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6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包括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内固定设有固液分离机、油水分离机、浮选分离机和储液箱,所述固液分离机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机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机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浮选分离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浮选分离机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装置设置在集装箱体内,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以及运输;能有效去除垃圾滤液中的固体杂质、油脂、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以减少有机物对后序工序的影响,起到分级去除渗沥液中污染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
技术介绍
在垃圾中转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沥液,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此垃圾渗沥液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油脂、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有机悬浮物,在对垃圾滤液进行进行净化处理前,需要对其中的各种杂质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处理方式为采用过滤网对含杂质的滤液进行简单过滤,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部分杂质,但是垃圾滤液中的杂质的去除率不高,对后续净化垃圾滤液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去除垃圾滤液中的杂质的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包括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内固定设有固液分离机、油水分离机、浮选分离机和储液箱,所述固液分离机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机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机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浮选分离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浮选分离机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装置设置在集装箱体内,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以及运输;通过固液分离机能有效去除垃圾滤液中的固体杂质,通过油水分离机能去除垃圾滤液中的油脂,通过浮选分离机能去除垃圾滤液中的悬浮物;本技术能有效去除垃圾滤液中的固体杂质、油脂、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以减少有机物对后序工序的影响,起到分级去除渗沥液中污染物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脱水机,所述脱水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浮选分离机的出渣口连通,所述脱水机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外部的调节水池。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脱水机将浮选分离机分离的悬浮物进行脱水处理,对分离出的水回收再净化。进一步,所述集装箱体上设有第一出渣门,所述脱水机靠近所述第一出渣门设置,所述第一出渣门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脱水机出渣情况的透明观察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一出渣门,便于对脱水机分离出来的杂质取出,通过透明观察窗观察脱水机分离的固体杂质的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固体杂质的收集桶。进一步,所述集装箱体上设有第二出渣门,所述固液分离机靠近所述第二出渣门设置,所述第二出渣门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固液分离机出渣情况的透明观察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二出渣门,便于对固液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取出,通过透明观察窗观察固液分离机分离的固体杂质的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固体杂质的收集桶。进一步,所述集装箱体上设有第三出渣门,所述油水分离机靠近所述第三出渣门设置,所述第三出渣门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油水分离机出油情况的透明观察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三出渣门便于对油水分离机分离出的油脂取出,通过设置透明观察窗观察油水分离机分离出的油脂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油脂的收集桶。进一步,所述集装箱体上设有侧门,所述固液分离机和所述油水分离机靠近所述侧门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侧门,方便对固液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以及油水分离机分离出的油脂取出。进一步,所述集装箱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气体净化装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气体净化装置,对集装箱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集装箱体,2、固液分离机,3、油水分离机,4、浮选分离机,5、储液箱,6、脱水机,7、第一出渣门,8、第二出渣门,9、第三出渣门,10、气体净化装置,11、侧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集装箱体1,为了便于整个装置的运输,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用于起吊所述集装箱体1的吊钩,在集装箱体1的底部设置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置固定孔,便于将整个集装箱体1固定在需要设定的位置,所述集装箱体1内固定设有固液分离机2、油水分离机3、浮选分离机4和储液箱5,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机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机3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浮选分离机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浮选分离机4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5,为了便于各个结构之间液体的输送,相连的两个部件的管道上设置有泵体。将装置设置在集装箱体1内,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以及运输;如图2所示,通过固液分离机2能有效去除垃圾滤液中的固体杂质,通过油水分离机3能去除垃圾滤液中的油脂,通过浮选分离机4能去除垃圾滤液中的悬浮物。优选的,还包括脱水机6,所述脱水机6的输入端与所述浮选分离机4的出渣口连通,所述脱水机6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外部的调节水池,采用脱水机6将浮选分离机4分离的悬浮物进行脱水处理,对分离出的水回收再净化。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第一出渣门7,所述脱水机6靠近所述第一出渣门7设置,所述第一出渣门7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脱水机6出渣情况的透明观察窗,设置第一出渣门7,便于对脱水机6分离出来的杂质取出,通过透明观察窗观察脱水机6分离的固体杂质的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固体杂质的收集桶。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第二出渣门8,所述固液分离机2靠近所述第二出渣门8设置,所述第二出渣门8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固液分离机2出渣情况的透明观察窗,设置第二出渣门8,便于对固液分离机2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取出,通过透明观察窗观察固液分离机2分离的固体杂质的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固体杂质的收集桶。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第三出渣门9,所述油水分离机3靠近所述第三出渣门9设置,所述第三出渣门9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油水分离机3出油情况的透明观察窗,通过设置第三出渣门9便于对油水分离机3分离出的油脂取出,通过设置透明观察窗观察油水分离机3分离出的油脂量,便于及时更换收集油脂的收集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渣门7、第二出渣门8、第三出渣门9均通过铰链固定在集装箱体1上,然后通过门锁进行锁定。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在集装箱体1上设置一个侧门11取代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出渣门7、第二出渣门8、第三出渣门9,侧门可以打开整个集装箱体1的侧面,同时,供操作人员进入取出脱水机6分离出来的杂质、固液分离机2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以及油水分离机3分离出的油脂。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1),所述集装箱体(1)内固定设有固液分离机(2)、油水分离机(3)、浮选分离机(4)和储液箱(5),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调节水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机(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机(3)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浮选分离机(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浮选分离机(4)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1),所述集装箱体(1)内固定设有固液分离机(2)、油水分离机(3)、浮选分离机(4)和储液箱(5),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的调节水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机(2)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机(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机(3)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浮选分离机(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浮选分离机(4)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机(6),所述脱水机(6)的输入端与所述浮选分离机(4)的出渣口连通,所述脱水机(6)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外部的调节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前处理集成撬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1)上设有第一出渣门(7),所述脱水机(6)靠近所述第一出渣门(7)设置,所述第一出渣门(7)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脱水机(6)出渣情况的透明观察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杰杨朝虹高申友钱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高科重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