水口连接外部水源;/n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前置过滤通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入水口连通;/n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n所述前置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所述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n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蓄水袋,抽水泵和压力测试装置,所述压力测试装置和所述抽水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蓄水袋存储有预先经过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一净水;/n所述压力测试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的压力值;/n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压力值,并在所述压力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指示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抽水泵同时开启,使得所述蓄水袋存储的第一净水和经过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二净水同时流向所述净水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芯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前置过滤通路,反渗透滤芯,反渗透过滤通路,净水出口和控制装置;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设置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入水口连接外部水源;
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前置过滤通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入水口连通;
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
所述前置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所述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包括连通的蓄水袋,抽水泵和压力测试装置,所述压力测试装置和所述抽水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蓄水袋存储有预先经过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一净水;
所述压力测试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的压力值;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压力值,并在所述压力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指示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抽水泵同时开启,使得所述蓄水袋存储的第一净水和经过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第二净水同时流向所述净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还包括支通路;
所述支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芯净水系统还包括后置过滤通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后置过滤组件和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第三入水口和第三出水口;
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反渗透过滤通路与所述第三入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龚圆杰,覃进武,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